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尾纱处理的纺织纱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9970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7: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尾纱处理的纺织纱管,包括纺织纱管本体,所述纺织纱管本体的前面固定连接有横向连接杆,所述横向连接杆的前面中部开设有纺织纱管凹槽,所述纺织纱管本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管,所述螺纹连接管的左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支撑柱,所述第一连接管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底座。该便于尾纱处理的纺织纱管设置有纺织纱管凹槽,当要切割纺织纱管本体上的尾纱时,纺织纱管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一道横向的纺织纱管凹槽,此时用刀具对准纺织纱管凹槽进行切割,可以方便的将尾纱切断,同时不会划伤纺织纱管本体,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尾纱处理的纺织纱管
本技术涉及尾纱处理的纺织纱管
,具体为一种便于尾纱处理的纺织纱管。
技术介绍
纺织纱管为一管状体,其内孔与纺织机锭子匹配,纱管管壁开有许多孔,在纱管的管壁开有许多孔,使绕在纱管上的筒子纱易由这些孔被加湿,它克服了筒子纱的外层纱易被加湿,而靠近管壁的内层纱仍然干燥,造成内层纱与外层纱湿度不一致,不易编织或毛纺的缺点,使筒子纱加湿均匀,其管壁还可设有凹槽,便于绕线,它可做成圆锥形纸纱管,管壁均匀地开有许多孔,其结构简单,成本低,适用性强,随着社会的进步及经济的发展,自动化技术面向整个工业领域越来越盛行,其为连接传统与现代工业的纽带。但是目前在纺织行业,纱管的处理在很大一定程度上还是依靠手工来完成,如目前针对具有锥度的纱管的加工过程,纺织纱管上的尾纱很难去除,人工取纱管后采用手工勾刀切割,而后人工清理纱,最后纱管入收集箱,当使用刀具对尾纱进行切割时容易划伤纺织纱管,造成工作量大、费时费力、效率低及具有极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尾纱处理的纺织纱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尾纱处理的纺织纱管,包括纺织纱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纱管本体(1)的前面固定连接有横向连接杆(2),所述横向连接杆(2)的前面中部开设有纺织纱管凹槽(3),所述纺织纱管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管(4),所述螺纹连接管(4)的左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支撑柱(6),所述第一连接管支撑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底座(7),所述支撑柱底座(7)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8),所述滑轨(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滑轨(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尾纱处理的纺织纱管,包括纺织纱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纺织纱管本体(1)的前面固定连接有横向连接杆(2),所述横向连接杆(2)的前面中部开设有纺织纱管凹槽(3),所述纺织纱管本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螺纹连接管(4),所述螺纹连接管(4)的左侧外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连接管(5),所述第一连接管(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支撑柱(6),所述第一连接管支撑柱(6)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底座(7),所述支撑柱底座(7)的右侧顶部固定连接有滑轨(8),所述滑轨(8)的两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9),所述滑轨(8)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滑块(10),所述滑块(1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支撑柱(11),所述第二连接管支撑柱(11)的顶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管(12),所述第二连接管(12)的内部开设有弹簧槽(13),所述弹簧槽(1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弹簧(14),所述弹簧(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纺织纱管卡块(15),所述纺织纱管卡块(15)的顶部活动连接有活动推板(16),所述活动推板(1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17),所述螺纹杆(17)的外表面活动连接有纺织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海张华法罗剑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泓兴塑胶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