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和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109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53
本申请公开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和处理方法,其中所述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包括池体、污泥处理装置、自控系统;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排泥管道、上清液溢流管道、气提管道、剩余污泥管道、排泥控制阀门、曝气膜、曝气膜进气支管、进气支管连接件、排泥泵、剩余污泥管道连接件、支架、水泵导轨、导轨固定支架、气提电磁阀、曝气电磁阀、供气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在运行过程中无需加热,无需搅拌,无需单独的风机,具备增加污水处理厂抗冲击负荷能力、反应过程中无需搅拌及加热的特点,并兼具普通污泥好氧消化池的一般特性,包括具备污泥减量、防厌氧释磷等功能。防厌氧释磷等功能。防厌氧释磷等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和处理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污泥消化处理
,具体地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和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行业的污泥是指由污水处理构筑物所排出的沉淀物,包括无机污泥及有机污泥。无机污泥指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污泥,如泥沙等,一般在前端沉砂池排出;有机污泥指的是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污泥,包括有机物、营养物质、微生物等,主要在初沉池及二沉池排出。有机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极易腐化发臭,造成水厂环境恶劣;同时,有机污泥还有颗粒细、比重小及不易脱水的特点,造成后续处理困难且成本较高。鉴于此,污泥的减量在污水处理厂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
[0003]此外,污水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时常存在进水总污染物的量超过设计值的冲击情况,如果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某个工艺处理单元在发挥本工艺单元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兼顾承担该冲击,则将大大节省建设事故池/备用工艺处理单元所增加的投资,并大大降低出水水质超标所带来的环境风险。
[0004]本
技术介绍
描述的内容仅为了便于了解本领域的相关技术,不视作对现有技术的承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因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意图提供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和处理方法。
[0006]在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包括池体、污泥处理装置、自控系统;
[0007]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排泥管道、上清液溢流管道、气提管道、剩余污泥管道、排泥控制阀门、曝气膜、曝气膜进气支管、进气支管连接件、排泥泵、剩余污泥管道连接件、支架、水泵导轨、导轨固定支架、气提电磁阀、曝气电磁阀、供气风机;
[0008]其中,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通过对气提电磁阀的启闭控制,使好氧区排泥管道根据好氧区的污泥浓度、排泥需求进行运行,包括启停及调整管道内流量;
[0009]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通过对曝气电磁阀的启闭控制,实现对污泥区曝气的控制,进行污泥池内的曝气或静沉;
[0010]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通过对排泥泵的启停控制,实现排放减量后的剩余污泥的功能。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池体包括污泥池、池体外壁、池体底板。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泥池采用好氧消化反应对污泥进行减量,所述污泥池的运行模式为可切换,控制系统通过切换所述污泥池的运行模式使污泥池作为整个生化反应池的扩展单元。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污泥浓度计、污泥区液位计。
[0014]在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好氧污泥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15]对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的污泥进行减量处理;
[0016]将污泥池作为好氧池容积补充。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对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的污泥进行减量处理,包括:
[0018]当好氧区污泥浓度高,系统需要排泥时,开启气提电磁阀,则供气风机所提供的气体通入气提管道中,产生动能,使携带污泥的混合液自好氧区提升进入污泥区。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携带污泥的混合液自好氧区提升进入污泥区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0020]对污泥区进行曝气,整个污泥区为充氧状态。
[002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气提装置为间歇运行,使混合液在污泥区内有足够的反应时间,提高污泥的减量比例。
[00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污泥池作为好氧池容积补充,包括:
[0023]在非排泥时间持续开启气提电磁阀,则供气风机所提供的气体通入气提管道中,提供的动能使混合液自好氧区持续被提升进入污泥区,并通过溢流管道溢回好氧区。
[00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污泥区为持续曝气状态,所述污泥区和所述好氧区的曝气情况、运行参数相同。
[0025]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在运行过程中无需加热,无需搅拌,无需单独的风机,具备增加污水处理厂抗冲击负荷能力、反应过程中无需搅拌及加热的特点,并兼具普通污泥好氧消化池的一般特性,包括具备污泥减量、防厌氧释磷等功能。
[002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其他可选特征和技术效果一部分在下文描述,一部分可通过阅读本文而明白。
附图说明
[0027]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示出的元件不受附图所显示的比例限制,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其中:
[0028]图1示出了根据污泥处理主要方式流程图;
[0029]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污泥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
[0031]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0032]污水处理行业的污泥是指由污水处理构筑物所排出的沉淀物,包括无机污泥及有机污泥。无机污泥指以无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污泥,如泥沙等,一般在前端沉砂池排出;有机
污泥指的是以有机物为主要成分的污泥,包括有机物、营养物质、微生物等,主要在初沉池及二沉池排出。有机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极易腐化发臭,造成水厂环境恶劣;同时,有机污泥还有颗粒细、比重小及不易脱水的特点,造成后续处理困难且成本较高。鉴于此,污泥的减量在污水处理厂运营过程中非常重要。
[0033]此外,污水处理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时常存在进水总污染物的量超过设计值的冲击情况,如果污水处理系统内的某个工艺处理单元在发挥本工艺单元功能的基础上还能兼顾承担该冲击,则将大大节省建设事故池/备用工艺处理单元所增加的投资,并大大降低出水水质超标所带来的环境风险。
[0034]图1示出了根据污泥处理主要方式流程图。如图1所示,污水处理流程产生的有机污泥包含有大量的生物污泥及一部分化学物质,处理主流思路有(1)直接通过压榨、离心及高温烘干的方式去除水分,达到减量的目的;(2)将污泥中的有机物通过生物或化学反应的方式减少,之后再选用(1)中的方法进行处理。
[0035]直接采用思路(1),则存在污泥脱水量较大,需要投入的设备、占地均较大,造成资源的浪费;如选择思路(2),则可减轻脱水设备压力,将脱除水分的设备减小、占地减少。
[0036]针对思路(2),减少有机物的方式主要包括化学反应氧化及生物反应氧化,其中化学反应主要包括芬顿及臭氧氧化。

芬顿氧化反应过程中需要投加硫酸、铁盐,并需要在pH回调时投加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包括池体、污泥处理装置、自控系统;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排泥管道、上清液溢流管道、气提管道、剩余污泥管道、排泥控制阀门、曝气膜、曝气膜进气支管、进气支管连接件、排泥泵、剩余污泥管道连接件、支架、水泵导轨、导轨固定支架、气提电磁阀、曝气电磁阀、供气风机;其中,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通过对气提电磁阀的启闭控制,使好氧区排泥管道根据好氧区的污泥浓度、排泥需求进行运行,包括启停及调整管道内流量;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通过对曝气电磁阀的启闭控制,实现对污泥区曝气的控制,进行污泥池内的曝气或静沉;所述好氧污泥消化池通过对排泥泵的启停控制,实现排放减量后的剩余污泥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包括污泥池、池体外壁、池体底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池采用好氧消化反应对污泥进行减量,所述污泥池的运行模式为可切换,切换控制系统的运行方式,使所述污泥池切换为污泥池作为整个生化反应池的扩展单元,或静沉、污泥减量的运维模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双功能的好氧污泥消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控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污泥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真杰郎海荣王淑文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斯水灵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