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定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972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功能定时器,其定时集成电路外接有旋转式定时控制开关(10),其上、下部壳体的彼此旋转可触发上述定时控制开关,旋转的快慢可确定定时调节的步长。这种多功能定时器采用转动及转动速度快慢控制开关装置,实现12/24小时制时钟切换、闹钟功能、日期/星期显示及99分59秒正计时/倒计时功能,具有功能多样化、设置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计时定时技术,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12/24小时制时钟切换、闹钟、日期/星期显示及99分59秒正计时/倒计时功能的定时器。一直以来,定时器在家用电器、通信领域、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风扇、微波炉、电脑、传呼机及日用钟表等,但有的存在功能单一,只有定时而没有时钟功能;有的定时时间的长度设置,是通过揿压式按钮开关实现的,其操作方式繁琐、而复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多功能定时器,可以克服现有计时器功能单一和定时长度设置手续繁复、效率低下的缺点,可以快捷方便地完成定时时间的设置,以及提供时钟显示功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功能多样化、设置方便、操作简单的定时器,可以方便地应用在各种环境。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定时器包括由下壳体1和可相对于下壳体1旋转的上壳体4组成的壳体、装在壳体内的定时集成电路7,还包括与所述定时集成电路7连接并装在壳体上的显示单元9,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定时集成电路7连接的、安装在壳体上的揿压式设置开关8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旋转式定时控制开关10,所述旋转式定时控制开关10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6上的两组导电触点以及可被弹性复位的开关装置2,所述开关装置2上的活动导电触点在所述上壳体3与下壳体1相对旋转时,可被其间转轴上的齿轮机构3驱动正向或反向转动使所述导电触点组中的一组导通。其中,所述定时集成电路7采用型号为CS249的定时芯片,该芯片具有倒计时和时钟功能,在本技术中,可以将该集成电路安装在印刷电路板6上,而该印刷电路板6装在下壳体1内。其中,构成旋转式定时控制开关的开关装置2包括弹簧座外套21及设置在其内表面的开关触点、来回滑动的弹簧座22及设置在其两端座套里用于复位的压簧23、24,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弹簧座前后两个表面的单齿条25及随弹簧座来回滑动的弹簧接触片26,并在所述弹簧座外套21表面开设有用于所述单齿条25来回滑动的槽。其中,开关触点有两个,设置于所述弹簧接触片26在所述弹簧座外套21内表面的运动轨迹上,距离所述弹簧接触片26长度略小于单齿条25的位移,两个触点相对于所述弹簧接触片26对称。而齿轮机构3包括安装在中心轴30上的齿轮套31及嵌在其上绕所述中心轴30同步旋转的齿圈32,还包括与齿圈32啮合的所述单齿条25。所述上壳体4环状设置在所述下壳体1外围、固定在能随其同步旋转的所述齿轮套31上。在所述下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弹簧夹5,在所述弹簧夹5的顶端设置有可绕轴转动、用于支撑并使壳体斜置或悬挂的折叠块51;在所述弹簧夹5的中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并使其成一定夹角、便于使壳体立置的支撑块52;所述弹簧夹5的背面设置有可吸附金属板表面的磁铁。所述LCD显示器9设在上盖4上,所述揿压式设置开关8设置在所述LCD显示单元9的上、下方。实施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定时器具有以下优点采用转动及转动速度快慢控制开关装置,实现12/24小时制时钟切换、闹钟功能、日期/星期显示及99分59秒正计时/倒计时功能。这种多功能定时器具有功能多样化、设置方便、操作简单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特点。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多功能定时器内部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多功能定时器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多功能定时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图9分别是反映本技术多功能定时器结构的使用状态图。