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角型钢混凝土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317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对角型钢混凝土柱,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包括矩形型钢混凝土柱和设置于矩形型钢混凝土柱中呈对角线分布的交叉型钢,交叉型钢的四个角部均沿纵向设置有角部加强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型钢布置形式简化了型钢混凝土柱梁柱节点,节省材料及造价,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角部加强件比现有布置形式更接近角部应力最大的位置,因而有利于充分利用型钢材料效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对角型钢混凝土柱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特别是涉及一种对角型钢混凝土柱。
技术介绍
型钢混凝土柱是一种常见的工程结构构件,广泛应用超高层、大跨度建筑以及桥梁等。型钢混凝土柱由于截面中埋入了型钢,其承载力、耗能延性都高于钢筋混凝土柱。型钢混凝土柱截面中型钢布置传统形式为正放单向或双向工字型。梁柱节点如图1所示,由于柱中工字型型钢翼缘焊接有一段水平H型钢,钢筋混凝土梁的钢筋需要焊接到水平H型钢,而柱的竖向钢筋则需要在水平H型钢翼缘上穿孔搭接,再有柱的箍筋需要在水平H型钢腹板上开孔穿插,再加上水平H型钢及柱截面中型钢翼缘阻碍,因此型钢混凝土柱截面中型钢布置的常见形式缺点为施工制作非常繁琐不便、节点区混凝土浇筑质量较难保证。另外,型钢混凝土柱截面中型钢分布于截面中心及各边中部,而在实际应用中,柱截面中应力最大的位置往往出现在角部,因此,型钢混凝土柱截面中型钢布置的常见形式还有没充分利用型钢的材料效能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对角型钢混凝土柱,简化型钢混凝土柱梁柱节点,节省造价,提高施工质量,充分利用型钢的材料效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技术提供一种包括矩形型钢混凝土柱和设置于所述矩形型钢混凝土柱中呈对角线分布的交叉型钢,所述交叉型钢的四个角部均沿纵向设置有角部加强件。优选地,所述交叉型钢的侧面固定有多个栓钉。优选地,所述交叉型钢包括两个钢板,所述钢板中部开设有沿纵向设置的插接槽,两个所述钢板通过两个所述插接槽形成插接并焊接为一体,各所述钢板远离所述矩形型钢混凝土柱中心的端部均与一个所述角部加强件固定连接。优选地,还包括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多个矩形箍筋和多个竖向筋,多个所述矩形箍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矩形箍筋各边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竖向筋,所述竖向筋与所述矩形箍筋的相交处绑扎连接,所述角部加强件的外侧与所述矩形箍筋焊接固定。优选地,所述矩形箍筋的直径为10mm-14mm,所述竖向筋的直径为20mm-32mm。优选地,所述钢板的厚度为16mm-40mm。优选地,所述角部加强件为角钢,所述角钢的边宽为100-300mm,所述角钢的边厚为20-40mm,优选地,所述角部加强件为螺纹钢,所述螺纹钢的直径为30-100mm。优选地,所述矩形型钢混凝土柱的外边缘长度为500mm-2000mm,所述矩形型钢混凝土柱的外边缘与所述角部加强件的间距为50mm-80mm。本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技术效果:本技术提供的对角型钢混凝土柱,将角部加强件和交叉型钢分别布置于角部及对角线上,梁柱节点中,钢筋骨架中的梁钢筋可方便地伸入柱中或从交叉型钢穿孔通过,省去了水平H型钢,简化了型钢混凝土柱梁柱节点,节省材料及造价,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通过设置角部加强件将型钢混凝土柱截面中的交叉型钢的角部强化,柱截面角部往往是应力最大的位置,而且角部加强件比现有布置形式更接近角部应力最大的位置,因而有利于充分利用型钢材料效能。通过将钢筋骨架、交叉型钢和角部加强件在工厂制作为一个整体骨架再运输到现场,更进一步简化施工,提高建造效率,节省造价,提高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型钢混凝土柱梁柱节点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对角型钢混凝土柱的第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对角型钢混凝土柱的第二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对角型钢混凝土柱的第三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对角型钢混凝土柱的第四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矩形型钢混凝土柱;2、矩形箍筋;3、竖向筋;4、钢板;5、栓钉;6、角钢;7、螺纹钢。