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70284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9:00
本申请涉及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尤其是涉及建筑设计的技术领域,其包括第一层建筑和第二层建筑,以及连接第一层建筑、第二层建筑的挑板,挑板通过浇筑设在第一层建筑的顶部,第二层建筑架在挑板的周缘,挑板为板状结构,且挑板的厚度设置为300mm,挑板的底面与第一层建筑的顶面共面设置。本申请具有改善建筑中出挑结构处浇筑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
本申请涉及建筑设计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在房屋建筑中,使用出挑结构为增加建筑的美观,同时,出挑结构也增大了楼层的使用面积。对于二层建筑结构中,一层建筑为面砖外墙质感的基座,二层为架在一层基座建筑上面的建筑,二层建筑结构局部出挑。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出挑结构处浇筑麻烦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建筑中出挑结构处浇筑麻烦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层建筑和第二层建筑,以及连接第一层建筑、第二层建筑的挑板,所述挑板通过浇筑设在第一层建筑的顶部,所述第二层建筑架在挑板的周缘,所述挑板为板状结构,且挑板的厚度设置为300mm,所述挑板的底面与第一层建筑的顶面共面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挑板为板状结构,便于对挑板进行浇筑,且挑板的厚度为300mm,使得挑板作为受力结构不易损坏。挑板形成了第二层建筑完全架在第一层建筑上的悬浮感,增加了建筑本体的美感。优选的,所述挑板与第二层建筑之间设有铝合金幕墙,所述铝合金幕墙的两端分别与挑板、第二层建筑固定,且挑板与铝合金幕墙的侧面贴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铝合金幕墙的设置,使得第二层建筑较为轻盈,便于快速搭建第二层建筑。铝合金幕墙的侧面与挑板贴合,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层建筑的悬浮感,使得建筑本体更为精致。优选的,所述第二层建筑的顶面固定有披水板,所述披水板覆盖在第二层建筑的表面且伸出第二层建筑。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披水板用于对落入到第二层建筑顶部的雨水进行导流。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建筑的侧壁上形成有门洞,所述第一层建筑的侧面安装有打开或关闭门洞的玻璃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玻璃门具有高度通透性,透过玻璃门可以观看到第一层建筑内的物品,便于使用。玻璃门闭合时,可以减少室内外的热交换,便于夏季和冬季的使用,同时光线可以通过玻璃门进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补光,减少能源的消耗。优选的,所述玻璃门的顶部与门洞之间设置有金属铝板,所述金属铝板的两端分别与玻璃门、门洞的顶部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金属铝板质轻,且结构强度高,便于与玻璃门、第一层建筑连接,同时,便于安装店招。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建筑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雨棚,所述雨棚与门洞对应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棚安装在门洞的上方,用于挡风、挡雨,以及防止高空落物砸伤人或物。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建筑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保温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板增强了第一层建筑的保温效果,减小室内外的热传递,有利于减小室内供能的能量消耗。优选的,所述第一层建筑的外侧面设置有贴合在第一层建筑外侧面的饰面板,所述饰面板的一端与挑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饰面板对挑板与第一层建筑的连接处进行隐藏,同时起到对建筑本体的装饰效果。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挑板为板状结构,便于对挑板进行浇筑,且挑板的厚度为300mm,使得挑板作为受力结构不易损坏。挑板形成了第二层建筑完全架在第一层建筑上的悬浮感,增加了建筑本体的美感;铝合金幕墙的设置,使得第二层建筑较为轻盈,便于快速搭建第二层建筑。