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4268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包括孔内结构、主压风系统、集水器、主抽采系统、抽采多通;孔内结构包括下入孔内的压风排水管以及抽采管,将多个钻孔内的压风排水管与集水器连接,集水器与主压风系统连接,集水器连接防喷装置,将多个钻孔内的抽采管与抽采多通连接,抽采多通与主抽采系统连接,将主压风系统与抽采多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采用“正、反向”综合排水技术,大大提高了抽采效果,有效解决下向钻孔因积水造成抽采效果差的困难局面,并通过全程下管套的方式,实现抽采能力最大化,具有推广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煤层排水装置,尤其涉及的是一种下向穿层钻孔中的排水装置。
技术介绍
下向穿层钻孔因排渣困难、钻孔积水无法有效排出等造成抽采效果差,这是目前公认的事实,特别是下向钻孔孔内积水,无法通过负压排出,影响瓦斯抽采效果,但是在瓦斯治理方面,下向穿层钻孔仍无法避免。如申请号:201610486214.3,公开了一种下向钻孔瓦斯测压时的排水装置及方法,该申请的方法是通过活塞头将测压气室中的水抽出,一起被抽出的瓦斯通过测压管被再次注回测压气室内并借此疏通测压管,然后进行测压气室内的瓦斯压力测定,该装置不仅在保证测压气室内的瓦斯气体不流失的前提下使得气室内的水得以排出,同时还疏通了测压管。但目前所采用的的方法中,在排水过程中,孔内积水仍没有能够较好的排出。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解决现有的下向穿层钻孔孔内积水排水效果不好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包括孔内结构、主压风系统、集水器、主抽采系统、抽采多通;孔内结构包括下入孔内的压风排水管以及抽采管,将多个钻孔内的压风排水管与集水器连接,集水器与主压风系统连接,集水器连接防喷装置,将多个钻孔内的抽采管与抽采多通连接,抽采多通与主抽采系统连接,将主压风系统与抽采多通连接。本技术中,正向排水时,通过压风系统将压力风压入集水器,集水器将压风送入各个压风排水管,水和瓦斯流入抽采多通,并通过抽采多通管进行抽采;反向排水时,通过压风系统将压力风压入抽采多通,抽采多通将压风送入各个抽采管,水和瓦斯流入集水器,利用防喷装置连接的抽采系统进行抽采;通过采用“正、反向”综合排水技术,大大提高了抽采效果,有效解决下向钻孔因积水造成抽采效果差的困难局面,并通过全程下管套的方式,实现抽采能力最大化,具有推广利用价值。优选的,所述抽采管为具有多个间隔孔的花管。优选的,所述孔内结构还包括管套,所述管套包括铁管与双抗管,起到护孔作用的铁管固定在孔口处,双抗管依次穿过铁管,抽采管位于管套内,压风排水管位于抽采管内。优选的,所述孔内结构还包括囊袋,囊袋与最低端的双抗管管接处固定连接,囊袋上具有囊袋注浆管。优选的,所述孔内结构还包括注浆管和返浆管,注浆管、返浆管固定在孔口处。优选的,所述返浆管管口朝上,注浆管管口朝下布置,注浆管、返浆管均需安装阀门。优选的,所述集水器具有多个连接口,位于孔外的排水管的两端连接孔内的压风排水管与集水器的连接口,集水器的底部具有排水阀,顶部连接防喷装置。优选的,所述抽采多通具有多个连接口,位于孔外的抽采软管的两端连接多个钻孔内的抽采管与抽采多通的连接口,抽采多通的底部与自动放水器连接,抽采多通与自动放水器之间具有阀门,抽采多通的顶部与主压风系统连接。集水器、抽采多通均可以采用现有的管道自制形成,节约材料。优选的,所述主压风系统包括主压风管、两个压风管,主压风管与两个压风管均连接,其中一个压风管连接集水器,另一个压风管连接抽采多通。优选的,所述主抽采系统包括主抽采管,主抽采管与抽采多通的顶部连接,主抽采管与抽采多通之间安装蝶阀。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中,正向排水时,通过压风系统将压力风压入集水器,集水器将压风送入各个压风排水管,水和瓦斯流入抽采多通,并通过抽采多通管进行抽采;反向排水时,通过压风系统将压力风压入抽采多通,抽采多通将压风送入各个抽采管,水和瓦斯流入集水器,利用防喷装置连接的抽采系统进行抽采;通过采用“正、反向”综合排水技术,大大提高了抽采效果,有效解决下向钻孔因积水造成抽采效果差的困难局面,并通过全程下管套的方式,实现抽采能力最大化,具有推广利用价值;(2)集水器、抽采多通等均可以采用现有的管道自制形成,节约材料;(3)可以根据正向排水阀与反向排水法的各自优势,合理安排排水方式,提高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封孔的示意图;图2是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的示意图;图中标号:1、孔内结构;11、铁管;12、双抗实管;13、囊袋;14、囊袋注浆管;15、注浆管;16、返浆管;17、压风排水管;18、花管;2、集水器;21、排水阀;22、防喷阀;3、抽采多通;4、主压风系统;41、主压风管;42、压风管;43、第一进风阀;44、第二进风阀;5、主抽采系统;51、主抽采管;52、蝶阀;6、自动放水器;61、进水阀。