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风机调速装置、散热风机组件及变频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484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散热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风机调速装置、散热风机组件及变频系统。所述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功率器件的当前温度信息;采样电路,获取所述当前温度信息,并根据当前温度信息生成温度电信号发送至微控制单元;微控制单元,将温度电信号转换为驱动电信号,并将驱动电信号输出至驱动电路;驱动电路,接收驱动电信号,并根据驱动电信号调整散热风机的当前转速。将散热风机的转速与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进行关联,能够根据待散热设备的实际散热需求对散热风机的转速进行调整,防止散热风机持续全速工作而产生较大的噪音,提升用户体验,节约电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散热风机调速装置、散热风机组件及变频系统
本技术涉及散热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散热风机调速装置、散热风机组件及变频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工控行业的飞速发展,变频器的应用也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重要。而对于这种大型的工控设备,满功率运行时,散热显然就成了最基本也最重要的问题之一。风冷与水冷是两种常用的散热方式,相比于水冷,风冷方式应用更广泛。风冷方式为:将发热量大的组件放入风道,通过选用合适的风机将热量从风道带走以达到为设备散热的目的,以保证设备长期可靠地运行。目前,大功率变频器的散热风机只要上电或者运行,无论带载多少,都会全速运行,而大功率变频器的风机一般相对转速较高,风量较大,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导致风机全速运行时噪音也比较大。这样,当现场初期调试的人员进行调试时,由于风机全速运行,噪音过大带给用户或调试人员的感受和体验很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风机调速装置、散热风机组件及变频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风机持续全速运行造成噪音过大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风机调速装置,所述散热风机调速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及微控制单元;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功率器件内部,所述功率器件与待调速的散热风机相对设置,所述散热风机用于为所述功率器件散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机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功率器件的当前温度信息;所述采样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信息生成温度电信号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温度电信号转换为驱动电信号,并将所述驱动电信号输出至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驱动电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电信号调整所述散热风机的当前转速。可选地,所述散热风机调速装置还包括停转报警电路,所述停转报警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停转报警电路,用于在所述散热风机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可选地,所述采样电路包括采样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信号处理单元包括分压子单元及模数转换子单元,所述分压子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分压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模数转换子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模数转换子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可选地,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芯片,所述FPGA芯片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连接,所述FPGA芯片的一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扇连接。可选地,所述微控制单元包括存储器及数字信号处理单元,所述存储器的输出端与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FPGA芯片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存储器存储的风机调速曲线将所述温度电信号转换为驱动电信号,并将所述驱动电信号输出至所述FPGA芯片。可选地,所述装置包括多个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多个所述功率器件内部。可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集成于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内。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散热风机组件,所述散热风机组件包含散热风机和如上所述的散热风机调速装置。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变频系统,所述变频系统包括变频器与如上所述的散热风机组件。本技术通过设置所述散热风机调速装置,所述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及微控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功率器件内部,所述功率器件与待调速的散热风机相对设置,所述散热风机用于为所述功率器件散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功率器件的当前温度信息;所述采样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信息生成温度电信号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单元;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温度电信号转换为驱动电信号,并将所述驱动电信号输出至所述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驱动电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电信号调整所述散热风机的当前转速。通过将散热风机的转速和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温度进行关联,能够根据待散热设备的实际散热需求对散热风机的转速进行调整,防止散热风机持续全速工作而产生较大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同时非全速运行降低了散热风机所消耗的能耗,节约了电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散热风机调速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散热风机调速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散热风机调速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人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值得注意的是,在本技术的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会应用到软件程序,但申请人在此声明,该技术方案在具体实施时所应用的软件程序皆为现有技术,在本申请中,不涉及到软件程序的更改及保护,只是对为实现专利技术目的而设计的硬件架构的保护。本技术提出一种散热风机调速装置,参考图1,图1为本技术散热风机调速装置第一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散热风机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调速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及微控制单元;其中,/n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功率器件内部,所述功率器件与待调速的散热风机相对设置,所述散热风机用于为所述功率器件散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机连接;/n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功率器件的当前温度信息;/n所述采样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信息生成温度电信号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单元;/n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温度电信号转换为驱动电信号,并将所述驱动电信号输出至所述驱动电路;/n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驱动电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电信号调整所述散热风机的当前转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散热风机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调速装置包括:温度传感器、采样电路、驱动电路及微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功率器件内部,所述功率器件与待调速的散热风机相对设置,所述散热风机用于为所述功率器件散热,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与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所述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散热风机连接;
所述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功率器件的当前温度信息;
所述采样电路,用于获取所述当前温度信息,并根据所述当前温度信息生成温度电信号发送至所述微控制单元;
所述微控制单元,用于将所述温度电信号转换为驱动电信号,并将所述驱动电信号输出至所述驱动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用于接收所述驱动电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电信号调整所述散热风机的当前转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机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风机调速装置还包括停转报警电路,所述停转报警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停转报警电路,用于在所述散热风机故障时发出报警信号。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风机调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包括采样单元与信号处理单元,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采样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信号处理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汇川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