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足电缆上桥需求的U型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198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满足电缆上桥需求的U型梁,属于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工程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包括腹板及其顶部的翼缘板、底板及安装在底板底部的支座预埋钢板,底板上设置有泄水孔和吊装孔,所述腹板及底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在桥墩盖梁的顶部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相邻两个U型梁的底板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腹板及底板的两端均开设凹槽,其结构合理,凹槽尺寸较小,节省材料,在保证U型梁受力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实现了电缆上桥、保证全线景观和谐统一、施工便捷性及工程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满足电缆上桥需求的U型梁
本技术涉及轨道交通高架桥梁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满足电缆上桥需求的U型梁。
技术介绍
轨道交通线路电缆需从区间变电所接入桥上供电轨,高架区间桥梁需满足电缆上桥需求。U型梁属于下承式开口薄壁结构,具有外观优美、建筑高度低和噪音控制好等优点。常规的电缆上桥一般采用在现浇箱型梁悬臂开洞方案,该方案开洞尺寸自由,对结构受力影响较小,不会影响结构使用安全性。但是上述方案无法实现全线景观一致,同时现浇箱梁会增加施工工期和工程投资。因此,如何设计一种U型梁,可以解决电缆从区间变电所接入桥上供电轨,同时保证不改变全线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景观统一和谐,结构合理,施工难度低,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满足电缆上桥需求的U型梁,在腹板及底板的两端均开设凹槽,其结构合理,凹槽尺寸较小,节省材料,在保证U型梁受力安全合理的前提下,实现了电缆上桥、保证全线景观和谐统一、施工便捷性及工程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满足电缆上桥需求的U型梁,包括腹板及其顶部的翼缘板、底板及安装在底板底部的支座预埋钢板,底板上设置有泄水孔和吊装孔,所述腹板及底板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在桥墩盖梁的顶部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相邻两个U型梁的底板凹槽中。优选地,所述腹板凹槽的高度为800mm,纵向宽度为500mm。优选地,所述底板凹槽的纵向宽度为400mm,横向宽度为3460mm。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腹板两端开设凹槽解决了电缆上桥问题;通过底板开设凹槽与桥墩盖梁顶部设置凸块相结合,保证了开洞U型梁的整体结构受力合理,具有较大的工程参考意义。2.本技术通过在腹板与底板同时开设凹槽,减小了结构计算跨径,改善受力,降低了施工难度。且本技术开设的凹槽尺寸合理,减小了开洞对结构受力的影响,对改善U型梁受力、减小下部桥墩盖梁尺寸、提升外部景观以及增加运行安全性等方面均有较大作用。3.本技术在U型梁的腹板及底板开设凹槽进行穿缆,避免了采用连续箱梁电缆上桥,可保证全线采用一种梁型、一种施工方法,更好地提高城市景观效果,提高施工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两片本技术的U型梁并置形式的跨中横断面示意图。图2是腹板及底板上凹槽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相邻两片本技术的U型梁的仰视图。图4是相邻两片本技术的U型梁的侧视图。图5是底板凹槽与凸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腹板、11-外腹板、12-内腹板、2-翼缘板、3-底板、4-支座预埋钢板、5-泄水孔、6-吊装孔、7-凹槽、8-凸块。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满足电缆上桥需求的U型梁,包括腹板1及其顶部的翼缘板2、底板3及安装在底板3底部的支座预埋钢板4,底板3上设置有泄水孔5和吊装孔6,所述腹板1及底板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7;在桥墩盖梁的顶部设置有凸块8,凸块8位于相邻两个U型梁的底板3凹槽7中。腹板1凹槽7的高度为800mm,纵向宽度为500mm;底板3凹槽7的纵向宽度为400mm,横向宽度为3460mm。本技术的U型梁为单线U型梁,高度为1.9m,宽度为5.4m,底板3的厚度为260mm。支座预埋钢板4、抗震挡块预埋钢板、吊装孔6预埋件、泄水孔5的中心位置与底板3的中心线的距离分别为1910mm、1340mm、1210/1690mm、1235mm。在简支梁桥梁具体安装时,可在简支梁桥梁上部结构采用一片本技术的单线U型梁,也可采用两片单线U型梁并置的形式,单线U型梁的跨度可达30米以上。当采用一片本技术的单线U型梁时,可根据实际电缆上桥的需要在U型梁的一侧腹板1的前后两端开设凹槽7,或者在U型梁的两侧腹板1的前后两端均开设凹槽7,电缆通过相邻两个U型梁的腹板1上的凹槽7形成的空间上桥。当采用两片本技术的单线U型梁并置的形式时,两片并置U型梁的相邻两个腹板1(即内腹板12)上可不开设凹槽7,仅在外侧的两个腹板1(即外腹板11)上开设凹槽7即可,电缆通过相邻两个U型梁的外腹板11上的凹槽7形成的空间上桥。本技术的U型梁纵向两跨架设完成后,外腹板11的凹槽7高度为800mm,纵向宽度为1100mm(这其中包括相邻两个U型梁的两外腹板11之间的间距100mm);底板3凹槽7的纵向宽度为900mm(这其中包括相邻两个U型梁的底板3之间的间距100mm),横向宽度为3460mm。再进一步,在下部桥墩盖梁的顶部设置凸块8,凸块8与桥墩盖梁一体浇筑而成且其形状及尺寸与U型梁的底部凹槽7相匹配。在桥墩盖梁的顶部相邻两个U型梁的凹槽7之间设置凸块8,填充U型梁的底板3凹槽7,通过底板3凹槽7与桥墩盖梁设置凸块8,保证U型梁整体结构受力合理。本技术的U型梁,很好地解决了U型梁电缆上桥问题及开洞薄壁构件受力问题,在不增大结构尺寸、结构跨径及不改变结构形式的前提下,实现了全区间景观方案和谐统一,提高了施工效率。尽管通过参考附图并结合优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实质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在本技术的涵盖范围内/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满足电缆上桥需求的U型梁,包括腹板(1)及其顶部的翼缘板(2)、底板(3)及安装在底板(3)底部的支座预埋钢板(4),底板(3)上设置有泄水孔(5)和吊装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及底板(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7);在桥墩盖梁的顶部设置有凸块(8),凸块(8)位于相邻两个U型梁的底板(3)凹槽(7)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满足电缆上桥需求的U型梁,包括腹板(1)及其顶部的翼缘板(2)、底板(3)及安装在底板(3)底部的支座预埋钢板(4),底板(3)上设置有泄水孔(5)和吊装孔(6),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板(1)及底板(3)的两端分别开设有凹槽(7);在桥墩盖梁的顶部设置有凸块(8),凸块(8)位于相邻两个U型梁的底板(3)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伟程学友肖永强岳章胜张鲁明张守龙万淑敏张焕荣刘彬谢金成于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