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检测,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世界能源与环保形势日趋紧张,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交通工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其中作为汽车动力源的电池,其性能要求标准也随着新能源汽车增高,特别是电池在持续工作过程中的稳定性,是电池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2、电池在工作受热时,会发生膨胀,而随着电池的反复充放电,电池逐渐老化,其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使得电池膨胀系数增加,进一步的,需要一种装置,能够对电池反复充放电后,其膨胀系数的变化进行检测,进一步的根据其膨胀系数的变化量,对电池长期使用后的稳定性进行检测。
3、基于此,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池在工作受热时,会发生膨胀,而随着电池的反复充放电,电池逐渐老化,其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使得电池膨胀系数增加,进一步的,需要一种装置,能够对电池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连接有检测带(12),所述收卷机构能够收放以及固定检测带(12)的右端,所述收卷机构设置在安装座(11)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包括第一壳体(21),所述第一壳体(21)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1)上端,所述支撑机构均设置在第一壳体(21)内,所述检测带(12)贯穿第一壳体(21)左侧壁与检测机构连接,所述检测带(12)贯穿第一壳体(21)右侧壁与收卷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1)前端设置有可打开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包括安装座(1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收卷机构,所述收卷机构连接有检测带(12),所述收卷机构能够收放以及固定检测带(12)的右端,所述收卷机构设置在安装座(11)上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机构包括第一壳体(21),所述第一壳体(21)固定连接在安装座(11)上端,所述支撑机构均设置在第一壳体(21)内,所述检测带(12)贯穿第一壳体(21)左侧壁与检测机构连接,所述检测带(12)贯穿第一壳体(21)右侧壁与收卷机构连接,所述第一壳体(21)前端设置有可打开的封闭门(22),所述第一壳体(21)内外接有可调控温度的加热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架(31),所述安装架(31)左右两侧对称连接有纵向设置的第一固定杆(32),所述第一固定杆(32)前后侧均转动连接有第一支撑轮(33),所述第一固定杆(32)中间位置转动连接有第二支撑轮(34),所述第二支撑轮(34)均开设有环形槽(35),所述环形槽(35)深度与检测带(12)厚度相同,所述电池(13)放置在两根第一固定杆(32)上方并由各个第一支撑轮(33)和第二支撑轮(34)共同支撑,所述检测带(12)通过环形槽(35)由两个第二支撑轮(34)下端绕电池(13)上端穿过支撑机构,所述检测带(12)由收卷机构的引出口以及在检测机构处固定端的移动路径与环形槽(35)下端等高;所述支撑机构设置有同心机构,所述同心机构能够保持检测带(12)缠绕不同电池(13)时,所缠绕的弧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同心机构包括纵向设置在安装架(31)上的第二固定杆(41),所述第二固定杆(41)位于两根第一固定杆(32)中间,所述第二固定杆(41)上对应第一支撑轮(33)和第二支撑轮(34)的纵向位置上均转动连接有第三支撑轮(42),所述安装架(31)对应第一固定杆(32)和第二固定杆(41)的前后端均前后对称设置有导轨(43),所述第一固定杆(32)和第二固定杆(41)的前后端均与对应导轨(43)弹性滑动连接,前后同侧的三个所述导轨(43)的轨迹的延长线共点,所述第一固定杆(32)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环(44),所述第一固定环(44)固定连接有伸缩杆(45),所述伸缩杆(45)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环(46),所述第二固定环(46)与第二固定杆(4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杆(41)和第一固定杆(32)同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稳定性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卷机构包括第二壳体(51),所述第二壳体(51)固定连接在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晓冲,黄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寰宇山东车辆认证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