铝合金幕墙的侧面与挑板贴合,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层建筑的悬浮感,使得建筑本体更为精致;玻璃门具有高度通透性,透过玻璃门可以观看到第一层建筑内的物品,便于使用。玻璃门闭合时,可以减少室内外的热交换,便于夏季和冬季的使用,同时光线可以通过玻璃门进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补光,减少能源的消耗。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2的局部剖面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层建筑;11、门洞;2、第二层建筑;3、挑板;4、铝合金幕墙;5、披水板;6、玻璃门;7、金属铝板;8、雨棚;9、饰面板;10、保温板;20、搭板;30、金属格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实施例1:参照图1,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以及连接第一层建筑1、第二层建筑2的挑板3,挑板3通过浇筑设在第一层建筑1的顶部,第二层建筑2架在挑板3的周缘。挑板3的使用,使得第二层建筑2完全架在第一层建筑1上的悬浮感,增加了建筑本体的美感。参照图1,挑板3为板状结构,且挑板3的厚度设置为300mm,挑板3的底面与第一层建筑1的顶面共面设置。挑板3的结构特征,便于对挑板3进行浇筑,且挑板3的厚度为300mm,使得挑板3作为受力结构不易损坏。参照图1,挑板3与第二层建筑2之间安装有铝合金幕墙4,铝合金幕墙4的两端分别与挑板3、第二层建筑2通过螺钉固定,且挑板3与铝合金幕墙4的侧面贴合。铝合金幕墙4的设置,使得第二层建筑2较为轻盈,便于快速搭建第二层建筑2。铝合金幕墙4的侧面与挑板3贴合,进一步增加了第二层建筑2的悬浮感,使得建筑本体更为精致。参照图1,第二层顶部的结构为坡屋面,坡屋面上固定有披水板5,披水板5覆盖在第二层建筑2的表面且伸出第二层建筑2。披水板5用于对落入到坡屋面的雨水进行导流,防止雨水进入到坡屋面内,同时,披水板5增加了建筑本体的美感。参照图1,第一层建筑1的侧壁浇筑形成有门洞11,第一层建筑1的侧面安装有打开或关闭门洞11的玻璃门6。玻璃门6具有高度通透性,透过玻璃门6可以观看到第一层建筑1内的物品,便于使用。玻璃门6闭合时,可以减少室内外的热交换,便于夏季和冬季的使用,同时光线可以通过玻璃门6进入到室内,对室内进行补光,减少能源的消耗。参照图1,第一层建筑1的外侧壁上安装有雨棚8,雨棚8位于门洞11的正上方且雨棚8与门洞11相对应,雨棚8的底部与门洞11的顶面共面,门洞11的顶面固定有承接板,承接板用于对雨棚8进行定位和承接。雨棚8安装在门洞11的上方,用于挡风、挡雨,以及防止高空落物砸伤人或物。参照图1,玻璃门6的顶部与门洞11之间安装有金属铝板7,金属铝板7的两端分别与玻璃门6、门洞11的顶部通过螺钉固定,金属铝板7靠近建筑内部的一侧与第一层建筑1的内侧壁共面,金属铝板7远离建筑内部的一侧与承接板抵触。金属铝板7质轻,且结构强度高,便于与玻璃门6、第一层建筑1连接,同时,也可用于安装店招或门对。参照图1,第一层建筑1的内侧壁表面固定安装有保温板10,位于门洞11处的保温板10一直延伸至金属铝板7与玻璃门6的连接处。保温板10增强了第一层建筑1的保温效果,减小室内外的热传递,有利于减小室内供能的能量消耗。参照图1,第一层建筑1的外侧面设置有贴合在第一层建筑1外侧面的饰面板9,饰面板9的一端与挑板3抵接。饰面板9对挑板3与第一层建筑1的连接处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以及连接第一层建筑(1)、第二层建筑(2)的挑板(3),所述挑板(3)通过浇筑设在第一层建筑(1)的顶部,所述第二层建筑(2)架在挑板(3)的周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板(3)为板状结构,且挑板(3)的厚度设置为300mm,所述挑板(3)的底面与第一层建筑(1)的顶面共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包括第一层建筑(1)和第二层建筑(2),以及连接第一层建筑(1)、第二层建筑(2)的挑板(3),所述挑板(3)通过浇筑设在第一层建筑(1)的顶部,所述第二层建筑(2)架在挑板(3)的周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板(3)为板状结构,且挑板(3)的厚度设置为300mm,所述挑板(3)的底面与第一层建筑(1)的顶面共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挑板(3)与第二层建筑(2)之间设有铝合金幕墙(4),所述铝合金幕墙(4)的两端分别与挑板(3)、第二层建筑(2)固定,且挑板(3)与铝合金幕墙(4)的侧面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层建筑(2)的顶面固定有披水板(5),所述披水板(5)覆盖在第二层建筑(2)的表面且伸出第二层建筑(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浮感建筑结构出挑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仲霖萧蕴若赖国伟
申请(专利权)人:艾麦欧上海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