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及污水处理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70045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及污水处理装置、系统,该结构包括圆形的处理池、位于处理池内的竖向隔板以及用于控制污水在所述处理池中流动的控制系统,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处理池分割成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厌氧区前端至所述好氧区前端之间设有折流通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结构上大大延长了厌氧区和缺氧区的停留时间,通过控制回流,保证了厌氧区、缺氧区的高浓度活性污泥。在此流态环境中,充分利用活性污泥颗粒进行生化反应,实现高效脱氮除磷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及污水处理装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环保
,具体涉及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及污水处理装置、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用水大国,但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目前大多地方污水的收集与处理采用的是集中收集与处理的方式,但远离城镇、偏僻的工矿企业建造的住宅小区、农村聚集区等居住区,由于远离城镇污水处理厂,其产生的生活污水只能采用化粪池等简单的污水处理方式,达不到越来越严格的污水排放标准。尤其是我国广大农村、小城镇的污水处理设施和管网建设严重滞后,大量处理不完全,甚至没有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当地的水资源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负担。生化法处理污水是一种常用的污水处理办法,该方法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功能,将污水中呈溶解或胶体状态的有机物分解氧化为稳定的无机物质,使污水得到净化。在处理过程中需要保持活性污泥的悬浮,不能使其沉降到池底。大部分生化法污水处理工艺,厌氧区和缺氧区底部装有潜水搅拌机,为防止活性污泥沉积潜水搅拌机通常为连续运行,好氧区底部装有曝气装置,由风机提供曝气,曝气风机通常为连续运行,底部还装有硝化液回流泵,把好氧区污泥回流至缺氧区,沉淀区进行泥水分离,池底装有污泥回流泵,把沉淀污泥回流至厌氧区。传统一体式污水处理设备为保障正常运行,至少需要2台潜水搅拌机,1台风机和2台回流泵。但是,上述污水处理设备由于曝气管及潜水搅拌电机安装在池内,使得污水处理装置建设成本升高,同时需要不定期的对其进行修护检修,设备检修维护时首选需要将对各个池内的活性污泥移出,或者将潜水搅拌电机从池内取出,再进行维护,维护操作复杂,且增加了设备的维护成本,严重降低了污水处理装置的使用率。同时该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需要专业技术管理人员,而专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等原因,造成管理水平低,污水处理效果波动性大,检修及维护困难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实现本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包括圆形的处理池、位于处理池内的竖向隔板以及用于控制污水在所述处理池中流动的控制系统,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处理池分割成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厌氧区前端至所述好氧区前端之间设有折流通道,其中,所述折流通道设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分为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所述下导流板间隔设置,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将所述折流通道分割成多个依次连通的折流池,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处理池的底部以及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导流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处理池侧壁,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处理池侧壁形成污水通过的上部翻越通道;所述下导流板与所述处理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导流壁的底部间形成污水通过的下部通道;所述相邻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的顶部高度从厌氧区前端至好氧区前端逐渐降低,所述下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处理池底部的距离为5-500mm。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之间的导流板为上导流板。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曝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好氧区中,用于所述好氧区的曝气;回流单元,用于所述厌氧区、所述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多点回流;在线监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好氧区,用于监测所述好氧区的工作数据;控制单元,与所述曝气单元、所述回流单元和所述在线监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接收所述在线监测单元所监测的工作数据生成控制所述曝气单元和所述回流单元的工作命令。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回流单元包括从下述回流管中选出的一种或多种,第一回流管,设置在所述缺氧区和所述厌氧区之间,用于所述缺氧区末端至所述厌氧区前端的回流;第二回流管,设置在所述缺氧区内部,用于所述缺氧区后端底部至所述缺氧区前端的回流;第三回流管,设置在所述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之间,用于所述好氧区至所述缺氧区前端的回流;第四回流管,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和所述缺氧区之间,用于所述沉淀区底部至所述缺氧区前端的回流;第五回流管,设置在所述沉淀区和所述好氧区之间,用于所述沉淀区底部至所述好氧区的回流。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回流单元还包括风机,所述风机用于提供回流单元的回流动力。