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9711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5: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园林建筑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更为具体的是针对路障石球的转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竖直架板以及同向延伸并分别设置于竖直架板顶部和底部的两支撑横杆和两支撑轮板,每个支撑轮板外侧设有两车轮,所述两支撑横杆相对应的侧面上开设有滑道,移动平台两端设有与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块,吊绳一端与移动平台下方的卡接机构连接,另一端顺次穿过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和竖直架板上的定滑轮轮体并最终与竖直架板底部设置的张拉机构连接,竖直架板底端垂直延伸设有配重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平稳转运路障石球,而且路障石球的上升和下放过程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
本技术属于园林建筑施工领域,涉及一种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更为具体的是针对路障石球的转运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行人的安全,园林道路尤其是人行景观道上会设置多个路障以防止机动车或电瓶车等高速行驶的车辆通行。现有的路障采用路障石球较多,路障石球由底座以及底座顶部一体连接的石球组成,由于其不像锥筒路障等具有尖锐部结构,不仅安全性更好,而且造型更加美观。但是由于其材料本身的特性,质量较大且配合光滑的球状造型,使得其装车、卸载、转运以及放置工作很难操作。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个技术方案用于转动路障石球,例如CN110254488A公开的利用车体顶抬路障石球、CN209581525U公开的利用杆杆远离叉起路障石球等等。对于前者,不仅结构复杂,而且体积庞大,园林中一些路面较窄的道路很难通行;对于后者,结构简单,但是完全依靠单个操作者的人工压顶作业,无法对一些体积较大的路障石墩进行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平稳转运路障石球,而且路障石球的上升和下放过程简单方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竖直架板以及同向延伸并分别设置于竖直架板顶部和底部的两支撑横杆和两支撑轮板,每个支撑轮板外侧设有两车轮,所述两支撑横杆相对应的侧面上开设有滑道,移动平台两端设有与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块,吊绳一端与移动平台下方的卡接机构连接,另一端顺次穿过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和竖直架板上的定滑轮轮体并最终与竖直架板底部设置的张拉机构连接,竖直架板底端垂直延伸设有配重板。优选的,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弧形卡接板以及弧形卡接板顶面连接的两条缆带,四条缆带顶部与吊绳连接,吊绳上设有限位板。优选的,所述的弧形卡接板的两端呈中空结构且内部设有转轴,转轴外套设有涡卷弹簧和矩形管,矩形管内壁和转轴外壁分别与涡卷弹簧的两端连接,矩形管外部缠绕设有缆绳,缆绳的自由端设有暴露至弧形卡接板外部的挂钩。优选的,所述矩形管对应的弧形卡接板顶面处设有正方形缺口,阶梯状的限位块分别与正方形缺口以及矩形管内壁配合。优选的,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外环面用于缠绕吊绳的绞盘,绞盘的内环面设有棘齿牙,与棘齿牙配合的棘爪与竖直架板销轴连接,棘爪与棘齿牙的弯曲方向相反且棘爪一侧设有限位杆。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本技术移动至待转运的路障石球处,先正向转动绞盘,同时绕销轴转动棘爪,使得棘爪与棘齿牙脱离接触状态,然后继续转动绞盘而放长吊绳,直至吊绳底部的两弧形卡接板处于路障石球的球体与底座连接处,然后将两弧形卡接板置于所述路障石球的球、座连接处两侧,同时拉动缆绳,使得缆绳带动矩形管克服涡卷弹簧弹力而转动并放长缆绳,直至两弧形卡接板缆绳上的卡环挂钩相互扣合,松手后矩形管在涡卷弹簧作用下转动并缠绕缆绳,使得缆绳绷紧,同时将阶梯状的限位块插入正方形缺口和矩形管,使得限位块配合正方形缺口以对矩形管限位,即此刻矩形管无法转动以保持缆绳的即时状态,进而使得缆绳、弧形卡接板配合挂钩对路障石球的球、座连接处进行缠绕固定,然后调整四条缆带的位置,使得四条缆带等间距围绕在球体外部。然后反向转动绞盘,使得绞盘缠绕吊绳,进而将缆带、缆绳以及两者包缠固定的路障石球吊起,当吊绳移动至其限位板顶触移动平台底面时,吊绳通过限位板带动移动平台沿滑道移动并复位,在路障石球尚未到达支撑横杆正下方时,操作者需站在配重板上充当配重,防止路障石球使得车体倾翻,当路障石球位于支撑横杆正下方时,车体可以很好地支撑路障石球,同时绕销轴转动棘爪,棘爪与棘齿牙啮合并搭靠在限位杆上,限位杆与棘爪配合棘齿牙以防止路障石球通过吊绳带动绞盘正向转动而造成吊绳松弛。