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949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34
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包括冲击台和底座以及冲击台两端的抱紧机构以及抱紧机构所套入的导向杆和底座上设置的举升机构,本方案的抱紧机构采用液压抱紧缸实现冲击后冲击台面的固定,机构采用硬件闭环控制,控制精确无误,冲击台自由落下,冲击波形垫反弹时,抱紧机构动作冲击台面被制动,不再发生第二次冲击,获得冲击数据精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
本技术设计电池冲击试验台相关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锂离子电池在携带或者运输过程中遇到加速度冲击时可能会引起着火、爆炸或者漏液等问题,需要在对电池生产完成后进行抽样的冲击试验来检测和确定整批次电池的质量和安全性,电池冲击试验过程中冲击台会快速下落形成冲击压力,设备底座的上端面一般会波形发生器来检测试验数据,但是冲击台因下落的惯性会造成二次撞击影响实验的结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及一种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用来解决上述背景及书中出现的技术问题。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包括冲击台和底座以及冲击台两端的抱紧机构以及抱紧机构所套入的导向杆和底座上设置的举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至少为六个平均设置在冲击台的两端,导向杆至少为四个设置在底座上端并且与底座垂直,抱紧机构滑动穿套与导向杆上,举升机构位于底座上端,举升机构位置位于每两个导向杆之间并且在冲击台的两端,抱紧机构上端为顶轮下为顶升油缸,顶升油缸与底座垂直连接,冲击台侧端设有牵引块,举升机构的顶轮中穿过有牵引绳,牵引绳的一端从底座中延伸出,牵引绳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块的上端,底座上端还设有拉绳式位移传感器,拉绳式位移传感器位置位于举升机构的侧端,拉绳式位移传感器的拉绳连接在牵引块的底端。优选的,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冲击台上垂直设置有辅助杆,辅助杆位置位于举升机构中间的位置,辅助杆上套入有抱紧机构。优选的,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的顶轮和和顶升油缸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优选的,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顶端设有固定钩环。优选的,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升油缸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模块,固定模块的外端面设有固定环。有益效果:本方案的抱紧机构采用液压抱紧缸实现冲击后冲击台面的固定,机构采用硬件闭环控制,控制精确无误,冲击台自由落下,冲击波形垫反弹时,抱紧机构动作冲击台面被制动,不再发生第二次冲击,获得冲击数据精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冲击台1、底座2、抱紧机构3、导向杆4、举升机构5、顶轮6、顶升油缸7、牵引块8、牵引绳9、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辅助杆11、压力传感器12、固定模块13。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包括冲击台1和底座2以及冲击台1两端的抱紧机构3以及抱紧机构3所套入的导向杆4和底座2上设置的举升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3至少为六个平均设置在冲击台1的两端,导向杆4至少为四个设置在底座2上端并且与底座2垂直,抱紧机构3滑动穿套与导向杆4上,举升机构5位于底座2上端,举升机构5位置位于每两个导向杆4之间并且在冲击台1的两端,抱紧机构3上端为顶轮6下为顶升油缸7,顶升油缸7与底座2垂直连接,冲击台1侧端设有牵引块8,举升机构5的顶轮6中穿过有牵引绳9,牵引绳9的一端从底座2中延伸出,牵引绳9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块8的上端,底座2上端还设有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位置位于举升机构5的侧端,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的拉绳连接在牵引块8的底端。进一步的,冲击台1上垂直设置有辅助杆11,辅助杆11位置位于举升机构5中间的位置,辅助杆11上套入有抱紧机构3。进一步的,举升机构5的顶轮6和和顶升油缸7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12。