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762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加湿器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包括风筒和供水组件,所述风筒内设有离心式的蒸发组件,供水组件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上设有预热槽,预热槽上设有辅热组件,蒸发组件与预热槽配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所述辅热组件对预热槽内的水进行加热,蒸发组件对加热后的水雾化后吹送到外部空间,电机可以用较低的转速获得同等的雾化量,降低加湿器的工作噪音,有效提升雾化效率,提高加湿量和加湿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
本技术涉及加湿器
,特别指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而空气湿度是影响舒适性的重要指标和可调节因素,特别是对于北方干燥气候和室内空调应用环境中,对于空气加湿器的需求十分旺盛。加湿器一般采用蒸汽发生器、超声震荡器、离心粉碎器等工作部产生雾化水汽,再通过风力将雾气输出到室内空间中。如CN203203176U公开的一种家用加湿器,包括圆柱形筒体,所述圆柱形筒体内部设有“L型”水箱,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加热棒,所述筒体的上表面设有覆盖水箱开口的水箱盖,所述筒体上表面另一处设有气雾排放口,所述气雾排放口的下端设有排风扇,所述排风扇的下端设有电机。目前市面上的离心式加湿器都是直接添加常温水,然后通过电机高速带动扇叶及吸水棒,形成负压把水吸到一定高度后,再通过高速转动的离心力把水甩开打散,最后由风吹到机器外面,这种加湿器的雾化量与电机的转速和供水量直接相关,加湿器在高出雾模式下的工作噪音也很大,用户使用的体验度不佳。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出雾量大、工作噪音小、用户体验度高的辅热离心式加湿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包括风筒和供水组件,所述风筒内设有离心式的蒸发组件,供水组件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上设有预热槽,预热槽上设有辅热组件,蒸发组件与预热槽配合连接。所述辅热组件对预热槽内的水进行加热,蒸发组件对加热后的水雾化后吹送到外部空间,可以有效提升雾化效率,提高加湿量和加湿效果。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辅热组件包括安装架、发热元件和密封圈,水槽的底面上设有与预热槽对应的安装位,发热元件通过安装架设置在安装位上,且安装架与水槽之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用于防止水和雾气进入安装架内影响发热元件的正常工作。所述发热元件通过水槽对预热槽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提高蒸发组件的雾化效率,提升加湿器的加湿效果。根据以上方案,所述水槽上设有蓄水池,蓄水池与预热槽分别在水槽上相对地独立设置,且蓄水池内的水可以通过水泵向预热槽流动。所述独立设置的预热槽可以控制水温的稳定,从而保证蒸发组件的雾化效果稳定性。根据以上方案,所述蒸发组件包括筒形支架、风扇和蒸发器,筒形支架固定设置在风筒内腔的上部,蒸发器与筒形支架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可转动地设于蒸发器内,筒形支架上设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风扇固定连接。所述筒形支架与风筒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加湿器的出雾风道,电机带动风扇转动使筒形支架内腔形成负压,将外部空气从筒形支架上端口吸入,风扇的高速转动将汲取热水通过离心力甩向蒸发器,水与蒸发器的高速碰撞产生雾化,从而在风力驱动下雾化水经由出雾风道排出到外部空间。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风扇上设有汲水管,汲水管的上端与风扇固定连接,汲水管的下端与预热槽配合连接。所述汲水管用于提取预热槽内热水,汲水管随着风扇的高速转动其内孔中也会产生负压,将预热槽内的热水吸取并提升到风扇上,水在风扇的高速转动下产生离心力进而向蒸发器运动,水与蒸发器碰撞产生物理雾化效果,蒸发器可以是发热体,进而在高温作用下进一步提升水的雾化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水的雾化效率和加湿效果。根据以上方案,所述风筒的下端与水槽固定连接,预热槽设于风筒的下端口内,汲水管的下端浸没设置在预热槽内。