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4831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外的新风入口和排风出口,设置于室内的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按照新风走向,设置于室外的新风入口依次连接有第一过滤器,消毒器,空气热交换器,第二过滤器,送风机,负离子发生器以及新风出口,新风依次经过上述部件送入室内,送风机处还设置有变频器;按照排风走向,设置于室内的排风入口依次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空气热交换器,排风机以及排风出口,排风依次经过上述部件排出室外。该系统特别适用于办公、教学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除霾消毒,不仅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并且可以变风量多模式运行,成本较低,适于应用推广,既可以用于新建建筑,也可以用于已有建筑的改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风系统
:本技术属于建筑通风空调
,具体涉及一种新风系统,尤其适用于办公、教学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除霾消毒。
技术介绍
:对于办公楼、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室内空气品质对室内人员的影响尤为突出。特别是学校教室,学生集中和停留时间较长,对于学生来说,平均每天有80%以上的在校时间是在教室内度过的,且中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发育的阶段,免疫功能还不够完善。因此,教室内的空气品质对学生身心健康和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教室主要以自然通风为主,但自然通风受室外环境影响较大,存在一定局限性。特别是秋冬季节,室外空气污染严重,PM2.5等细颗粒物是首要污染物,通过自然通风引入室外新鲜空气的同时,会将室外污染物带入室内,从而给室内师生的健康造成威胁,无法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品质。如何为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提供一种有效的新风系统从而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风系统,特别适用于办公、教学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除霾消毒,不仅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并且可以变风量多模式运行,成本较低,适于应用推广,既可以用于新建建筑,也可以用于已有建筑的改造。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外的新风入口和排风出口,设置于室内的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按照新风走向,设置于室外的新风入口依次连接有第一过滤器,消毒器,空气热交换器,第二过滤器,送风机,负离子发生器以及新风出口,新风依次经过上述部件送入室内;按照排风走向,设置于室内的排风入口依次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空气热交换器,排风机以及排风出口,排风依次经过上述部件排出室外。优选地,为了实现变风量多模式运行,所述送风机处设置有变频器。优选地,为了增强消毒效果,所述消毒器为紫外线消毒灯。优选地,为了兼顾成本的同时增强过滤效果,所述第一过滤器和第二过滤器均为亚高效过滤器。优选地,为了降低噪音,所述送风机和排风机均为低噪音贯流风机。优选地,为了提高排风热回收利用率,所述空气热交换器为全热交换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创造性地提出一种针对办公室、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新风系统,兼顾成本,极大改善了室内空气品质;(2)多级过滤消毒,既能去除PM2.5等微粒,又能提高杀菌消毒效果;(3)采用变频器实现风量可调,根据人员活动规律设定不同的运行模式,节能环保;(4)噪音小,并且采用了负离子发生器,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同时满足了使用场所的特殊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最佳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等类似术语用于本说明书时,其指定所述特征、步骤、操作、要素、成分存在,但并非排除其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要素、成分和/或其组群的存在或加入。此外,“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竖直,可以包含相对的概念。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的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外的新风入口1和排风出口2,设置于室内的新风出口3和排风入口4。室外新风经新风入口1进入新风系统,依次经过第一过滤器5过滤,消毒器6消毒,空气热交换器7与排风进行热交换,并经第二过滤器8进一步过滤,经送风机10后进入负离子发生器13,最后由新风出口3送入室内。送风机10处还设置有变频器9,可以根据不同的运行模式调节风量;室内排风经过滤板11初步过滤,进入空气热交换器7与新风进行热交换,从而使排风热量被充分利用,最后经排风机12,从排风出口2排出室外。优选地,消毒器6为紫外线消毒灯,设置于过滤器5和空气热交换器7之间,可以对过滤器5、新风和空气热交换器7等进行灭菌消毒,杀菌效率可达99%~99.9%,并具有无色无味无化学物质遗留的优点。需要说明的是,采用紫外线消毒灯仅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作为其他实施例,消毒器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凡是可以达到消毒杀菌效果的技术方案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优选地,空气热交换器7为全热交换器,室外新风与室内排风在全热交换器中进行热交换,新风吸收排风的余热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另一方面,室内排风进入全热交换器进行换热,释放热量后经排风口排出。这种设置方式,不仅有利于整个系统的节能,并且减少了排风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绿色环保。优选地,第一过滤器5和第二过滤器8均为亚高效过滤器,兼顾成本的同时满足使用要求。优选地,负离子发生器13为富勒烯负离子发生器,可以释放高浓度的负离子及活性氧,中和空气中的尘埃、细菌和病毒等物质,保持空气清新自然,提高室内空气品质,提高室内人员的舒适性。优选地,为了降低噪音,送风机10和排风机12均为低噪音贯流风机。需要说明的是,采用低噪音贯流风机仅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技术方案,作为其他实施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进行选择,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节能运行,本技术还设置有变频器,可以按不同运行模式调节运行风量。例如:标准模式,运行风量可以按室内设计人数及相关标准确定;特殊模式,风量根据实际情况适量增大,从而满足气流组织的要求;午休模式,室内无人或人员很少,风量可相应减少;周末(假期)待机模式等。本技术提供一种特别适用于办公室、教室等人员密集场所的新风系统。针对性强,在风量计算、运行模式、节能环保、运行噪声等方面充分考虑实际需求;一机多能,可以控制室内PM2.5等微粒含量和二氧化碳等人体污染,也可以消杀有害细菌与病毒等;多模式运行,节能环保,成本低,应用范围广。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外的新风入口和排风出口,设置于室内的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其特征在于:按照新风走向,设置于室外的新风入口依次连接有第一过滤器,消毒器,空气热交换器,第二过滤器,送风机,负离子发生器以及新风出口,新风依次经过上述部件送入室内;按照排风走向,设置于室内的排风入口依次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空气热交换器,排风机以及排风出口,排风依次经过上述部件排出室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风系统,包括设置于室外的新风入口和排风出口,设置于室内的新风出口和排风入口,其特征在于:按照新风走向,设置于室外的新风入口依次连接有第一过滤器,消毒器,空气热交换器,第二过滤器,送风机,负离子发生器以及新风出口,新风依次经过上述部件送入室内;按照排风走向,设置于室内的排风入口依次连接有过滤板,所述空气热交换器,排风机以及排风出口,排风依次经过上述部件排出室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彬王雪莲刘艳军高建红袁敏李洪欣吴睿赵玉超赵恒鑫李杨恩李欣玉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综合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