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41942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若干个结构一致的砖体,并在砖体的侧面上设有大小一致凹槽,并通过设有的插销将两块砖体上的凹槽填实,使得若干个砖体之间拼装方便,且拼装后彼此之间衔接更加牢固,解决了现有砖块缺少足够的接触面,导致砖块之间容易晃动的问题;所述砖体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的环槽以及圆周阵列在所述砖体上表面的条形槽,且所述环槽与所述条形槽连接连通,使得污水可以快速流出砖体的上表面,解决了现有砖块表面排水不畅的问题,由于在砖体上还设有贯穿孔,不仅便于砖体缝隙之间的污水排出,而且还能够降低砖体的整体重量,与此同时将贯穿孔设置成椭圆形,又可以增强砖体的结构强度,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
本技术涉及园林建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
技术介绍
园林是在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具有保护和改善环境的功能,有助于消除长时间工作带来的紧张和疲乏,使脑力、体力得到恢复。现在常见的园林用砖基本都是方形砖,考虑到园林经常浇水,为使其透水迅速而不影响游客行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包括若干个结构一致的砖体,并在所述砖体的侧面上设有凹槽;所述砖体的上表面还设有环槽以及圆周阵列在所述砖体上表面的条形槽,所述条形槽与所述环槽连接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凹槽与设有的插销相适配连接,并通过所述插销将两个砖体上的凹槽填实。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砖体上还设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与所述凹槽在同一面上。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贯穿孔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贯穿孔的数量为多个,且彼此连接连通。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贯穿孔距离所述砖体下底面的距离为10毫米。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插销的一端设有圆弧角,并通过所述圆弧角将所述插销引导至所述凹槽内。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环槽的数量至少为三条,并等距设置在所述砖体上表面,并通过所述条形槽将所述环槽连接连通,且所述条形槽的深度大于所述环槽的深度。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砖体的横截面至少具有四条边。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砖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砖体采用细化后的废弃混凝土或废弃砖瓦压制而成。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砖体的上表面设有等距的环槽以及圆周阵列在所述砖体上表面的条形槽,且所述环槽与所述条形槽连接连通,使得污水可以快速流出砖体的上表面,解决了现有砖体表面排水不畅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若干个砖体拼装时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插销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单个砖体的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砖体;2、插销;3、圆弧角;4、条形槽;5、凹槽;6、环槽;7、贯穿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正面”、“上表面”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包括若干个结构一致的砖体1,并在所述砖体1的侧面上设有凹槽5;所述砖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环槽6以及圆周阵列在所述砖体1上表面的条形槽4,所述条形槽4与所述环槽6连接连通。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浇水结束后,砖体1上的环槽6环形引导水源流向条形槽4,并通过条形槽4将水源引导至花坛或者绿植附近,进而使得水流流淌更加顺畅,进而使得行人行走时,砖体1表面的不会弄湿行人的鞋、裤。其中,现有砖块的内部均为实心结构,砖块表面水源流走后,大部分淤积在砖缝内,行人踩踏砖块时,又容易导致砖缝内的水源飞溅到行人身上,给行人带来负面情绪;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所述凹槽5与设有的插销2相适配连接,并通过所述插销2将两个砖体1上的凹槽5填实。通过设有的插销2将两块砖体1上的凹槽5填实,使得若干个砖体1之间拼装方便,且拼装后彼此之间衔接更加牢固,解决了现有砖块缺少足够的接触面,导致砖块之间容易晃动的问题,进而解决了砖缝内的水源飞溅到行人身上,给行人带来负面情绪的问题。在保证砖体1拼装方便的同时,尽量减轻砖体1的重量,所述砖体1上还设有贯穿孔7,所述贯穿孔7与所述凹槽5在同一面上,由于设置贯穿孔7使得砖体1内部结构为中空的,从而降低砖体1的整体重量,另外由于设置贯穿孔7,不仅便于砖体1缝隙之间的污水排出,而且还能够降低砖体的整体重量。因此也能够进一步的解决了砖缝内的水源飞溅到行人身上,给行人带来负面情绪的问题。进一步的实现砖体1的整体强度以及便于水源的流走,所述贯穿孔7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贯穿孔7的数量为多个,且彼此连接连通。其中,为了便于淤积在砖缝之间的水源流出以及避免水源侵蚀地基,所述贯穿孔7距离所述砖体1下底面的距离为10毫米,由于将贯穿孔7设置在砖体1内部,从而使得水源顺着贯穿孔7流走,即使得不到及时排水,也能够将水源续存,从而避免水源侵蚀地基,进一步的保证砖体1铺设在地面上不晃动,因此也能够避免水源飞溅到行人鞋、裤上。为了便于插销2快速,且准确的插到所述凹槽5内,所述插销2的一端设有圆弧角3,并通过所述圆弧角3将所述插销2引导至所述凹槽5内,由于设置圆弧角3可以减小插销2的宽度,从而当插销2插到凹槽5时,插销2不会挤压两个砖体1,从而避免扩大两个砖体1之间缝隙。为了进一步的提升排水的能力,所述环槽6的数量至少为三条,并等距设置在所述砖体1上表面,并通过所述条形槽4将所述环槽6连接连通,且所述条形槽4的深度大于所述环槽6的深度,由于条形槽4的深度,大于环槽6的深度,一则提升水源的流动速度,二者可以短暂续存环槽6内部的水源,提升砖体1排水能力。由于所述砖体1的横截面至少具有四条边,从而方便砖体1拼装,以及减小砖体1之间的缝隙。为了进一步的减小缝隙,方便砖体1的拼装所述砖体1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其中,所述砖体1采用细化后的建筑混凝土或废弃砖瓦,压制而成,利用粉末状的建筑混凝土,或者废气的砖瓦,经过挤压成型,使得废弃物又可以得到再次利用,因此为砖体1生产时的原料来源得到充分保障,也能够变废为宝,为环境建设提供积极,且有益的支撑。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不仅能够降低砖体1的整体重量,而且还能够提高砖体1的排水效率,另外本申请的砖体1构造简单,因此也便于砖体1的生产与制作,同时砖体1的原料来源广泛,在实现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结构一致的砖体(1),并在所述砖体(1)的侧面上设有凹槽(5);/n所述砖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环槽(6)以及圆周阵列在所述砖体(1)上表面的条形槽(4),所述条形槽(4)与所述环槽(6)连接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结构一致的砖体(1),并在所述砖体(1)的侧面上设有凹槽(5);
所述砖体(1)的上表面还设有环槽(6)以及圆周阵列在所述砖体(1)上表面的条形槽(4),所述条形槽(4)与所述环槽(6)连接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5)与设有的插销(2)相适配连接,并通过所述插销(2)将两个砖体(1)上的凹槽(5)填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上还设有贯穿孔(7),所述贯穿孔(7)与所述凹槽(5)在同一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7)的横截面为椭圆形,且所述贯穿孔(7)的数量为多个,且彼此连接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于排水的园林地砖,其特征在于:所述贯穿孔(7)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展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