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05469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浇筑外壳的混凝土原料以及注塑多孔板的塑料原料分别混合;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原料投入外壳浇筑模具中,将混合后的塑料原料投入到注塑机中,进行多孔板的注塑成型,并裁切适配矩形槽的多孔活性炭板;对模具中的外壳进行风干定型,对注塑机模具中的多孔板进行冷却定型;依次将多孔活性炭板和多孔板放置到外壳的矩形槽中;通过专用的夹具夹持外壳,并堵住排水孔,然后将发泡机的注胶口插入注胶孔中,并注入适量的EVA发泡胶。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得EVA发泡物有效的填充入矩形槽的空隙中,有利于提升透水砖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达到更好的透水效果,同时有利于透水的回收和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透水砖
,尤其涉及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透水砖:也叫渗水砖、荷兰砖等,属于绿色环保新型建材,原材料多采用水泥、砂、矿渣、粉煤灰等环保材料为主高压成形,不可为高温烧制;整砖为一次性压缩而成,不得分层压制,形成上下一致不分层的同质砖。表面无龟裂、脱层现象;耐磨性好,挤压后不出现表面脱落,适合更高的负重使用环境;透水性好、防滑功能强;色泽自然、持久。使用寿命长;外表光滑,边角清晰,线条整齐;抗冻性能和抗盐碱性高;不易破裂,抗压抗折强度高于同类产品,行车安全;维护成本低,易于更换,便于路面下管线埋设;颜色形状多样,与四周环境相映衬,自然美观。经过检索,公开号为CN204080593U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吸附废气的生态透水砖,其砖体的顶面投影为方形,且所述砖体的顶面上均匀分布的设有贯穿砖体的透水孔,且所述砖体的底面开设有十字形的凹槽。现有的透水砖功能单一,不能吸附废气,透水效果一般,加工方法较为繁琐,砖体强度一般,所以现提出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包括外壳,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矩形槽,且矩形槽其中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凸台,所述矩形槽内壁靠近凸台顶部位置处依次设置有多孔活性炭板和多孔板,所述多孔板侧壁开有环形沟槽,所述矩形槽另外两侧内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导胶槽,所述外壳其中一个外壁中间位置处开有凹槽部,且凹槽部开有连通矩形槽的注胶孔,所述外壳两侧底部位置处均设置有阶梯槽,且两个阶梯槽内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连通矩形槽内部的排水孔,所述矩形槽内填充有EVA发泡物。优选地,所述外壳由混凝土浇筑成型。优选地,所述多孔板由PVC材料制成,且由注塑机注塑成型。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混合:将浇筑外壳的混凝土原料以及注塑多孔板的塑料原料分别混合;S2:成型: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原料投入外壳浇筑模具中,将混合后的塑料原料投入到注塑机中,进行多孔板的注塑成型,并裁切适配矩形槽的多孔活性炭板;S3:定型:对模具中的外壳进行风干定型,对注塑机模具中的多孔板进行冷却定型,得到定型后的外壳和多孔板;S4:拼装成型:依次将多孔活性炭板和多孔板放置到外壳的矩形槽中;S5:高压注胶:通过专用的夹具夹持外壳,并堵住排水孔,用重物施压多孔板,然后将发泡机的注胶口插入注胶孔中,并注入适量的EVA发泡胶;S6:保温发泡:完成注胶的外壳投入到保温箱中,使得EVA发泡胶膨胀发泡。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专用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一边固定有固定条,且底板远离固定条一侧固定有气缸,所述气缸的伸缩端固定有活动条,所述活动条和固定条相对一侧均设置有呈线性分布的柱状凸起。优选地,所述柱状凸起规格与排水孔相适配。本专利技术中的有益效果:1,通过二次注胶发泡,可以使得EVA发泡物有效的填充入矩形槽的空隙中,有利于提升透水砖的结构强度,同时可以达到更好的透水效果,同时有利于透水的回收和修复。2,通过设置的多孔活性炭板,方便拼装,可以吸附废气,丰富砖体的功能。3,设置的专用夹具,有利于对砖体的注胶成型,效率高,稳定性好,节约人力,有效的提升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专用夹具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的加工流程图。图中:1排水孔、2阶梯槽、3注胶孔、4凹槽部、5外壳、6凸台、7多孔活性炭板、8环形沟槽、9多孔板、10导胶槽、11矩形槽、12固定条、13柱状凸起、14底板、15活动条、16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包括外壳5,外壳5顶部设置有矩形槽11,且矩形槽11其中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凸台6,矩形槽11内壁靠近凸台6顶部位置处依次设置有多孔活性炭板7和多孔板9,多孔板9侧壁开有环形沟槽8,矩形槽11另外两侧内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导胶槽10,外壳5其中一个外壁中间位置处开有凹槽部4,且凹槽部4开有连通矩形槽11的注胶孔3,外壳5两侧底部位置处均设置有阶梯槽2,且两个阶梯槽2内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连通矩形槽11内部的排水孔1,矩形槽11内填充有EVA发泡物,外壳5由混凝土浇筑成型,多孔板9由PVC材料制成,且由注塑机注塑成型。