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9099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应运于控制器,包括:获取预设区段,并将所述预设区段均分成多个检测区段;其中,所述预设区段为15秒‑60秒;运行预设逻辑算法,获取触发每个所述检测区段的开关量并统计触发次数;汇总每一个所述检测区段的触发次数,生成一次调频报表。预设逻辑算法,将一次调频有效调节时间从15秒到60秒分成了46个开关量,每一个开关量代表对应调频时间的结束时刻,加上确定的持续时间,可以清楚地判断出有效调频发生的时间段,利用分散控制系统的报表功能,自动地生成一次调频报表,减少了操作员的工作量;任何控制系统均能实现,无需上位机编程、通讯,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电网一次调频的
,特别是涉及到是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
技术介绍
一次调频合格率是电网每月对电厂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各发电厂会根据机组调节特性不断对机组一次调频性能进行优化以达到电网要求,但每月电网下达的考核统计表只有当月合格率指标,没有也难以下发每个时段、每一次的一次调频有效动作情况,这给电厂追溯当月本厂机组调频情况以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带来很大困难。目前电厂通用做法是在分散控制系统中,将实时网频(或汽轮机转速信号)与人工死区作比较得到一个开关量输出,将此开关量设置历史数据收集,通过调取历史趋势,能够找到机组一次调频动作的时段。但是根据电网《两个细则》规定,如频率15秒之内已返回到死区之内,则本次频率波动过程不予统计,最长为60秒,即有效调频统计时段从15秒到60秒不等,加之网内平均每月频率越频次数达三百余次,电厂技术人员对有效调频的数据统计十分困难,效率极低。另一种做法是利用分散控制系统的报表功能,设定好需要收集的系统参数点,以实时网频(或汽轮机转速信号)与人工死区作比较得到的开关量输出作为报表生成条件,报表时长设置为60秒,即可得到每次越频时刻后1分钟的调频报表。有效调频时长在15秒到60秒不等,电厂技术人员还需在大量报表中进行筛选、截取,效率也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解决有效调频时长在15秒到60秒不等,电厂技术人员还需在大量报表中进行筛选、截取,效率也很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应运于控制器,包括:获取预设区段,并将所述预设区段均分成多个检测区段;其中,所述预设区段为15秒-60秒;运行预设逻辑算法,获取触发每个所述检测区段的开关量并统计触发次数;汇总每一个所述检测区段的触发次数,生成一次调频报表。进一步,所述检测区段是以所述预设区段为1秒划分,并形成46个所述检测区段;将所述开关量进行编号为D01、D02......D46,其中D01与15秒对应,以此类推,D46与60秒对应。进一步,所述预设逻辑算法的步骤为:步骤一:人工控制死区范围为50±0.033Hz或3000±2r/min,将电网频率的信号或汽轮机转速的信号引入第一高低限模块,然后与人工控制死区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一与模块的管脚3。步骤二:实际出力信号引入第一高限模块,且与机组95%额定出力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二与模块的管脚1;电网频率的信号或汽轮机转速的信号引入第一低限模块,与人工控制死区的最低点49.967Hz或2998r/min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二与模块管脚2;第二与模块的输出信号取反后,进入第一与模块的管脚1。步骤三:实际出力信号引入第二低限模块,其与机组55%额定出力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三与模块的管脚1;电网频率的信号或汽轮机转速的信号引入第二高限模块,其与人工控制死区的最高点50.033Hz或3002r/min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三与模块的管脚2;第三与模块的输出量取反后,其进入第一与模块的管脚2。步骤四:第一与模块的输出信号作为越频判断条件,其进入计时模块的使能端,同时该信号取反作为计时模块的停止和复位条件。步骤五:以第15秒为例,计时模块输出累计时间进入第二高低限模块,与14.9秒、15.1秒作比较取反后,进入第四与模块的管脚1;第一与模块的输出信号取反后进入第四与模块的管脚2;第四与模块的输出信号经第一延时模块保持后,输出信号到开关量DO1。步骤六:16至59秒与第15秒相同,输出信号依次到开关量DO2、DO3....D45。