然后将本技术移动至目标位置后,反向操作将路障石球放置在地面并与本技术分离即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通过缆绳的长度调节并配合阶梯状限位块,可以对多个型号的路障石球进行包绕缠固,作业范围广且操作方便,且本技术整体体积较小、移动平稳,可以适应多种道路作业。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中弧形卡接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矩形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中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中绞盘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5所示,一种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竖直架板1以及同向延伸并分别设置于竖直架板1顶部和底部的两支撑横杆11和两支撑轮板12,每个支撑轮板12外侧设有两车轮15,所述两支撑横杆11相对应的侧面上开设有滑道14,移动平台2两端设有与滑道14滑动配合的滑块,吊绳3一端与移动平台下方的卡接机构连接,另一端顺次穿过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2和竖直架板1上的定滑轮21轮体并最终与竖直架板1底部设置的张拉机构连接,竖直架板1底端垂直延伸设有配重板13。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弧形卡接板4以及弧形卡接板4顶面连接的两条缆带41,四条缆带41顶部与吊绳3连接,吊绳3上设有限位板32,所述的弧形卡接板4的两端呈中空结构且内部设有转轴46,转轴46外套设有涡卷弹簧(图中未画出)和矩形管47,矩形管47内壁和转轴46外壁分别与涡卷弹簧的两端连接,矩形管47外部缠绕设有缆绳45,缆绳45的自由端设有暴露至弧形卡接板4外部的挂钩44。所述矩形管47对应的弧形卡接板4顶面处设有正方形缺口42,阶梯状的限位块43分别与正方形缺口42以及矩形管47内壁配合。所述张拉机构包括外环面用于缠绕吊绳的绞盘31,绞盘31的内环面设有棘齿牙32,与棘齿牙32配合的棘爪33与竖直架板1销轴连接,棘爪33与棘齿牙32的弯曲方向相反且棘爪33一侧设有限位杆34。本技术工作过程如下:首先,将本技术移动至待转运的路障石球处,先正向转动绞盘,同时绕销轴转动棘爪,使得棘爪与棘齿牙脱离接触状态,然后继续转动绞盘而放长吊绳,直至吊绳底部的两弧形卡接板处于路障石球的球体与底座连接处(下称球、座连接处),然后将两弧形卡接板置于所述路障石球的球、座连接处两侧,同时拉动缆绳,使得缆绳带动矩形管克服涡卷弹簧弹力而转动并放长缆绳,直至两弧形卡接板缆绳上的卡环挂钩相互扣合,松手后矩形管在涡卷弹簧作用下转动并缠绕缆绳,使得缆绳绷紧,同时将阶梯状的限位块插入正方形缺口和矩形管,使得限位块配合正方形缺口以对矩形管限位,即此刻矩形管无法转动以保持缆绳的即时状态,进而使得缆绳、弧形卡接板配合挂钩对路障石球的球、座连接处进行缠绕固定,然后调整四条缆带的位置,使得四条缆带等间距围绕在球体外部。然后反向转动绞盘,使得绞盘缠绕吊绳,进而将缆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竖直架板以及同向延伸并分别设置于竖直架板顶部和底部的两支撑横杆和两支撑轮板,每个支撑轮板外侧设有两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撑横杆相对应的侧面上开设有滑道,移动平台两端设有与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块,吊绳一端与移动平台下方的卡接机构连接,另一端顺次穿过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和竖直架板上的定滑轮轮体并最终与竖直架板底部设置的张拉机构连接,竖直架板底端垂直延伸设有配重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所述装置包括竖直架板以及同向延伸并分别设置于竖直架板顶部和底部的两支撑横杆和两支撑轮板,每个支撑轮板外侧设有两车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撑横杆相对应的侧面上开设有滑道,移动平台两端设有与滑道滑动配合的滑块,吊绳一端与移动平台下方的卡接机构连接,另一端顺次穿过分别设置于移动平台和竖直架板上的定滑轮轮体并最终与竖直架板底部设置的张拉机构连接,竖直架板底端垂直延伸设有配重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园林道路路障转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机构包括两弧形卡接板以及弧形卡接板顶面连接的两条缆带,四条缆带顶部与吊绳连接,吊绳上设有限位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保民王子菡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茂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