对各个图中的标号统一说明如下1是下壳体,2是开关装置,21是弹簧座外套,22是弹簧座。23、24是复位簧,25是单齿条,26是弹簧接触片26,3是齿轮机构,30是中心轴,31是齿轮套,32是齿圈,4是上壳体,5是弹簧夹,51是折叠块,52是支撑块,6是印刷电路板,7是定时集成电路,8是揿压式设置开关,9是定时/计时LCD显示单元,10是旋转式定时控制开关。如附图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多功能定时器,包括下壳体1及其内部的PCB板6,在下壳体1内设置有利用弹簧复位的开关装置2以及使其产生动作的齿轮机构3,并在壳体1的表面设置有可相对于下壳体1旋转的上壳体4与齿轮机构3同轴转动。PCB板6固定在下壳体1的内表面,并将开关装置2设置在该板上。如图1所示,开关装置2采用单刀双掷开关,包括弹簧座外套21及设置在其内表面的开关触点、来回滑动的弹簧座22及设置在其两端座套里用于复位的压簧23、24,还包括分别设置在弹簧座前后两个表面的单齿轮25及随弹簧座来回滑动的弹簧接触片26,并在弹簧座外套21表面开设有用于单齿条25来回滑动的槽。开关触点有两个,设置于弹簧接触片26在弹簧座外套21内表面的运动轨迹上,距离弹簧接触片26长度略小于单齿条25的位移,两个触点相对于弹簧接触片26对称。如图1所示,齿轮机构3包括安装在中心轴30上的齿轮套31及嵌在其上绕中心轴30同步旋转的齿圈32,还包括与齿圈32啮合的单齿条25。旋转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1正面、固定在齿轮套31上并能随其同步旋转的上壳体4,在其中央部位为LCD,并在LCD的上、下部设置有功能按键,如图3所示。如图4所示,为在壳体1的背面设置有弹簧夹5,在弹簧夹5的顶端设置有可绕轴转动、用于支撑并使壳体斜置或悬挂的折叠块51;在弹簧夹5的中下部设置有用于支撑并使其成一定夹角、便于使壳体立置的支撑块52;在弹簧夹5的背面设置有用于吸附金属板的磁铁。图5为悬挂式,图6为夹持式,图7为吸附式,图8为平置式,图9为斜置式,图10为立置式。图2所示为本技术的定时器的电路原理图,PCB电路板上设置的定时集成电路的型号为CS249。下面根据CS249的功能特性,对各功能键及操作进行说明CLOCK切换到时钟功能;TIMER切换到计时功能;START/STOP开始正计时/倒计时功能(start),停止正计时/倒计时功能(stop);TIMER RESET清除计时;ROSARY+顺时针旋转,上调分钟(时钟功能),上调秒钟(计时功能);ROTARY-逆时针旋转,下调分钟(时钟功能),下调秒钟(计时功能);12/24转换时钟12/24小时模式。对这种定时器的操作说明如下时钟功能按CLOCK键进入时钟功能;时钟状态按CLOCK键一次显示闹钟,按CLOCK键两次显示日期/星期,按CLOCK键三次显示正常时钟;按TIMER键进入计时功能;按12/24键转换12/24小时制式;时钟状态按CLOCK键2秒进入时钟设置,小时/分钟闪动;1、旋转ROTARY+键旋转一格分钟加1,ROTARY-键旋转一格分钟减1;2、快速旋转时,速度超过8次/秒后,每一格分钟数加10或减10;3、按CLOCK键秒清零保存时钟设置值回到时钟的正常显示。日期/星期状态按CLOCK键2秒即进入日期设置,月/日闪动1、ROTARY+键旋转一格日加1,旋转ROTARY-键旋转一格日减1;2、快速旋转时,速度超过8次/秒后,每一格月加1或月减1;3、近CLOCK键保存日期设置值进入星期设置,星期闪动;4、旋转ROTARY键旋转一格星期加1,旋转ROTARY-键旋转一格星期减1;5、按CLOCK键保存旋转值回到日期/星期的显示。闹钟状态按CLOCK键2秒即进入闹钟设置,小时/分钟闪动1、旋转ROTARY键旋转一格分钟加1,旋转ROT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定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壳体(1)和可相对于下壳体(1)旋转的上壳体(4)组成的壳体、装在壳体内的定时集成电路(7),还包括与所述定时集成电路(7)连接并装在壳体上的显示单元(9),还包括分别与所述定时集成电路(7)连接、安装在壳体上的揿压式设置开关(8)和安装在壳体内的旋转式定时控制开关(10),所述旋转式定时控制开关(10)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6)上的两组导电触点以及可被弹性复位的开关装置(2),所述开关装置(2)上的活动导电触点在所述上壳体(4)与下壳体(1)相对旋转时,可被其间转轴上的齿轮机构(3)驱动正向或反向转动使所述导电触点组中的一组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国明胡定凯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好时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