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9907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6: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进料装置,属于化工机械设备及技术领域。包括移动‑升降系统和推进系统,移动‑升降系统位于推进系统的一侧;移动‑升降系统包括第一支架(2)、液压杆(3)、第一平台(4)、第二平台(7),所述第一支架(2)和液压杆(3)顶部连接有第一平台(4),第一平台(4)上有第二平台(7),第一平台(4)可上下运动,第二平台(7)可横向运动;推进系统包括推进杆(13)、丝杆(14),丝杆(14)带动推进杆(13)推动钵体(31);移动‑升降系统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进料工作环境,可变性强,且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推进系统保障了加料速率均匀,提高了成品率,整个进料装置提升了工作效率,改善了作业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进料装置
本技术属化工机械设备及
,特别涉及一种进料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采用自动化的进料装置,自动化的进料装置是现代信息技术和控制技术的结合,它不仅能达到准确、稳定匀速进料,提高成品率,也能大大的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公告日2018年04月13日,公告号CN207226954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告了一种带延伸平台的升降机,采用“包含底座、升降驱动机构、升降平台和延伸平台,升降平台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设置在底座的上侧;所述延伸平台设置在升降平台上,延伸平台与升降平台沿横向滑动配合,延伸平台与升降平台之间设置有齿轮齿条机构,升降平台上设置有外护栏,延伸平台上设置有内护栏,升降平台上还设置有配重组件”技术方案,取得了“作业时,可以将延伸平台伸出,增加作业范围,避免了作业时移动升降机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延伸平台伸出时,配重组件反向作用,可以保证整体的平衡性,避免因重心偏移的问题导致升降机不稳定”技术效果。上述现有技术在工作时升降平台3承载的物体只能上下和/或横向移动,无法进行纵向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进料装置,包括移动-升降系统、推进系统。一种进料装置,包括移动-升降系统和推进系统,所述移动-升降系统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2、液压杆3、第一平台4、第一电机5、传动轴6、滚轮60、第二平台7、轴承座及轴承7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架2和液压杆3,所述第一支架2和液压杆3顶部连接有第一平台4,所述第一平台4上有第二平台7,所述第二平台7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5、传动轴6、轴承座及轴承70,所述传动轴6的两端分别穿过轴承座及轴承70,所述传动轴6两端装有滚轮60,所述第一电机5驱动传动轴6并带动滚轮60转动;所述推进系统包括三角支架20、卡口9、第三平台10、第二电机11、第一减速器12、推进杆13、丝杆14、第三电机16、第二减速器17、钢丝绳18,所述移动-升降系统位于推进系统的一侧,所述三角支架20包括2根平行于移动-升降系统升降垂面且竖立布置的杆21,所述各杆21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卡口9,所述卡口9一端卡住杆21,另一端连接第三平台10,所述第三平台10上有第二电机11和第一减速器12,所述第二电机11电机轴与第一减速器12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减速器12输出轴和丝杆14相连,所述推进杆13固定在板80,所述板80有内螺纹孔81与丝杆14的外螺纹配合,所述丝杆14穿过内螺纹孔81,所述三角支架20顶部装有第三电机16,所述第三电机16连接第二减速器17,所述第二减速器17连接绳轮,所述钢丝绳18一端绕巻在绳轮表面,另一端吊住第三平台10。所述推进杆13的一端向板80的外侧伸出。本技术优选技术方案之一,所述钢丝绳18的另一端直接连接于卡口9或第三平台10。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转轮15,所述转轮15固定连接于卡口9的正上方,所述钢丝绳18的另一端穿过转轮15固定在三角支架20上部吊住卡口9。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液压杆3通过液压站系统自动控制。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平台4上有与滚轮60相匹配的轨道。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轴6至少有2根。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丝杆14至少有2根,与板80上同样数量的内螺纹孔81分别配合。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推进杆13至少有2根。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支架2随第一平台4上下运行而伸缩。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进料装置还包括料盒槽8。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窑炉进料口30至少有2个。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窑炉进料口30相互之间呈水平并排布置。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窑炉进料口30相互之间呈上下布置。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窑炉进料口30共有9个,在竖直方向呈3行3列布置。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窑炉进料口30设有轨道19。