所述水槽固定连接风筒从而封闭其下端口,使风筒的内腔在筒形支架的分隔下形成单向的进气通道和出雾通道,汲水管可直接从风筒下方的预热槽内提取热水并输送到风扇上。本技术的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所述辅热组件对预热槽内的水进行加热,蒸发组件对加热后的水雾化后吹送到外部空间,电机可以用较低的转速获得同等的雾化量,降低加湿器的工作噪音,有效提升雾化效率,提高加湿量和加湿效果,提升用户的使用体验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筒;2、水槽;3、蒸发组件;21、预热槽;22、安装架;23、发热元件;24、密封圈;25、安装位;26、蓄水池;31、筒形支架;32、风扇;33、蒸发器;34、汲水管;35、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说明。如图1-2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包括风筒1和供水组件,所述风筒1内设有离心式的蒸发组件3,供水组件包括水槽2,所述水槽2上设有预热槽21,预热槽21上设有辅热组件,蒸发组件3与预热槽21配合连接。所述辅热组件对预热槽21内的水进行加热,蒸发组件3对加热后的水雾化后吹送到外部空间,可以有效提升雾化效率,提高加湿量和加湿效果。所述辅热组件包括安装架22、发热元件23和密封圈24,水槽2的底面上设有与预热槽21对应的安装位25,发热元件23通过安装架22设置在安装位25上,且安装架22与水槽2之间设有密封圈24。所述密封圈24用于防止水和雾气进入安装架22内影响发热元件23的正常工作。所述发热元件23通过水槽2对预热槽21内的水进行加热,从而提高蒸发组件3的雾化效率,提升加湿器的加湿效果。所述水槽2上设有蓄水池26,蓄水池26与预热槽21分别在水槽2上相对地独立设置,且蓄水池26内的水可以通过水泵向预热槽21流动。所述独立设置的预热槽21可以控制水温的稳定,从而保证蒸发组件3的雾化效果稳定性。所述蒸发组件3包括筒形支架31、风扇32和蒸发器33,筒形支架31固定设置在风筒1内腔的上部,蒸发器33与筒形支架31下端固定连接;所述风扇32可转动地设于蒸发器33内,筒形支架31上设有电机35,电机35的输出轴与风扇32固定连接。所述筒形支架31与风筒1之间的间隔空间构成加湿器的出雾风道,电机35带动风扇32转动使筒形支架31内腔形成负压,将外部空气从筒形支架31上端口吸入,风扇32的高速转动将汲取热水通过离心力甩向蒸发器33,水与蒸发器33的高速碰撞产生雾化,从而在风力驱动下雾化水经由出雾风道排出到外部空间。所述风扇32上设有汲水管34,汲水管34的上端与风扇32固定连接,汲水管34的下端与预热槽21配合连接。所述汲水管34用于提取预热槽21内热水,汲水管34随着风扇32的高速转动其内孔中也会产生负压,将预热槽21内的热水吸取并提升到风扇32上,水在风扇32的高速转动下产生离心力进而向蒸发器33运动,水与蒸发器33碰撞产生物理雾化效果,蒸发器33可以是发热体,进而在高温作用下进一步提升水的雾化效果,从而有效提高水的雾化效率和加湿效果。所述风筒1的下端与水槽2固定连接,预热槽21设于风筒1的下端口内,汲水管34的下端浸没设置在预热槽21内。所述水槽2固定连接风筒1从而封闭其下端口,使风筒1的内腔在筒形支架31的分隔下形成单向的进气通道和出雾通道,汲水管34可直接从风筒1下方的预热槽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包括风筒和供水组件,其特征在于,/n所述风筒内设有离心式的蒸发组件,供水组件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上设有预热槽,预热槽上设有辅热组件,蒸发组件与预热槽配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辅热离心式加湿器,包括风筒和供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筒内设有离心式的蒸发组件,供水组件包括水槽,所述水槽上设有预热槽,预热槽上设有辅热组件,蒸发组件与预热槽配合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热离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热组件包括安装架、发热元件和密封圈,水槽的底面上设有与预热槽对应的安装位,发热元件通过安装架设置在安装位上,且安装架与水槽之间设有密封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热离心式加湿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槽上设有蓄水池,蓄水池与预热槽分别在水槽上相对地独立设置,且蓄水池内的水可以通过水泵向预热槽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刚陈志洪李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