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284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具体涉及到建筑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楼板钢圈梁,楼板钢圈梁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楼板钢圈梁上设有立柱;设于楼板钢圈梁端部的立柱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装置;设于楼板钢圈梁中部的立柱之间设有连接杆;沿竖直方向的立柱之间设有第三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由连接管、升降管和螺杆组成,升降管设于上承重块和下承重块之间,螺杆分别贯穿两个立柱上的上承重块和下承重块,螺杆分别与两个立柱的连接管和升降管相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方便装配,有效的确保了超高层模块建筑装配精度,减少焊接量,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简便、组装灵活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
本技术属于建筑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模块化建筑是一种组装化技术,它用事先预制好的模块构件进行组装,施工简便、组装灵活。模块构件在工厂中预制,便于组织工业化生产、提高工效、减少材料消耗、受季节影响小。模块化建筑具有施工速度快、建筑自重轻、施工简便、组装灵活等特点,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房屋除了具有承重的墙体、梁结构之外还具有用于控制房间受力点的立柱以及立柱内部连接器,现有的立柱内部连接器不易装配,并且模块建筑装配精度较低,焊接量较大。因此,现需要一种能够解决以上问题的模块化建筑立柱内部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方便装配,有效的确保了超高层模块建筑装配精度,减少焊接量,具有施工速度快、施工简便、组装灵活的特点。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包括楼板钢圈梁,所述楼板钢圈梁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由底块和连接板组成,所述底块与所述楼板钢圈梁相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所述底块相接;所述楼板钢圈梁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由外柱、上承重块和下承重块组成,所述上承重块和所述下承重块分别设于所述外柱的两端;设于所述楼板钢圈梁端部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由螺栓和双孔连接板组成,所述双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相接,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双孔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相接;设于所述楼板钢圈梁中部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连接杆;沿竖直方向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三固定装置,所述第三固定装置由连接管、升降管和螺杆组成,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外柱内,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上承重块相接,所述升降管设于所述上承重块和所述下承重块之间,所述升降管的外壁与所述外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立柱上的所述上承重块和所述下承重块,所述螺杆分别与所述两个立柱的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升降管相接。优选的,所述外柱内设有上导管和下导管,所述上导管的上端与所述上承重块相接,所述下导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承重块相接,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上导管内,所述升降管的外侧壁与所述上导管和所述下导管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升降管的上端和下端分别设有上连接管和下连接管,所述下连接管和所述连接管的内侧壁分别设有与所述螺杆相匹配的内螺纹,所述下连接管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优选的,所述双孔连接板与所述立柱之间设有底板,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底板,所述螺栓的帽端与所述双孔连接板之间设有支撑架,所述螺栓的侧壁设有连接筒。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由支撑板和固定板组成,所述支撑板与所述固定板垂直设置,所述支撑板的一侧与所述固定板的端面相接,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与所述双孔连接板相接,所述连接筒设于所述支撑板之间。优选的,所述楼板钢圈梁的上端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下端与所述楼板钢圈梁相接,所述连接板的两侧设有与所述固定杆相匹配的卡槽,所述卡槽的槽底与所述固定杆的侧壁相接。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上端设有封板,所述封板的下端面与所述固定杆相接。优选的,所述楼板钢圈梁内设有稳固板,所述稳固板的边缘与所述楼板钢圈梁的槽底和槽壁相接。本技术的有益的效果:本技术楼板钢圈梁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第一固定装置由底板和连接板组成,底板与楼板钢圈梁相接,连接板的两端与底板相接,第一固定装置使楼板钢圈梁之间固定牢靠;楼板钢圈梁上设有立柱,立柱由外柱、上承重块和下承重块组成,上承重块和下承重块分别设于外柱的两端,立柱起到了固定支撑楼板钢圈梁的作用;设于楼板钢圈梁端部的立柱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装置,第二固定装置由螺栓和双孔连接板组成,双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立柱相接,螺栓贯穿双孔连接板与立柱相接,第二固定装置使楼板钢圈梁端部的立柱之间固定牢靠;设于楼板钢圈梁中部的立柱之间设有连接杆,连接杆使楼板钢圈梁中部的立柱之间固定牢靠;沿竖直方向的立柱之间设有第三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由连接管、升降管和螺杆组成,连接管设于外柱内,连接管与上承重块相接,升降管设于上承重块和下承重块之间,升降管的外壁与外柱的内壁滑动连接,螺杆贯穿上承重板,螺杆与连接管相接,第三固定装置使沿竖直方向的立柱固定牢靠。