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9984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7: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了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在使用时将支撑杆向左侧翻转放平,随后将定位框利用锚杆固定在底座的附近地面,随后将摆放好的立梁卡接在调节好的卡接件的内表面,随后将立梁的外侧端捆绑在吊车的顶端,随后起吊,通过卡接的结构在吊装的过程中,由于吊装过程不会平直,因此钢梁底端与卡接件的连接位置会卡接夹紧,进而方便吊车吊起立梁直至直立,由于支撑杆与固定轴的铰接关系,立梁最后会刚好翻转至底座的上方对正,最后松开第一定位螺栓吊车并同步下落,将连接板下落对准在定位螺杆的外表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吊装安装时,钢结构的连接位置螺栓对正过程比较麻烦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
本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
技术介绍
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结构主要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梁钢、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并采用硅烷化、纯锰磷化、水洗烘干、镀锌等除锈防锈工艺,各构件或部件之间通常采用焊缝、螺栓或铆钉连接,因其自重较轻,且施工简便,广泛应用于大型厂房、场馆、超高层等领域,在钢结构立柱施工的过程中,多需要使用吊装的方式将钢梁吊起,在移动至立柱的底座位置,使用人工移动对正螺栓和套孔,操作过程比较麻烦,鉴于以上问题,特提出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包括钢结构的连接工件(1),所述连接工件(1)的外侧表面装配有可以翻转的放落器(2),所述放落器(2)包括通过锚钉固定的定位框(21),所述定位框(21)的内侧端开设有定位腔(211),所述定位框(21)的左端铰接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内部装配有滑轨(29),所述滑轨(29)的内表面装配有卡接件(213),所述卡接件(213)的内表面卡接在连接工件(1)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连接工件(1)包括底座(11)和连接板(13),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装配有定位螺杆(12),所述连接板(13)的上表面焊接有工字钢(14)。优选的,所述定位框(21)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24),所述定位孔(24)的内表面套接在锚杆的外表面。优选的,所述定位框(21)的左端一体成型有固定轴(22),所述固定轴(22)的外侧端装配有铰接轴(23),所述铰接轴(23)的上表面装配在支撑杆(25)的下表面,所述支撑杆(25)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6),所述第一滑槽(26)的内表面装配有第一滑块(27),所述第一滑块(27)的左表面螺接有第一定位螺栓(28)。优选的,所述滑轨(29)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10),所述第二滑槽(210)的内表面套接在卡接件(213)的左端,所述卡接件(213)的左端螺接有第二定位螺栓(212)。优选的,所述卡接件(213)包括第二滑块(214),所述第二滑块(214)的左表面螺接在第二定位螺栓(212)的右端,所述第二滑块(214)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15),所述固定板(215)的右表面底端一体成型有挡板(216),所述固定板(215)的顶端右表面一体成型有夹板(217),所述夹板(217)的内夹持在工字钢(14)的侧壁表面,所述夹板(217)的下表面和挡板(216)的上表面夹持在连接板(13)的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可以调节上下和左右位置的卡接件,在使用时将支撑杆向左侧翻转放平,随后将定位框利用锚杆固定在底座的附近地面,随后将摆放好的立梁卡接在调节好的卡接件的内表面,随后将立梁的外侧端捆绑在吊车的顶端,随后起吊,通过卡接的结构在吊装的过程中,由于吊装过程不会平直,因此钢梁底端与卡接件的连接位置会卡接夹紧,进而方便吊车吊起立梁直至直立,由于支撑杆与固定轴的铰接关系,立梁最后会刚好翻转至底座的上方对正,最后松开第一定位螺栓吊车并同步下落,将连接板下落对准在定位螺杆的外表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吊装安装时,钢结构的连接位置螺栓对正过程比较麻烦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装配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放落器装配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卡接件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待工状态结构示意图。