进一步的,导向杆4顶端设有固定钩环。进一步的,顶升油缸7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模块13,固定模块13的外端面设有固定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抱紧机构3至少为六个平均设置在冲击台1的两端,导向杆4至少为四个设置在底座2上端并且与底座2垂直,抱紧机构3滑动穿套与导向杆4上,举升机构5位于底座2上端,举升机构5位置位于每两个导向杆4之间并且在冲击台1的两端,抱紧机构3上端为顶轮6下为顶升油缸7,顶轮6和和顶升油缸7之间的连接处设有压力传感器12,用来保证举升机构5的整体安全性,顶升油缸7与底座2垂直连接,冲击台1侧端设有牵引块8,举升机构5的顶轮6中穿过有牵引绳9,牵引绳9的一端从底座2中延伸出,牵引绳9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块8的上端,底座2上端还设有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位置位于举升机构5的侧端,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的拉绳连接在牵引块8的底端,冲击台1上垂直设置有辅助杆11,辅助杆11位置位于举升机构5中间的位置,辅助杆11上套入有抱紧机构3,增加抱紧机构3可以增加冲击台1在缓冲时制动力,导向杆4顶端设有固定钩环可以增加导向杆4的固定性,顶升油缸7的中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模块13,固定模块13的外端面设有固定环,可以增加顶升油缸7的固定性。工作时冲击台1会根据举升机构5的顶轮6和顶升油缸7的联动升高到一定的位置,此时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会通过冲击台1拉动拉绳的长度来检测冲击台1上升的高度,从而控制抱紧机构3对导向杆4和辅助杆11抱紧制动,下落时抱紧机构3松开冲击台1根据重力下落,对底座2上的电池样品进行冲击,一次撞击后抱紧机构3立即制动,冲击台1停止由惯性造成的二次冲击,本方案的抱紧机构3采用液压抱紧缸实现冲击后冲击台1面的固定,机构采用硬件闭环控制,控制精确无误,冲击台1自由落下,冲击波形垫反弹时,抱紧机构3动作冲击台1面被制动,不再发生第二次冲击,获得冲击数据精确。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先实施方式,只要以基本相同手段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包括冲击台(1)和底座(2)以及冲击台(1)两端的抱紧机构(3)以及抱紧机构(3)所套入的导向杆(4)和底座(2)上设置的举升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3)至少为六个平均设置在冲击台(1)的两端,导向杆(4)至少为四个设置在底座(2)上端并且与底座(2)垂直,抱紧机构(3)滑动穿套与导向杆(4)上,举升机构(5)位于底座(2)上端,举升机构(5)位置位于每两个导向杆(4)之间并且在冲击台(1)的两端,抱紧机构(3)上端为顶轮(6)下为顶升油缸(7),顶升油缸(7)与底座(2)垂直连接,冲击台(1)侧端设有牵引块(8),举升机构(5)的顶轮(6)中穿过有牵引绳(9),牵引绳(9)的一端从底座(2)中延伸出,牵引绳(9)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块(8) 的上端,底座(2)上端还设有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位置位于举升机构(5)的侧端,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的拉绳连接在牵引块(8)的底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池冲击试验台用防二次冲击制动装置,包括冲击台(1)和底座(2)以及冲击台(1)两端的抱紧机构(3)以及抱紧机构(3)所套入的导向杆(4)和底座(2)上设置的举升机构(5),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机构(3)至少为六个平均设置在冲击台(1)的两端,导向杆(4)至少为四个设置在底座(2)上端并且与底座(2)垂直,抱紧机构(3)滑动穿套与导向杆(4)上,举升机构(5)位于底座(2)上端,举升机构(5)位置位于每两个导向杆(4)之间并且在冲击台(1)的两端,抱紧机构(3)上端为顶轮(6)下为顶升油缸(7),顶升油缸(7)与底座(2)垂直连接,冲击台(1)侧端设有牵引块(8),举升机构(5)的顶轮(6)中穿过有牵引绳(9),牵引绳(9)的一端从底座(2)中延伸出,牵引绳(9)的另一端固定在牵引块(8)的上端,底座(2)上端还设有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拉绳式位移传感器(10)位置位于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冲黄晓波王亮侯文超赵越门艳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寰宇山东车辆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