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角型钢混凝土柱,简化型钢混凝土柱梁柱节点,节省造价,提高施工质量,充分利用型钢的材料效能。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2-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对角型钢混凝土柱,包括矩形型钢混凝土柱1和设置于矩形型钢混凝土柱1中呈对角线分布的交叉型钢,交叉型钢的四个角部均沿纵向设置有角部加强件。具体地,角部加强件为角钢6或螺纹钢7。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钢筋骨架,钢筋骨架设置于矩形型钢混凝土柱1中,钢筋骨架包括多个矩形箍筋2和多个竖向筋3,多个矩形箍筋2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矩形箍筋2各边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多个竖向筋3,竖向筋3与矩形箍筋2的相交处绑扎连接,角部加强件的外侧与矩形箍筋2焊接固定。本实施例中将角部加强件和交叉型钢分别布置于角部及对角线上,梁柱节点中,钢筋骨架中的梁钢筋可方便地伸入柱中或从交叉型钢穿孔通过,省去了水平H型钢,简化了型钢混凝土柱梁柱节点,节省材料及造价,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通过设置角部加强件将型钢混凝土柱截面中的交叉型钢的角部强化,柱截面角部往往是应力最大的位置,而且角部加强件比现有布置形式更接近角部应力最大的位置,因而有利于充分利用型钢材料效能。按1-2层建筑高度分段,将钢筋骨架、交叉型钢和角部加强件在工厂制作为一个整体骨架再运输到现场,更进一步简化施工,提高建造效率,节省造价,提高质量。于本具体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矩形型钢混凝土柱1的横截面为邻边不相等的矩形,角部加强件为角钢6。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矩形型钢混凝土柱1的横截面为邻边不相等的矩形,角部加强件为螺纹钢7。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矩形型钢混凝土柱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角部加强件为角钢6。于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矩形型钢混凝土柱1的横截面为正方形,角部加强件为螺纹钢7。具体地,交叉型钢的侧面固定有多个栓钉5,通过设置栓钉5能够使交叉型钢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提高本实施例中对角型钢混凝土柱的整体性。具体地,交叉型钢包括两个钢板4,钢板4中部开设有沿纵向设置的插接槽,两个钢板4通过两个插接槽形成插接并焊接为一体,各钢板4远离矩形型钢混凝土柱1中心的端部均与一个角部加强件固定连接。于本具体实施例中,钢板4的中部拼接采用熔透焊,各钢板4远离中心的一端与角部加强件拼接采用熔透焊,栓钉5熔焊于钢板4两侧。栓钉5的尺寸为φ19x100,栓钉5的材质为ML15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对角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型钢混凝土柱和设置于所述矩形型钢混凝土柱中呈对角线分布的交叉型钢,所述交叉型钢的四个角部均沿纵向设置有角部加强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角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型钢混凝土柱和设置于所述矩形型钢混凝土柱中呈对角线分布的交叉型钢,所述交叉型钢的四个角部均沿纵向设置有角部加强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型钢的侧面固定有多个栓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型钢包括两个钢板,所述钢板中部开设有沿纵向设置的插接槽,两个所述钢板通过两个所述插接槽形成插接并焊接为一体,各所述钢板远离所述矩形型钢混凝土柱中心的端部均与一个所述角部加强件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角型钢混凝土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钢筋骨架,所述钢筋骨架包括多个矩形箍筋和多个竖向筋,多个所述矩形箍筋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所述矩形箍筋各边内侧的中部设置有多个所述竖向筋,所述竖向筋与所述矩形箍筋的相交处绑扎连接,所述角部加强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力嘉冯叶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