图中:1、连接工件,11、底座,12、定位螺杆,13、连接板,14、工字钢,2、放落器,21、定位框,22、固定轴,23、铰接轴,24、定位孔,25、支撑杆,26、第一滑槽,27、第一滑块,28、第一定位螺栓,29、滑轨,210、第二滑槽,211、定位腔,212、第二定位螺栓,213、卡接件,214、第二滑块,215、固定板,216、挡板,217、夹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包括钢结构的连接工件1,连接工件1的外侧表面装配有可以翻转的放落器2,放落器2包括通过锚钉固定的定位框21,定位框21的内侧端开设有定位腔211,定位框21的左端铰接有支撑杆25,支撑杆25的内部装配有滑轨29,滑轨29的内表面装配有卡接件213,卡接件213的内表面卡接在连接工件1的外表面;本技术设置了一种带有可以调节上下和左右位置的卡接件213,在使用时将支撑杆25向左侧翻转放平,随后将定位框21利用锚杆固定在底座1的附近地面,随后将摆放好的立梁卡接在调节好的卡接件213的内表面,随后将立梁的外侧端捆绑在吊车的顶端,随后起吊,通过卡接的结构在吊装的过程中,由于吊装过程不会平直,因此钢梁底端与卡接件213的连接位置会卡接夹紧,进而方便吊车吊起立梁直至直立,由于支撑杆25与固定轴22的铰接关系,立梁最后会刚好翻转至底座11的上方对正,最后松开第一定位螺栓28吊车并同步下落,将连接板13下落对准在定位螺杆12的外表面,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吊装安装时,钢结构的连接位置螺栓对正过程比较麻烦的问题。具体而言,连接工件1包括底座11和连接板13,底座11的上表面装配有定位螺杆12,连接板13的上表面焊接有工字钢14,本技术中使用到的连接工件1是一种钢结构立式的钢梁连接结构,其中工字钢14在图例中仅截留了底端结构。具体而言,定位框21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24,定位孔24的内表面套接在锚杆的外表面,通过锚杆的定位作用,保证定位孔21不会位移,保证操作过程中的精度。具体而言,定位框21的左端一体成型有固定轴22,固定轴22的外侧端装配有铰接轴23,铰接轴23的上表面装配在支撑杆25的下表面,支撑杆25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6,第一滑槽26的内表面装配有第一滑块27,第一滑块27的左表面螺接有第一定位螺栓28,通过第一定位螺栓28和第二定位螺栓212方便卡接件213的调节。具体而言,滑轨29的侧表面开设有第二滑槽210,第二滑槽210的内表面套接在卡接件213的左端,卡接件213的左端螺接有第二定位螺栓212。具体而言,卡接件213包括第二滑块214,第二滑块214的左表面螺接在第二定位螺栓212的右端,第二滑块214的右表面固定安装有固定板215,固定板215的右表面底端一体成型有挡板216,固定板215的顶端右表面一体成型有夹板2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包括钢结构的连接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工件(1)的外侧表面装配有可以翻转的放落器(2),所述放落器(2)包括通过锚钉固定的定位框(21),所述定位框(21)的内侧端开设有定位腔(211),所述定位框(21)的左端铰接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内部装配有滑轨(29),所述滑轨(29)的内表面装配有卡接件(213),所述卡接件(213)的内表面卡接在连接工件(1)的外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包括钢结构的连接工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工件(1)的外侧表面装配有可以翻转的放落器(2),所述放落器(2)包括通过锚钉固定的定位框(21),所述定位框(21)的内侧端开设有定位腔(211),所述定位框(21)的左端铰接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的内部装配有滑轨(29),所述滑轨(29)的内表面装配有卡接件(213),所述卡接件(213)的内表面卡接在连接工件(1)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工件(1)包括底座(11)和连接板(13),所述底座(11)的上表面装配有定位螺杆(12),所述连接板(13)的上表面焊接有工字钢(1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21)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定位孔(24),所述定位孔(24)的内表面套接在锚杆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放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21)的左端一体成型有固定轴(22),所述固定轴(22)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树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