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流式透水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18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流式透水砖,具有砖体;所述砖体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由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交错设置形成的导水通道,各个横向通道的两端不等高,各个纵向通道的两端也不等高,各个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的相交处设有贯穿砖体的上端和下端的透水通孔,各个透水通孔上沿透水通孔的延伸方向圆周分布有多个分支通道,且各个分支通道上与透水通孔连通的一端高于各个分支通道的另一端,各个相邻的透水通孔的分支交汇处设有交汇通道,交汇通道贯穿至砖体的下端,各个透水通孔上位交汇处贯穿至砖体的各个侧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巧妙,且便捷实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流式透水砖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流式透水砖。
技术介绍
透水砖属于绿色环保新型建材,原材料多采用水泥、砂、矿渣、粉煤灰等环保材料为主高压成形,不可为高温烧制;整砖为一次性压缩而成,不得分层压制,形成上下一致不分层的同质砖。表面无龟裂、脱层现象;耐磨性好,挤压后不出现表面脱落,适合更高的负重使用环境;透水性好、防滑功能强;色泽自然、持久。现有的脱水砖上一般都有将水导入底面的导水通道,但是各个导水通道都是单独存在的,因此一旦发生堵塞,便会产生积水,影响行人的通行,十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巧妙,便捷实用的导流式透水砖。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具有砖体;所述砖体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由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交错设置形成的导水通道,各个横向通道的两端不等高,各个纵向通道的两端也不等高,各个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的相交处设有贯穿砖体的上端和下端的透水通孔,各个透水通孔上沿透水通孔的延伸方向圆周分布有多个分支通道,且各个分支通道上与透水通孔连通的一端高于各个分支通道的另一端,各个相邻的透水通孔的分支交汇处设有交汇通道,交汇通道贯穿至砖体的下端,各个透水通孔上位交汇处贯穿至砖体的各个侧面。各个所述透水通孔上均设有进水口,各个横向通道和各个纵向通道的交汇处均设有截面呈倒梯形状的低洼部,透水通孔上的进水口均位于低洼部的最底端。上述砖体的侧面上均设有半导槽,各个半导槽均与各个分支通道上未交汇的一端连通,所述砖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块和与第一插块对应的第一插槽,所述砖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块和与第二插块对应的第二插槽,相邻的砖体通过第一插块和第一插槽的配合及第二插块和第二插槽的配合固定连接,且相邻的砖体上的半导槽形成出水通道。各个相邻的砖体上的较低端通过第一插块和第一插槽的配合及第二插块和第二插槽的配合固定连接并形成低洼区,各个相邻的砖体上较高端通过第一插块和第一插槽的配合及第二插块和第二插槽的配合固定连接并形成导水区。各个所述透水通孔的进水口上均设有筛板。本技术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技术通过在各个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形成导水通道,并且在交汇处设置透水通孔,在各个透水通孔上设置分支通道,并且在分支通道的交互处设置交汇通道,一方面能够有效的保证积水的导流,另一方面也可以在透水通孔内设置分支通道来将水进行分流,且将各个横向通道的两端和各个纵向通道的两端也不等高,进一步的保证积水在导水通道内的导流,高效便捷。(2)本技术通过在各个透水通道上设置进水口在横向通道和纵向通道上设置低洼部,低洼部的底端设置进水口,来对积水进行汇集和导流,能够有效的对积水进行排泄,高效实用。(3)本技术通过在砖体的侧面设置半导槽,相邻连接的砖体通过第一插槽与第一插块、及第二插块与第二插槽的连接固定连接后半导槽形成出水通道,有效的将相邻的砖体之间的积水排出,便捷实用。(4)本技术通过相邻的砖体上较低端连接后形成用水积水的低洼区,较高端形成导水区,能够有效的进行砖体之间积水的导流和排泄,便捷实用。(5)本技术通过在进水口上设置筛板,能够有效的对一些杂质进行过滤,避免透水通孔内的堵塞,高效实用。