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63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特种设备检测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适用性广、操作便捷的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技术方案是: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同结构的两对单元杆组以及由两对单元杆组抬举的承靠板;每对单元杆组包括上端铰接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两对单元杆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承靠板的两侧;所述承靠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二支撑杆可转动地阻尼配合;每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一支撑杆下端与第二支撑杆下端之间连接有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的弹性横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
本技术涉及特种设备检测
,尤其涉及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
技术介绍
在特种设备检测工作中,经常需要在不同的作业场地使用多种检测仪器,因此对仪器固定结构的易用性和便携性提出了较高要求。市面上的检测仪器自带的固定架并不通用,在实际使用中造成了很多不便。所以有必要技术一种设备适用性广、操作便捷的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适用性广、操作便捷的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同结构的两对单元杆组以及由两对单元杆组抬举的承靠板;每对单元杆组包括上端铰接的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两对单元杆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承靠板的两侧;所述承靠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二支撑杆可转动地阻尼配合;每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一支撑杆下端与第二支撑杆下端之间连接有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的弹性横杆。所述弹性横杆包括弹簧和设置在弹簧两端的圈件;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杆;所述弹簧两端的圈件分别与每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嵌套配合。所述弹性横杆还包括套筒;所述套筒配合套设在所述弹簧外部;套筒内部中段部位与所述弹簧的中段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两端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套筒长度,以使圈件在非使用状态下封堵着套筒的两端筒口。两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一支撑杆底端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滚筒件,两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二支撑杆底端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滚筒件;所述第一滚筒件与所述第二滚筒件各自的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止滚槽。所述承靠板侧面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单元杆组上设置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与所述定位槽的摆动路径位置对应;所述定位槽和所述定位孔内配合嵌插有销柱。所述承靠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顶部重心处嵌设有防滑胶垫;所述板体上还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若干安装孔分布在所述防滑胶垫周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承靠板受压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相应打开,二者对应的夹角增大,此时弹性横杆如图中双向箭头所示适应性伸长,从而形成新的相对稳固的三角结构;在不使用支架时,可以将弹性横杆从单元杆组上拆下,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绕着铰接处笼合起来,从而大大减小了单元杆组的占用空间,同时较规则的长条状结构也更便于抓握携带;而单元杆组与所述承靠板之间也可以进行分拆;因而具有设备适用性广、操作便捷的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分解状态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附图所示的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包括相同结构的两对单元杆组4以及由两对单元杆组抬举的承靠板3;每对单元杆组包括第一支撑杆1、第二支撑杆2,所述第一支撑杆1的上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杆2的上端铰接相连;两对单元杆组4设置在所述承靠板3的两侧。所述承靠板3的两侧分别与两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二支撑杆2进行阻尼配合(所述阻尼配合,是承靠板与支撑杆通过铰接轴铰接;同时在铰接部位安装橡胶之类的摩擦件,使得靠板与支撑杆之间的转动受到一定的阻力;为现有技术),从而实现相对于单元杆组的翻转运动。