本技术再一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轨道19为双轨,自每一窑炉进料口30的底部伸入该窑炉进料口30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移动-升降系统通过设置了可上下运动的第一平台4,可横向运动的第二平台7,推进系统通过设置了连接多根推进杆13,卡口9可以纵向运动,适用于不同高度的进料工作环境,可变性强,且进料速率均匀,提高了成品率;通过设置至少两根的推进杆13,满足不同需求的窑炉,提升了工作效率,减轻了作业人员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移动-升降系统结构左视图;图2为本技术推进系统结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俯视图;图中:1-底座;2-第一支架;3-液压杆;4-第一平台;5-第一电机;6-传动轴;60-滚轮;7-第二平台;70-轴承座及轴承;8-料盒槽;80-板;81-内螺纹孔;9-卡口;10-第三平台;11-第二电机;12-第一减速器;13-推进杆;14-丝杆;15-转轮;16-第三电机;17-第二减速器;18-钢丝绳;19-轨道;20-三角支架;21-杆;30-窑炉进料口;31-钵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1及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进料装置,包括移动-升降系统和推进系统,移动-升降系统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2、液压杆3、第一平台4、第一电机5、一根传动轴6、4个滚轮60、第二平台7、4个轴承座及轴承70,底座1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架2和液压杆3,第一支架2和液压杆3顶部连接有第一平台4,第一平台4上有第二平台7,第二平台7底部有第一电机5、4个轴承座及轴承70,4个轴承座及轴承70呈矩形布置,传动轴6的两端分别穿过其中2个轴承座及轴承70,传动轴6的两末端分别安装1个滚轮60;从动轴的两端分别穿过另2个轴承座及轴承70,从动轴的两末端分别安装1个滚轮60;第一平台通过滚轮60、传动轴6及从动轴、轴承座及轴承70支撑第二平台7及第二平台7承载的物体。第一电机5驱动传动轴6并带动滚轮60转动,第二平台7上有三个料盒槽8,所述料盒槽8呈“八”字型;推进系统包括三角支架20、卡口9、第三平台10、第二电机11、第一减速器12、三根推进杆13、两根丝杆14、第三电机16、第二减速器17、钢丝绳18,移动-升降系统位于推进系统的一侧,三角支架20包括2根平行于移动-升降系统升降垂面且竖立布置的杆21,杆21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卡口9,卡口9一端卡住杆21,另一端连接第三平台10,第三平台10上有第二电机11和第一减速器12,第二电机11电机轴与第一减速器12的输入轴相连,第一减速器12输出轴和两根丝杆14相连,三根推进杆13固定在板80,板80有两个内螺纹孔81与两根丝杆14的外螺纹配,两根丝杆14穿过对应的内螺纹孔81,两根丝杆14与三根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进料装置,包括移动-升降系统和推进系统,所述移动-升降系统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2)、液压杆(3)、第一平台(4)、第一电机(5)、传动轴(6)、滚轮(60)、第二平台(7)、轴承(7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架(2)和液压杆(3),所述第一支架(2)和液压杆(3)顶部连接有第一平台(4),所述第一平台(4)上有第二平台(7),所述第二平台(7)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5)、传动轴(6)、轴承座及轴承(70),所述传动轴(6)的两端分别穿过轴承座及轴承70,所述传动轴(6)两端装有滚轮(60);/n所述推进系统包括三角支架(20)、卡口(9)、第三平台(10)、第二电机(11)、第一减速器(12)、推进杆(13)、丝杆(14)、转轮(15)、第三电机(16)、第二减速器(17)、钢丝绳(18),所述三角支架(20)包括2根杆(21),所述杆(21)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卡口(9),所述卡口(9)一端卡住杆(21),另一端连接第三平台(10),所述第三平台(10)上有第二电机(11)和第一减速器(12),所述第二电机(11)电机轴与第一减速器(12)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减速器(12)输出轴和丝杆(14)相连,所述丝杆(14)固定在板(80),所述板(80)有内螺纹孔(81)与推进杆(13)的外螺纹配,所述推进杆(13)穿过内螺纹孔(81),所述卡口(9)分别卡合在各杆(21)的外缘/外周,所述三角支架(20)上装有第三电机(16),所述第三电机(16)连接第二减速器(17),所述第二减速器(17)连接绳轮,所述钢丝绳(18)一端绕巻在绳轮表面,另一端吊住卡口(9)上的转轮(15),所述转轮(15)位于卡口(9)的正上方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进料装置,包括移动-升降系统和推进系统,所述移动-升降系统包括底座(1)、第一支架(2)、液压杆(3)、第一平台(4)、第一电机(5)、传动轴(6)、滚轮(60)、第二平台(7)、轴承(7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方连接有第一支架(2)和液压杆(3),所述第一支架(2)和液压杆(3)顶部连接有第一平台(4),所述第一平台(4)上有第二平台(7),所述第二平台(7)底部安装有第一电机(5)、传动轴(6)、轴承座及轴承(70),所述传动轴(6)的两端分别穿过轴承座及轴承70,所述传动轴(6)两端装有滚轮(60);
所述推进系统包括三角支架(20)、卡口(9)、第三平台(10)、第二电机(11)、第一减速器(12)、推进杆(13)、丝杆(14)、转轮(15)、第三电机(16)、第二减速器(17)、钢丝绳(18),所述三角支架(20)包括2根杆(21),所述杆(21)上安装有可上下移动卡口(9),所述卡口(9)一端卡住杆(21),另一端连接第三平台(10),所述第三平台(10)上有第二电机(11)和第一减速器(12),所述第二电机(11)电机轴与第一减速器(12)的输入轴相连,所述第一减速器(12)输出轴和丝杆(14)相连,所述丝杆(14)固定在板(80),所述板(80)有内螺纹孔(81)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钧云王功秒李向勇邱家煌陈华斌殷士柏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明达功能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