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型砖及透水铺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0185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8:21
一种异型砖及透水铺装结构,其中,该异型砖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部,每个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第一边和第二边交叉相连,第二边和第三边交叉相连,第三边和第四边交叉相连,四个边部关于异型砖的中心环形矩阵布置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透水铺装结构,多个异型砖在碎石垫层上间隔铺设后形成相互连通的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并在上述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中填充碎石,该碎石可与碎石垫层中的碎石相互混合,整个组合而成的铺装结构比较美观,满足视觉享受要求;另外,通过填充有碎石的相互连通的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实现该透水铺装结构的透水,该透水铺装结构提供了足够大的过水断面,更是提高该透水铺装结构的透水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异型砖及透水铺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道路铺装
,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型砖及透水铺装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化发展不断进步,城市的硬质铺装面积不断增大,而且大多数硬质都为普通混凝土、沥青、花岗岩等不透水材质。由于这些硬质缺乏透水性和透气性,降雨时,雨水无法直接下渗至土壤,导致形成大量地表径流,容易出现城市积水和内涝,影响居民出行;同时雨水的冲刷带来严重的水源污染,污染下游受纳水体的水质。为了缓解以上问题,人们研发了透水砖,市场上常见的透水砖比如陶瓷透水砖、硅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砖等,对城市排水问题的缓解起到积极作用。常用的透水砖一般是通过自身材料的透水实现渗透及净化效果,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很难实现渗透率和强度的双重保障,基本在较短时间内,透水材料容易堵塞,且可逆性差。另外市场上那些通过砖缝进行下渗结构透水铺装,结构形式及外观相对比较单一、呆板,且容易在运输中那些边角、凸起容易发生磕碰损伤,降低了整体的使用功能和景观铺设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型砖及透水铺装结构,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该透水铺装结构由多个异型砖在碎石垫层上铺设而成,多个异型砖在碎石垫层上铺设后形成间隔空间,该间隔空间中可填充碎石,整个组合而成的铺装结构比较美观,满足视觉享受要求;另外,通过填充有碎石的间隔空间实现该透水铺装结构的透水,该透水铺装结构提供了足够大的过水断面,更是提高该透水铺装结构的透水性能。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异型砖,该异型砖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部,每个所述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交叉相连,所述四个边部关于所述异型砖的中心环形矩阵布置设置。进一步,所述四个边部圆滑过渡相连。进一步,所述异型砖设置为混凝土砖。进一步,所述边部的长度设置为150mm。进一步,所述第三边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其中,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一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折边和所述第三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三折边和所述第四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四折边和所述第四边交叉相连。进一步,所述边部的长度设置为300mm。一种异型砖,该异型砖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部、第二边部、第三边部和第四边部,其中,所述第一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所述第七边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所述第五边和所述第六边交叉相连,所述第六边和所述第一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折边和所述第三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三折边和所述第四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四折边和所述第八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一边部与所述第三边部中心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边部与所述第四边部中心对称设置。进一步,所述第一边部的长度设置为150mm,所述第二边部的长度设置为300mm。一种透水铺装结构,该透水铺装结构由多个上述异型砖在碎石垫层上间隔铺设形成,其中,其一所述异形砖的所述第一边与相邻所述异型砖的所述第四边之间形成第一间隔,且其一所述异形砖的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三边与相邻所述异型砖的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三边形成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和所述第二间隔相互连通且填充有碎石。一种透水铺装结构,该透水铺装结构由多个上述异型砖在碎石垫层上间隔铺设形成,其中,其一所述异形砖的所述第一边部与相邻所述异型砖的所述第三边部,形成第一间隔,且其一所述异形砖的所述第二边部与相邻所述异型砖的所述第四边部,形成第二间隔;或者,其一所述异形砖的所述第二边部与相邻两个所述异型砖的所述第一边部,形成第三间隔,所述所述第一间隔、所述第二间隔和所述第三间隔相互连通且填充有碎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异型砖及透水铺装结构,其中,该异型砖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部,每个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第一边和第二边交叉相连,第二边和第三边交叉相连,第三边和第四边交叉相连,四个边部关于异型砖的中心环形矩阵布置设置。本实施例提供的透水铺装结构,多个异型砖在碎石垫层上间隔铺设后形成了相互连通的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并在上述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中填充碎石,该碎石可与碎石垫层中的碎石相互混合,整个组合而成的铺装结构比较美观,满足视觉享受要求;另外,通过填充有碎石的相互连通的第一间隔和第二间隔实现该透水铺装结构的透水,该透水铺装结构提供了足够大的过水断面,更是提高该透水铺装结构的透水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异型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异型砖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二中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异型砖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三中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四中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参见图1与图2,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异型砖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中透水铺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一种异型砖及透水铺装结构,其中,参见图1,该异型砖100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部,每个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101(111/121/131)、第二边102(112/122/132)、第三边103(113/123/133)和第四边104(114/124/134),第一边101(111/121/131)和第二边102(112/122/132)交叉相连,第二边102(112/122/132)和第三边103(113/123/133)交叉相连,第三边103(113/123/133)和第四边104(114/124/134)交叉相连,四个边部关于该异型砖100的中心环形矩阵布置设置。本实施例中,继续参见图1,四个边部圆滑过渡相连,具体是通过圆角相连,使得异型砖100的外形美观,同时避免棱角设计容易被碰坏的现象。优选地,本实施例中,异型砖100设置为混凝土砖,材料易得加工简便,更是成本低。本实施例中,异型砖100的边部设置为150mm的长度常规。具体参见图2,该透水铺装结构由多个上述异型砖100在碎石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型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砖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部,每个所述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交叉相连,所述四个边部关于所述异型砖的中心环形矩阵布置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型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砖包括首尾相连的四个边部,每个所述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交叉相连,所述四个边部关于所述异型砖的中心环形矩阵布置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边部圆滑过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异型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砖设置为混凝土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异型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的长度设置为15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型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边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折边、第二折边、第三折边和第四折边,其中,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一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一折边和所述第二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折边和所述第三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三折边和所述第四折边交叉相连,所述第四折边和所述第四边交叉相连。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异型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边部的长度设置为300mm。


7.一种异型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型砖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部、第二边部、第三边部和第四边部,其中,所述第一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交叉相连;所述第二边部包括首尾相连的第五边、第六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大可曹炳轩叶向强张涛王澍于雪晶皇甫苏婧庞燕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