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师帅专利>正文

新风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76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换热装置,新风换热装置包括:换气箱、进风管接口、第一风机、导流板、热交换箱、翅片管、回风管接口、第二风机和支脚;进风管接口设置在换气箱的侧壁上;第一风机的输入端与室外相连通,且第一风机的输出端与进风管接口相连通;换气箱导流板的一端与换气箱的底部相连接,导流板的另一端与换气箱的顶部相连接;热交换箱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热交换箱设置在换气箱上,且热交换箱与换气箱相连通;翅片管设置在热交换箱内,且翅片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热交换箱的侧壁;回风管接口设置在换气箱的侧壁上;第二风机的输入端与回风管接口相连通,且第二风机的输出端与室外相连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风换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新风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新风换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相关技术中,用户为了保持室内的温度,会将居室的房门同时关闭,这样长时间下去,室内的空气质量就会逐渐变差,从而对用户的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特别地,近年来大气污染日益加剧,尤其在冬季供暖季节,人们多不愿开窗通风,这样,室内空气质量会越来越差,含氧量越来越低,影响身体健康;因此设计一款可使室外新鲜空气送入室内,并将室内浑浊排出室外,能对送入室内的新鲜空气加热或制冷,以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的新风装置是十分必要的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新风换热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换热装置,新风换热装置包括:换气箱、进风管接口、第一风机、导流板、热交换箱、翅片管、回风管接口、第二风机和支脚;换气箱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换气箱放置在室内;进风管接口设置在换气箱的侧壁上;第一风机的输入端与室外相连通,且第一风机的输出端与进风管接口相连通;导流板嵌入换气箱内,导流板的一端与换气箱的底部相连接,导流板的另一端与换气箱的顶部相连接,且导流板位于进风管接口的下方;热交换箱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热交换箱位于换气箱上方,且热交换箱与换气箱相连通;翅片管设置在热交换箱内,且翅片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热交换箱的侧壁;回风管接口设置在换气箱的侧壁上;第二风机的输入端与回风管接口相连通,且第二风机的输出端与室外相连通;支脚为弹性体,至少两个支脚放置在地面上,且至少两个支脚与换气箱的底部相连接。在该技术方案中,首先,通过将进风管接口设置在换气箱的侧壁上,将第一风机的输入端与室外相连通,并将第一风机的输出端与进风管接口相连通,以实现第一风机将室外新鲜的空气经进风管接口输送至换气箱内;其次,通过将导流板嵌入换气箱内,将导流板的一端与换气箱的底部相连接,并将导流板的另一端与换气箱的顶部相连接,以实现导流板在换气箱内呈预定角度;同时,通过使导流板位于进风管接口的下方,以实现送入换气箱内的空气经导流板向上流动,并从换气箱的上端开口流出;再次,通过将热交换箱位于在换气箱上方,并将热交换箱与换气箱相连通,以实现换气箱流出的空气送入热交换箱内;再次,通过将翅片管设置在热交换箱内,将翅片管的两端分别穿过热交换箱的侧壁,并将翅片管的一端与热媒或冷媒相连通,将翅片管的另一端与回水管相连通,以实现热媒或冷媒流入并充满翅片管内,并使翅片管散热或制冷,从而实现对送入热交换箱的新鲜空气加热或制冷,进而使新鲜空气送入室内,以调节室内温度;再次,通过将回风管接口设置在换气箱的侧壁上,将第二风机的输入端与回风管接口相连通,并将第二风机的输出端与室外相连通,以实现第二风机将室内混浊的空气经换气箱下端的开口及回风管接口排出至室外,从而提升室内空气的新鲜度;再次,通过将支脚设置为弹性体,将至少两个支脚与换气箱的底部相连接,并将至少两个支脚放置在地面上,以实现将换气箱架高,并使换气箱与地面之间有间距,以便于室内的空气经换气箱下端开口流出。通过将导流板嵌入换气箱内,并使导流板在换气箱内呈预定角度,以实现在换气箱内分为两个部分,从而使室外新鲜空气和室内混浊的空气在换气箱内同时流动,进而节省了换气箱的空间,降低了成本;而且,由于导流板在换气箱内呈预定角度,因此使导流板与换气箱上端开口的距离由导流板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同时使导流板位于进风管接口的下方,以实现进风管接口送入的空气,经导流板逐渐送入热交换箱内,从而空气均匀流动,使空气流动的更加均匀。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可实现将室外新鲜的空气送入室外,并将室内混浊的空气流出室外,以实现提升室外空气的新鲜度,还可实现在本身不耗电的情况下,对送入室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以调节室内温度,使室内保持适宜的室内温度,进而提升室内的居住环境,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具体地,翅片管通过卡箍固定在热交换箱内,以提升翅片管在热交换箱内的稳定性。具体地,翅片管与暖气管道相连通,以实现热媒流入翅片管内。具体地,翅片管也可与冷媒相连通,从而实现对新鲜空气降温,以实现降低室内温度的作用。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新风换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风换热装置还包括:固定槽和排气过滤网;固定槽设置在换气箱的顶部,固定槽向换气箱的内部凹陷,且至少部分热交换箱嵌入固定槽内;排气过滤网安装在换气箱的底部,以使排气过滤网将换气箱的底部开口盖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固定槽设置在换气箱的顶部,并将至少部分热交换箱嵌入固定槽内,以实现提升热交换箱与换气箱相连通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将排气过滤网安装在换气箱的底部,以实现排气过滤网将换气箱的底部开口盖合,从而实现当新风换热装置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出时,以防止空气中塑料、毛毛、纸屑等大颗粒物进入到换气箱内,将回风管接口堵塞的情况发生,进而延长产品的使用年限。