实施例2,参照图1,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包括外壳5,外壳5顶部设置有矩形槽11,且矩形槽11其中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凸台6,矩形槽11内壁靠近凸台6顶部位置处依次设置有多孔活性炭板7和多孔板9,多孔板9侧壁开有环形沟槽8,矩形槽11另外两侧内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导胶槽10,外壳5其中一个外壁中间位置处开有凹槽部4,且凹槽部4开有连通矩形槽11的注胶孔3,外壳5两侧底部位置处均设置有阶梯槽2,且两个阶梯槽2内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连通矩形槽11内部的排水孔1,矩形槽11内填充有EVA发泡物,外壳5由混凝土浇筑成型。实施例3,参照图1,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包括外壳5,外壳5顶部设置有矩形槽11,且矩形槽11其中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凸台6,矩形槽11内壁靠近凸台6顶部位置处依次设置有多孔活性炭板7和多孔板9,多孔板9侧壁开有环形沟槽8,矩形槽11另外两侧内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导胶槽10,外壳5其中一个外壁中间位置处开有凹槽部4,且凹槽部4开有连通矩形槽11的注胶孔3,外壳5两侧底部位置处均设置有阶梯槽2,且两个阶梯槽2内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连通矩形槽11内部的排水孔1,矩形槽11内填充有EVA发泡物,多孔板9由PVC材料制成,且由注塑机注塑成型。参照图2,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原料混合:将浇筑外壳5的混凝土原料以及注塑多孔板9的塑料原料分别混合;S2:成型: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原料投入外壳5浇筑模具中,将混合后的塑料原料投入到注塑机中,进行多孔板9的注塑成型,并裁切适配矩形槽11的多孔活性炭板7;S3:定型:对模具中的外壳5进行风干定型,对注塑机模具中的多孔板9进行冷却定型,得到定型后的外壳5和多孔板9;S4:拼装成型:依次将多孔活性炭板7和多孔板9放置到外壳5的矩形槽11中;S5:高压注胶:通过专用的夹具夹持外壳5,并堵住排水孔1,用重物施压多孔板9,然后将发泡机的注胶口插入注胶孔3中,并注入适量的EVA发泡胶;S6:保温发泡:完成注胶的外壳5投入到保温箱中,使得EVA发泡胶膨胀发泡,通过二次注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包括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顶部设置有矩形槽(11),且矩形槽(11)其中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凸台(6),所述矩形槽(11)内壁靠近凸台(6)顶部位置处依次设置有多孔活性炭板(7)和多孔板(9),所述多孔板(9)侧壁开有环形沟槽(8),所述矩形槽(11)另外两侧内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导胶槽(10),所述外壳(5)其中一个外壁中间位置处开有凹槽部(4),且凹槽部(4)开有连通矩形槽(11)的注胶孔(3),所述外壳(5)两侧底部位置处均设置有阶梯槽(2),且两个阶梯槽(2)内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连通矩形槽(11)内部的排水孔(1),所述矩形槽(11)内填充有EVA发泡物。/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包括外壳(5),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顶部设置有矩形槽(11),且矩形槽(11)其中两侧内壁均设置有凸台(6),所述矩形槽(11)内壁靠近凸台(6)顶部位置处依次设置有多孔活性炭板(7)和多孔板(9),所述多孔板(9)侧壁开有环形沟槽(8),所述矩形槽(11)另外两侧内壁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导胶槽(10),所述外壳(5)其中一个外壁中间位置处开有凹槽部(4),且凹槽部(4)开有连通矩形槽(11)的注胶孔(3),所述外壳(5)两侧底部位置处均设置有阶梯槽(2),且两个阶梯槽(2)内均开有等距离分布的连通矩形槽(11)内部的排水孔(1),所述矩形槽(11)内填充有EVA发泡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5)由混凝土浇筑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板(9)由PVC材料制成,且由注塑机注塑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吸附废气透水砖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原料混合:将浇筑外壳(5)的混凝土原料以及注塑多孔板(9)的塑料原料分别混合;
S2:成型:将混合好的混凝土原料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莲方冬生张兆发
申请(专利权)人:洪江区方元源新型墙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