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图1为本技术中导流式透水砖的整体结构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砖体的主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砖体的侧面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中左右相邻的砖体形成导水区的主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中左右相邻的砖体形成低洼区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见图1至图5,本技术具有砖体1;所述砖体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由横向通道2和纵向通道3交错设置形成的导水通道,各个横向通道2的两端不等高,各个纵向通道3的两端也不等高,各个横向通道2和纵向通道3的相交处设有贯穿砖体1的上端和下端的透水通孔4,各个透水通孔4上沿透水通孔4的延伸方向圆周分布有多个分支通道41,且各个分支通道41上与透水通孔4连通的一端高于各个分支通道41的另一端,各个相邻的透水通孔4的分支交汇处设有交汇通道42,交汇通道42贯穿至砖体1的下端,各个透水通孔4上位交汇处贯穿至砖体1的各个侧面;各个所述透水通孔4上均设有进水口51,各个横向通道2和各个纵向通道3的交汇处均设有截面呈倒梯形状的低洼部5,透水通孔4上的进水口51均位于低洼部5的最底端;所述砖体1的侧面上均设有半导槽43,各个半导槽43均与各个分支通道41上未交汇的一端连通,所述砖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插块11和与第一插块11对应的第一插槽13,所述砖体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第二插块12和与第二插块12对应的第二插槽14,相邻的砖体1通过第一插块11和第一插槽13的配合及第二插块12和第二插槽14的配合固定连接,且相邻的砖体1上的半导槽43形成出水通道6;各个相邻的砖体1上的较低端通过第一插块11和第一插槽13的配合及第二插块12和第二插槽14的配合固定连接并形成低洼区,各个相邻的砖体1上较高端通过第一插块11和第一插槽13的配合及第二插块12和第二插槽14的配合固定连接并形成导水区;各个所述透水通孔4的进水口51上均设有筛板52。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本技术在单个的砖体1上不等高的横向通道2和纵向通道3进行导水,然后在交汇处设置透水通孔4,并且在透水通孔4上设置分支通道41,并且在各个分支通道41的交汇处设置交汇通道42进行导水,相邻的砖体1通过第一插槽13、第一插块11及第二插块12和第二插槽14的连接固定后相邻的半导槽43形成出水通道6,并且各个相邻的砖体1上的较低端固定连接并形成低洼区,各个相邻的砖体1上较高端固定连接并形成导水区,进行积水的导流和沉积,经筛板52的过滤过进行导流,便捷实用。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导流式透水砖,具有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由横向通道(2)和纵向通道(3)交错设置形成的导水通道,各个横向通道(2)的两端不等高,各个纵向通道(3)的两端也不等高,各个横向通道(2)和纵向通道(3)的相交处设有贯穿砖体(1)的上端和下端的透水通孔(4),各个透水通孔(4)上沿透水通孔(4)的延伸方向圆周分布有多个分支通道(41),且各个分支通道(41)上与透水通孔(4)连通的一端高于各个分支通道(41)的另一端,各个相邻的透水通孔(4)的分支交汇处设有交汇通道(42),交汇通道(42)贯穿至砖体(1)的下端,各个透水通孔(4)上位交汇处贯穿至砖体(1)的各个侧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流式透水砖,具有砖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由横向通道(2)和纵向通道(3)交错设置形成的导水通道,各个横向通道(2)的两端不等高,各个纵向通道(3)的两端也不等高,各个横向通道(2)和纵向通道(3)的相交处设有贯穿砖体(1)的上端和下端的透水通孔(4),各个透水通孔(4)上沿透水通孔(4)的延伸方向圆周分布有多个分支通道(41),且各个分支通道(41)上与透水通孔(4)连通的一端高于各个分支通道(41)的另一端,各个相邻的透水通孔(4)的分支交汇处设有交汇通道(42),交汇通道(42)贯穿至砖体(1)的下端,各个透水通孔(4)上位交汇处贯穿至砖体(1)的各个侧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式透水砖,其特征在于:各个所述透水通孔(4)上均设有进水口(51),各个横向通道(2)和各个纵向通道(3)的交汇处均设有截面呈倒梯形状的低洼部(5),透水通孔(4)上的进水口(51)均位于低洼部(5)的最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导流式透水砖,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哲学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德智重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