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孔内结构1包括铁管11、双抗实管12、囊袋13、囊袋注浆管14、注浆管15、返浆管16、压风排水管17、花管18;铁管11为2寸,顶部伸出孔口一段距离,底部与多个双抗实管连接,花管18为Φ12mm的PVC管,位于铁管11与双抗实管12内,囊袋13、囊袋注浆管14、注浆管15、返浆管16,用于孔口段注浆固管,根据现有技术中需求选择合适规格;压风排水管17位于花管18内。本实施例中,钻孔采用ZDY3200S型液压钻机施工,钻杆为Φ73mm大通径肋骨钻杆,钻头为Φ120mm开闭式钻头,注浆泵为ZBQ-25/5气动注浆泵。钻孔采用全压风排渣钻进,跟管钻进工艺,断层带钻孔施工时安装防喷装置,钻孔封孔采用全程下套管、单囊袋坐底“两堵一注”方式封孔,并全程下排水管,做到“打一、封一、注一”。具体步骤为: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S1:使用Ф153mm复合片钻头开孔钻进1m,下Ф146mm孔口管,并安装防喷装置,使用Φ120开闭式钻头采用全压风排渣钻进至设计孔深后继续排渣5-10min后,上提钻杆0.5m,从钻杆内下入花管18,及孔底固定装置后,起出钻杆,该花管18为1寸PVC管沿管长度方向设有多个间隔的通孔,可通过自制;S2:注浆封孔,钻孔外口使用1根2寸铁管11,孔口外露100mm,以便于合茬抽采;中间为10根1.5寸双抗实管12,在第10根双抗实管12接处(即孔口向内20m处)使用囊袋13包扎送入孔内(囊袋13两端用胶带固定在封孔管上,防止囊袋13在送进钻孔时滑动或脱落),孔口使用1m长的囊袋注浆管14,向囊袋13内倒入8~10组聚氨酯进行封堵;封孔段不小于20m,若见煤深度小于20m的,以封孔至见煤点为准;注浆管15、返浆管16:封孔孔口留设1路注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孔内结构、主压风系统、集水器、主抽采系统、抽采多通;孔内结构包括下入孔内的压风排水管以及抽采管,将多个钻孔内的压风排水管与集水器连接,集水器与主压风系统连接,集水器连接防喷装置,将多个钻孔内的抽采管与抽采多通连接,抽采多通与主抽采系统连接,将主压风系统与抽采多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孔内结构、主压风系统、集水器、主抽采系统、抽采多通;孔内结构包括下入孔内的压风排水管以及抽采管,将多个钻孔内的压风排水管与集水器连接,集水器与主压风系统连接,集水器连接防喷装置,将多个钻孔内的抽采管与抽采多通连接,抽采多通与主抽采系统连接,将主压风系统与抽采多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采管为具有多个间隔孔的花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内结构还包括管套,所述管套包括铁管与多个双抗管,铁管固定在孔口处,铁管底部与多个依次连接的双抗管连接,抽采管位于管套内,压风排水管位于抽采管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内结构还包括囊袋,囊袋与最低端的双抗管管接处固定连接,囊袋上具有囊袋注浆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下向穿层钻孔中正反向排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内结构还包括注浆管和返浆管,注浆管、返浆管固定在孔口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新玉童碧高波冯磊裴永生李磊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淮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