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立柱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立柱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第一固定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本技术连接板的俯视图;图7是本技术连接杆的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楼板钢圈梁;2、第一固定装置;3、第二固定装置;4、连接杆;5、第三固定装置;6、底块;7、连接板;8、固定杆;9、封板;10、稳固板;11、卡槽;12、外柱;13、上承重块;14、下承重块;15、连接管;16、升降管;17、内螺杆;18、上导管;19、下导管;20、上连接管;21、下连接管;22、内螺纹;23、电机;24、卡盘;25、六角螺杆;26、立柱;27、支撑板;28、支撑架;29、双孔连接板;30、螺栓;31、底板;32、连接筒;33、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包括楼板钢圈梁1,楼板钢圈梁1内设有稳固板10,稳固板10的边缘与楼板钢圈梁1的槽底和槽壁相接,稳固板10使楼板钢圈梁1的结构更加稳定;楼板钢圈梁1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2,第一固定装置2由底块6和连接板7组成,底块6的下端与楼板钢圈梁1的上端相接,连接板7的两端与两个楼板钢圈梁1上的底块6相接,第一固定装置2使楼板钢圈梁1之间固定牢靠;其中一个楼板钢圈梁1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设有固定杆8,固定杆8的下端与楼板钢圈梁1相接,连接板7的两侧设有与固定杆8相匹配的卡槽11,卡槽11的槽底与固定杆8的侧壁相接,固定杆8和卡槽11使连接板7与楼板钢圈梁1连接的更加稳定;固定杆8的上端设有封板9,封板9的下端面与固定杆8相接,封板9避免了连接板7沿固定杆8滑脱。楼板钢圈梁1上设有立柱26,立柱26由外柱12、上承重块13和下承重块14组成,上承重块13和下承重块14分别设于外柱12的两端,立柱26起到了固定支撑楼板钢圈梁1的作用;沿竖直方向的立柱26之间设有第三固定装置5,第三固定装置5由连接管15、升降管16和螺杆17组成,连接管15设于外柱12内,连接管15与上承重块13相接,升降管16设于上承重块13和下承重块14之间,升降管16的外壁与外柱12的内壁滑动连接,外柱12内设有上导管18和下导管19,上导管18的上端与上承重块13相接,下导管19的下端与下承重块14相接,连接管15设于上导管18内,升降管16的外侧壁与上导管18和下导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钢圈梁,所述楼板钢圈梁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由底块和连接板组成,所述底块与所述楼板钢圈梁相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所述底块相接;所述楼板钢圈梁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由外柱、上承重块和下承重块组成,所述上承重块和所述下承重块分别设于所述外柱的两端;设于所述楼板钢圈梁端部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由螺栓和双孔连接板组成,所述双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相接,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双孔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相接;设于所述楼板钢圈梁中部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连接杆;沿竖直方向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三固定装置,所述第三固定装置由连接管、升降管和螺杆组成,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外柱内,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上承重块相接,所述升降管设于所述上承重块和所述下承重块之间,所述升降管的外壁与所述外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立柱上的所述上承重块和所述下承重块,所述螺杆分别与所述两个立柱的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升降管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楼板钢圈梁,所述楼板钢圈梁之间设有第一固定装置,所述第一固定装置由底块和连接板组成,所述底块与所述楼板钢圈梁相接,所述连接板的两端与所述底块相接;所述楼板钢圈梁上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由外柱、上承重块和下承重块组成,所述上承重块和所述下承重块分别设于所述外柱的两端;设于所述楼板钢圈梁端部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二固定装置,所述第二固定装置由螺栓和双孔连接板组成,所述双孔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相接,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双孔连接板与所述立柱相接;设于所述楼板钢圈梁中部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连接杆;沿竖直方向的所述立柱之间设有第三固定装置,所述第三固定装置由连接管、升降管和螺杆组成,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外柱内,所述连接管与所述上承重块相接,所述升降管设于所述上承重块和所述下承重块之间,所述升降管的外壁与所述外柱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螺杆分别贯穿两个所述立柱上的所述上承重块和所述下承重块,所述螺杆分别与所述两个立柱的所述连接管和所述升降管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间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柱内设有上导管和下导管,所述上导管的上端与所述上承重块相接,所述下导管的下端与所述下承重块相接,所述连接管设于所述上导管内,所述升降管的外侧壁与所述上导管和所述下导管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建筑的模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元王鲜团张林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聚绿色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