每对单元杆组中,第一支撑杆1下端与第二支撑杆2下端之间设置有弹性横杆5;所述弹性横杆可沿自身长度方向自由弹性伸缩(如图3所示;图中承靠板上方的箭头表示仪器所施加的压力),当承靠板3受压后,第一支撑杆1和第二支撑杆2相应打开,二者之间的夹角增大,此时弹性横杆5适应性伸长(如图中双向箭头所示),从而形成新的相对稳固的三角结构。在不使用支架时,可以将弹性横杆从单元杆组上拆下,将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绕着铰接处笼合起来,从而大大减小了单元杆组的占用空间,同时较规则的长条状结构也更便于抓握携带;而单元杆组与所述承靠板之间也可以进行分拆。所述弹性横杆5包括弹簧51和圈件52,所述圈件52连接设置在所述弹簧51的两端;每对单元杆组中,第一支撑杆1上(优选在支撑杆的下半部位置)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1,第二支撑杆2(优选在支撑杆的下半部位置)设置有第二限位杆21;所述弹簧51两端的圈件52分别与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嵌套配合(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杆的头部为凸台,凸台大于圈件的内孔),这种嵌套的配合方式拆装很方便,适合于特种设备检测这类机动性强的工作;同时可以使得两个限位杆相互构成一个彼此牵拉的状态,从而解决圈件与限位杆滑脱的问题。如图1所示,每个弹性横杆5还包括套筒53;所述套筒配合套设在所述弹簧51外部;所述套筒内部中段部位与所述弹簧51的中段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两端在自然状态下的长度小于对应端的套筒53长度,所述圈件52外径大于套筒的内径;当弹性横杆5不处于使用状态时,弹簧51会处于回缩状态,圈件52受到一个指向套筒中心的拉力,从而封堵在套筒两端的筒口;从而在弹性横杆的收纳过程中,显著减少进入套筒内部的灰尘和水汽,延缓弹簧的腐蚀,延长使用时间。两对单元杆组中,两个第一支撑杆1的底端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一滚筒件61,两个第二支撑杆2底端之间可转动地设置有第二滚筒件62(第一滚筒件与第二滚筒件,均包括滚筒轴以及可转动地套设在滚筒轴上的套筒);所述第一滚筒件与所述第二滚筒件各自的外圆周表面沿自身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止滚槽601;该滚筒结构可以利用自身的转动适应单元杆组4在受压后的开合动作,相对于脚垫式的承靠部件更能利用滚动适应崎岖不平的地形,显著减少伸展过程中受阻卡住的情况;而止滚槽601则可以为滚筒结构的底部提供稳定承靠面,从而能够在单元杆组4调整完毕后自身停止滑动(图3中所示为第一滚筒件61和第二滚筒件62与底部场地表面的稳定承靠状态示意图)。如图2所示,所述承靠板3侧面设置有定位销孔31;所述单元杆组4上设置有定位孔32;所述定位孔32与所述定位销孔31的摆动路径位置对应;所述定位销孔31和所述定位孔32内配合嵌插有销柱;当仪器如红外测距仪等需要在使用中灵活调节时,可以仅借助承靠板3和单元杆组4之间的旋转阻尼来实现平稳俯仰控制,操作便捷;而当仪器如水平标定设备等需要相对固定的使用环境时,可以利用销柱与定位孔32、定位销孔31配合,对承靠板3的转动自由度进行约束。如图1所示,所述承靠板3包括板体301;板体301与两侧的转动件309固定连接(板体的边缘可先插嵌在转动件的插槽中,然后通过紧固件将两者连接固定);转动件309与第二支撑杆2之间的旋转连接为本领域常规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板体301顶部重心处嵌设有防滑胶垫302,需要平放使用的仪器设备可以利用胶垫302与自身底部的摩擦力实现位置稳定;所述板体301上还设置有安装孔303;若干所述安装孔303分布在所述防滑胶垫302周围;对于需要俯仰调节的仪器设备,可以通过安装孔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同结构的两对单元杆组(4)以及由两对单元杆组抬举的承靠板(3);每对单元杆组包括上端铰接的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两对单元杆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承靠板(3)的两侧;所述承靠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二支撑杆可转动地阻尼配合;每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一支撑杆(1)下端与第二支撑杆(2)下端之间连接有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的弹性横杆(5)。/n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同结构的两对单元杆组(4)以及由两对单元杆组抬举的承靠板(3);每对单元杆组包括上端铰接的第一支撑杆(1)与第二支撑杆(2);两对单元杆组分别设置在所述承靠板(3)的两侧;所述承靠板的两侧分别与两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二支撑杆可转动地阻尼配合;每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一支撑杆(1)下端与第二支撑杆(2)下端之间连接有可沿自身长度方向伸缩的弹性横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横杆(5)包括弹簧(51)和设置在弹簧两端的圈件(52);所述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限位杆(11),所述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限位杆(21);所述弹簧(51)两端的圈件(52)分别与每对单元杆组中的第一限位杆(11)、第二限位杆(21)嵌套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特种设备检测仪器的便携式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横杆(5)还包括套筒(53);所述套筒(53)配合套设在所述弹簧(51)外部;所述套筒(53)内部中段部位与所述弹簧(51)的中段部位固定连接;所述弹簧(51)两端在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夏焘项智陈伟叶宇峰蔡刚毅陆益锋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