步骤七:第60秒时,计时模块的输出信号的累计时间直接与第四十七高低限模块比较后,其输出信号取反,输出信号到开关量D4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通过预设逻辑算法,将一次调频有效调节时间从15秒到60秒分成了46个开关量,每一个开关量代表对应调频时间的结束时刻,加上确定的持续时间,可以清楚地判断出有效调频发生的时间段,利用分散控制系统的报表功能,自动、实时地生成一次调频报表,极大地减少了操作员的工作量,并提高了工作效率,且此方法所用组态逻辑均为常规模块,报表功能为分散控制系统常规报表功能,任何控制系统均能实现,无需外挂上位机编程、通讯,成本低廉。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专利技术提供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出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应运于控制器,包括:获取预设区段,并将预设区段均分成多个检测区段;其中,预设区段为15秒-60秒;运行预设逻辑算法,获取触发每个检测区段的开关量并统计触发次数;汇总每一个检测区段的触发次数,生成一次调频报表。检测区段是以预设区段为1秒划分,并形成46个检测区段;将开关量进行编号为D01、D02......D46,其中D01与15秒对应,以此类推,D46与60秒对应。需要说明的是,通过预设逻辑算法,机组的实际出力大于额定出力的95%时低频不考核,机组的实际出力小于额定出力的55%时高频不考核,因此先将一次调频考核条件通过预设逻辑算法作综合判断;将15秒-60秒按1秒划分成46个时间点,并在每个时间点上设置一个开关量,将46个开关量依次编号为D01、D02......D46,其中D01对应的是15秒,依次类推,D46对应的是60秒;通过开关量的信号作为一次调频报表的触发条件,并将其发送至报表系统;最后在报表系统中以开关量翻转时刻依次倒推15秒至60秒,统计出各种一次调频考核时间段。进一步,预设逻辑算法的步骤为:步骤一:人工控制死区范围为50±0.033Hz或3000±2r/min,将电网频率的信号或汽轮机转速的信号引入第一高低限模块中,然后与人工控制死区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一与模块的管脚3;步骤二:实际出力信号引入第一高限模块,且与机组95%的额定出力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二与模块的管脚1;电网频率的信号或汽轮机转速的信号引入第一低限模块,与人工控制死区的最低点49.967Hz或2998r/min作比较,输出信号引入第二与模块的管脚2;输出信号取反后进入第一与模块的管脚1;步骤三:实际出力信号引入第二低限模块,其与机组55%的额定出力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应运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获取预设区段,并将所述预设区段均分成多个检测区段;其中,所述预设区段为15秒-60秒;/n运行预设逻辑算法,获取触发每个所述检测区段的开关量并统计触发次数;/n汇总每一个所述检测区段的触发次数,生成一次调频报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应运于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预设区段,并将所述预设区段均分成多个检测区段;其中,所述预设区段为15秒-60秒;
运行预设逻辑算法,获取触发每个所述检测区段的开关量并统计触发次数;
汇总每一个所述检测区段的触发次数,生成一次调频报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区段是以所述预设区段为1秒划分的,并形成46个所述检测区段的开关量;将所述开关量进行编号为D01、D02......D46,其中D01与15秒对应,以此类推,D46与60秒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一次调频报表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逻辑算法的步骤为:
步骤一:人工控制死区范围为50±0.033Hz或3000±2r/min,将电网频率的信号或汽轮机转速的信号引入第一高低限模块中,然后与人工控制死区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一与模块的管脚3;
步骤二:实际出力信号引入第一高限模块,且与机组95%的额定出力作比较,输出信号进入第二与模块的管脚1;电网频率的信号或汽轮机转速的信号引入第一低限模块,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熙
申请(专利权)人:国能黄金埠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