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控制系统还包括电磁阀组箱,所述电磁阀组箱与所述曝气单元、所述回流单元和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执行所述控制单元所发出的工作命令。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曝气单元的曝气强度和曝气时间,以及所述回流单元的回流强度和回流时间。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污水处理装置包含上述任一项所述的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系统。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污水处理系统,具有这样的特征,所述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上述的污水处理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结构上大大延长了厌氧区和缺氧区的流程,消除回流活性污泥对厌氧区和缺氧区的不利影响,并大幅度地提高其脱氮效率,同时有利于除磷,控制和适应厌氧区、缺氧区对碳源的利用。2、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运行过程全部由控制单元根据在线检测设备采集数据自动控制完成,运行过程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干涉,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无需配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人工操作,节省了人工,降低了运行成本。3、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的运行方式为程序控制,通过在线检测设备检测数值不断调整运行程序的曝气强度和持续时间,在设备运行中根据在线检测设备检测数据实行间歇程序运行,而非传统设备中的多台动力设备连续运行,更加节能降耗。4、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无需设置调节池,垂直流迷宫结构从池型结构和运行管理两方面进行优化,整个系统是在高污泥浓度下运行的,完全具备抗冲击负荷的能力,节省了停留时间为8-12小时的调节池的土建投资,现场占地紧张,工期短,材料可以重复利用,土建占比小,土建专业费用可以降低,工期受土建制约较小。5.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的工艺污泥培养驯化时间短且污泥性能高,特别适用于如学校、酒店等受假期影响,忙季淡季交叉的情况。当学校再次开学、酒店进入忙季的时候,垂直流迷宫结构系统从启动到系统运行正常时间较短。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所提供的垂直流迷宫结构的反应流程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折流通道的展开示意图;其中,1:处理池;2:竖向隔板;3:好氧区;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处理池、位于处理池内的竖向隔板以及用于控制污水在所述处理池中流动的控制系统,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处理池分割成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厌氧区前端至所述好氧区前端之间设有折流通道,/n其中,/n所述折流通道设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分为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所述下导流板间隔设置,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将所述折流通道分割成多个依次连通的折流池,/n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处理池的底部以及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导流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处理池侧壁,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处理池侧壁形成污水通过的上部翻越通道;所述下导流板与所述处理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处理池的底部间形成污水通过的下部通道;/n所述相邻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的顶部高度从厌氧区前端至好氧区前端逐渐降低,所述下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处理池底部的距离为5-50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的处理池、位于处理池内的竖向隔板以及用于控制污水在所述处理池中流动的控制系统,所述竖向隔板将所述处理池分割成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和沉淀区,所述厌氧区前端至所述好氧区前端之间设有折流通道,
其中,
所述折流通道设有多个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分为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所述上导流板和所述下导流板间隔设置,所述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将所述折流通道分割成多个依次连通的折流池,
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处理池的底部以及侧壁固定连接,且所述上导流板的高度低于所述处理池侧壁,所述上导流板与所述处理池侧壁形成污水通过的上部翻越通道;所述下导流板与所述处理池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下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处理池的底部间形成污水通过的下部通道;
所述相邻上导流板和下导流板的顶部高度从厌氧区前端至好氧区前端逐渐降低,所述下导流板的下端与所述处理池底部的距离为5-50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区和所述缺氧区之间的导流板为上导流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一体化垂直流迷宫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
曝气单元,设置在所述好氧区中,用于所述好氧区的曝气;
回流单元,用于在所述厌氧区、所述缺氧区、所述好氧区和所述沉淀区之间多点回流;
在线监测单元,设置在所述好氧区,用于监测所述好氧区的工作数据;
控制单元,与所述曝气单元、所述回流单元和所述在线监测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接收所述在线监测单元所监测的工作数据生成控制所述曝气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维涛王坤陆伟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