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0469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1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系统,涉及换热系统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排气压缩机中直排气缸滑片存在与滚子接触面脱离的风险的技术问题。该泵体组件包括气缸、隔板以及轴承,在气缸和轴承之间设有能够将气缸内的压缩气体引流至滑片槽尾部的连通管,在隔板和轴承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能够密封滑片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泵体组件通过将气缸内的压缩气体通过连通管引流一部分至气缸的滑片槽尾部位置,以增加滑片槽内的滑片尾部所受的压力,减小滑片头部与尾部所受的压力差,避免了气缸滑片与滚子接触面脱离的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换热系统
,尤其是涉及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基于换热系统提效应用的需求,压缩机需要输出两种排气压力,从而产生了双排气压缩机。双排气压缩机需要通过两个独立的工作气缸来实现输出两种排气压力。其中,第一气缸的排气是从缸体内压缩后排在壳体内,实现第一排气压力P1;第二气缸的排气是从缸体内压缩后直接排出壳体(简称直排气缸),实现第二排气压力P2。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针对该种双排气压缩机,通常直排气缸的排量大于第一气缸的排量,因此,直排气缸的第二排气压力P2大于第一气缸的第一排气压力P1,这就导致直排气缸的压缩腔内的压力大于壳体内的压力,从而使得直排气缸内滑片头部所受的排气压力大于尾部所受到的壳体内部给其的背压,因此,存在直排气缸滑片与滚子接触面脱离的风险,进而导致压缩机在某些工况运行时会发生径向泄漏,同时还会产生滑片与滚子外壁撞击的噪声,最终导致压缩机各方面的性能恶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排气压缩机中直排气缸滑片存在与滚子接触面脱离的风险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泵体组件,包括气缸、隔板以及轴承,其中,在所述气缸和所述轴承之间设有能够将所述气缸内的压缩气体引流至滑片槽尾部的连通管,在所述隔板和所述轴承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所述上密封部和所述下密封部能够密封所述滑片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所述轴承的所述下密封部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孔朝向所述轴承内部方向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轴承的空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孔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管的一端部密封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通管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滑片槽尾部的通孔密封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上密封部和所述下密封部分别沿所述隔板和所述轴承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通管包括第一连接管、引气管以及第二连接管,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引气管的两端密封连接。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引气管呈“U”型结构。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连通管的所述第一连接管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至通孔内;所述连通管的所述第二连接管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连接至连接孔内。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压缩机,包括前述的泵体组件。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还包括第一气缸组件,所述泵体组件和所述第一气缸组件通过曲轴相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换热系统,包括前述的压缩机。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泵体组件、压缩机及换热系统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泵体组件,通过在气缸和轴承之间设有能够将气缸内的压缩气体引流至滑片槽尾部的连通管,同时通过在隔板和轴承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上密封部和下密封部能够密封滑片槽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从而使气缸的滑片槽尾部形成密封结构,通过将气缸内的压缩气体通过连通管引流一部分至气缸的滑片槽尾部位置,以增加滑片槽内的滑片尾部所受的压力,减小滑片头部与尾部所受的压力差,避免了气缸滑片与滚子接触面脱离的风险,进而避免了压缩机在某些工况运行时发生径向泄漏的问题,同时也避免了滑片与滚子外壁撞击发出噪音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泵体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泵体组件中轴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泵体组件中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泵体组件中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压缩机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气缸;2-隔板;3-轴承;4-连通管;5-第一气缸组件;6-电机组件;7-曲轴;8-第一排气口;101-滑片槽;102-通孔;103-第二吸气口;201-上密封部;301-下密封部;302-连接孔;303-第二排气口;401-引气管;402-第一连接管;403-第二连接管;501-第一吸气口。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1至图5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泵体组件,包括气缸1、隔板2以及轴承3。优选的,在气缸1和轴承3之间设有能够将气缸1内的压缩气体引流至滑片槽101尾部的连通管4。优选的,在隔板2和轴承3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上密封部201和下密封部301,上密封部201和下密封部301能够密封滑片槽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从而使得滑片槽101的尾部形成密封结构,通过连通管将气缸内的压缩气体引流一部分至位于滑片槽尾部位置的滑片尾部,以增加滑片尾部的压力,减小滑片头部与尾部所受的压力差,进而避免了气缸滑片与滚子接触面脱离的风险。同时也解决了压缩机在某些工况运行时发生径向泄漏的问题,解决了由于滑片与滚子脱离而导致滑片与滚子外壁撞击产生的噪音的问题。优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在轴承3的下密封部301上设有连接孔302。连接孔302朝向轴承3内部方向的一端能够与轴承3的空腔相连通,连接孔302的另一端与连通管4的一端部密封连接。以便使压缩气体能够自连接孔302进入连通管4内。优选的,连通管4的另一端部与位于滑片槽101尾部的通孔102密封连接,如图5所示。以便通过连通管4将压缩气体自轴承3的内部引流至通孔102内的滑片槽尾部,使引流的压缩气体作用在滑片尾部,增加滑片尾部所受压力。优选的,如图1至图3所示,上密封部201和下密封部301分别沿隔板2和轴承3的径向向外延伸形成,使得上密封部201和下密封部301能够有效密封滑片槽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气缸1、隔板2以及轴承3的表面精度均非常高,因此在通过螺钉将隔板2和轴承3与气缸1安装固定完成后,隔板2上的上密封部201和轴承3上的下密封部301能够达到有效密封滑片槽101上表面和下表面的效果,使滑片槽尾部形成密封结构。优选的,如图1所示,连通管4包括第一连接管402、引气管401以及第二连接管403,其中,第一连接管402和第二连接管403分别与引气管401的两端密封连接。优选的,引气管401呈“U”型结构。优选的,引气管4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隔板(2)以及轴承(3),其中,在所述气缸(1)和所述轴承(3)之间设有能够将所述气缸(1)内的压缩气体引流至滑片槽(101)尾部的连通管(4),在所述隔板(2)和所述轴承(3)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上密封部(201)和下密封部(301),所述上密封部(201)和所述下密封部(301)能够密封所述滑片槽(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1)、隔板(2)以及轴承(3),其中,在所述气缸(1)和所述轴承(3)之间设有能够将所述气缸(1)内的压缩气体引流至滑片槽(101)尾部的连通管(4),在所述隔板(2)和所述轴承(3)上分别向外延伸出上密封部(201)和下密封部(301),所述上密封部(201)和所述下密封部(301)能够密封所述滑片槽(10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轴承(3)的所述下密封部(301)上设有连接孔(302),所述连接孔(302)朝向所述轴承(3)内部方向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轴承(3)的空腔相连通,所述连接孔(302)的另一端与所述连通管(4)的一端部密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通管(4)的另一端部与所述滑片槽(101)尾部的通孔(102)密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部(201)和所述下密封部(301)分别沿所述隔板(2)和所述轴承(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周瑜霍喜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