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风换热装置还包括:密封圈;密封圈为弹性体,密封圈嵌入固定槽内,且密封圈套设在热交换箱的外侧。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密封圈设置为弹性体,将密封圈嵌入固定槽内,并将密封圈套设在热交换箱的外侧,以实现对换气箱的内壁与热交换箱的外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从而确保室外的空气进入热交换箱进行换热,从而提升产品的换热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风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三风机;第三风机的输入端与回风管接口相连通,且第三风机的输出端与室外相连通。具体地,第一风机与第三风机间隔使用,以实现第一风机工作预定时间后,第三风机启动,此时第一风机停止工作。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第三风机的输入端与回风管接口相连通,并将第三风机的输出端与室外相连通,以实现第三风机将排气过滤网过滤的杂质抽出至室外,以延长更换排气过滤网的频率,提升产品的使用体验。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风换热装置还包括:紫外线杀菌灯;紫外线杀菌灯固定在换气箱内,且紫外线杀菌灯与进风管接口相对。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紫外线杀菌灯固定在换气箱内,并使紫外线杀菌灯与进风管接口相对,以实现对进风管接口送入的空气进行紫外线杀菌,从而提升送入室内空气的洁净度。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风换热装置还包括:透风口;透风口设置在换气箱的侧壁上,且透风口与回风管接口相对。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透风口设置在换气箱的侧壁上,并使透风口与回风管接口相对,以增大排风的负压腔,使换气箱的下端口都可起到全部收风的作用,从而增大收风的面积,以提升产品的排风效果,进而换气箱提升产品的换风效率。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新风换热装置还包括:吊挂件、安装孔和固定件;至少两个吊挂件固定在换气箱上,且吊挂件与墙面相贴合;安装孔设置在吊挂件上;固定件穿过安装孔后嵌入墙面内。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量至少两个吊挂件固定在换气箱上,并使固定件穿过安装孔后嵌入墙面内,以实现将产品固定住墙上,从而提升产品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换热装置包括:/n换气箱,所述换气箱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换气箱放置在室内;/n进风管接口,所述进风管接口设置在所述换气箱的侧壁上;/n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入端与室外相连通,且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进风管接口相连通;/n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嵌入所述换气箱内,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换气箱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换气箱的顶部相连接,且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进风管接口的下方;/n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热交换箱位于所述换气箱上方,且所述热交换箱与所述换气箱相连通;/n翅片管,所述翅片管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箱内,且所述翅片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热交换箱的侧壁;/n回风管接口,所述回风管接口设置在所述换气箱的侧壁上;/n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回风管接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出端与室外相连通;/n支脚,所述支脚为弹性体,至少两个所述支脚放置在地面上,且至少两个所述支脚与所述换气箱的底部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换热装置包括:
换气箱,所述换气箱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换气箱放置在室内;
进风管接口,所述进风管接口设置在所述换气箱的侧壁上;
第一风机,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入端与室外相连通,且所述第一风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进风管接口相连通;
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嵌入所述换气箱内,所述导流板的一端与所述换气箱的底部相连接,所述导流板的另一端与所述换气箱的顶部相连接,且所述导流板位于所述进风管接口的下方;
热交换箱,所述热交换箱为上下两端具有开口的中空腔体,所述热交换箱位于所述换气箱上方,且所述热交换箱与所述换气箱相连通;
翅片管,所述翅片管设置在所述热交换箱内,且所述翅片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所述热交换箱的侧壁;
回风管接口,所述回风管接口设置在所述换气箱的侧壁上;
第二风机,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入端与所述回风管接口相连通,且所述第二风机的输出端与室外相连通;
支脚,所述支脚为弹性体,至少两个所述支脚放置在地面上,且至少两个所述支脚与所述换气箱的底部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换热装置还包括:
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设置在所述换气箱的顶部,所述固定槽向所述换气箱的内部凹陷,且至少部分所述热交换箱嵌入所述固定槽内;
排气过滤网,所述排气过滤网安装在所述换气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师帅
申请(专利权)人:师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