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8875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受监测人员进出入房屋的情况作为受监测人员的打卡信息;采集出入房屋的人体物理信息;根据受监测人员的打卡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员信息,根据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数,采用后台算法结合数据警示区间推测受监测人员是否有违规行为;若推测存在违规行为,则触发报警。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对特定人群进行针对性监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联网及安防
,具体地,涉及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监测系统及存储有用于实施该监测方法的计算机程序的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目前,对特定人群的监管执行工作具有较大的难度,公开号为CN1068869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报警功能的流动人口管理系统及其运用方法,该专利针对城中村的治理现状,依托报警数据分析、云平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集成应用,集成了报警管理、房屋管理、人员管理、门禁管理、社区服务、数据统计等功能模块,为警务人员、社区、物业、户主用户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综合人员管理系统,实现了警务、社区、物业、住户联动,提升了社区的综合管理效率,降低了违法犯罪,为保障社区治安秩序和居民出入安全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但该方案仅能对出租房进行外围的监管且精确度不高无法识别精确人数,误报漏报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该方法可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对受监管人员进行针对性高精准度监测。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系统,该系统用于实施统筹上述监测方法且提供相应的便民服务。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基于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集受监测人员进出入房门的打卡信息;响应于受监测人员出入情况,采集出入房屋的人体物理信息;根据受监测人员的打卡信息确定进出房门的人员身份信息,根据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数;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及进出房屋的人数,采用后台算法结合数据警示区间判断受监测人员是否有违规行为;若判断存在违规行为,则触发报警。作为优选,根据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数具体为:根据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体轮廓及姿态,从而判断进出入房屋人数及人数。作为优选,所述人体物理信息包括人体身高、肩高、各水平高度对应的宽度及移动速度。作为优选,所述数据警示区间根据受监测人员实际情况预设。作为优选,所述后台算法具体包括paxis算法、DHT算法和/或gossip协议下的分布式算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系统,该系统包括:打卡部件,配置于房门上,用于采集受监管人员进出入房门的打卡信息;感应部件,设置于房门外顶部,用于感应人员出入情况,并响应于受监测人员出入情况,采集出入房屋的人体物理信息;控制部件,分别与所述打卡部件、感应部件通过通讯部件电性连接,根据受监测人员的打卡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员身份信息,根据出入房屋的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数;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及进出房屋的人数,采用后台算法结合数据警示区间判断受监测人员是否有违规行为;若判断存在违规行为,则触发报警。作为优选,所述打卡部件包括智能门锁,所述智能门锁内存储有受监管人员的指纹或人脸信息,根据该指纹或人脸信息确认进出房门的人员身份信息,当受监管人员进出入房屋时,需通过智能门锁的指纹或人脸验证后,方可打开房门。作为优选,所述感应部件包括至少两个用于触发红外感应的红外感应模块及至少一个用于发射和接收面状红外波以采集人体物理信息的红外图像采集模块;所述控制部件根据所述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入房屋的人体轮廓、姿态、移动速度,进而确定进出入房屋的人数。作为优选,所述感应部件还包括壳体,该壳体远离房门及靠近房门的一侧均嵌设有红外感应模块,所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嵌设于壳体底部,所述红外图像采集模块所发射或接收面状红外波覆盖所述房屋门前的地面直径为1-5m。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受监管人员进行进出房屋打卡监控,再结合面状红外波的发射与反射时间差来生成3d结构,从而自动判断识别精准人数,在不侵犯隐私的前提下,对受监管人员进行有效监管。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感应部件的感应范围示意图;图3是图1中显示有图像采集模块的图像采集区域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感应部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受监测人员进行监测的原理示意图;图6-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监测结果显示界面。其中,1、感应部件;2、房门;11、壳体;12、红外感应模块;13、红外图像采集模块。具体实施方式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采集受监测人员进出入房门的打卡信息;/n响应于受监测人员出入情况,采集出入房屋的人体物理信息;/n根据受监测人员的打卡信息确定进出房门的人员身份信息,根据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数;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及进出房屋的人数,采用后台算法结合数据警示区间判断受监测人员是否有违规行为;若判断存在违规行为,则触发报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受监测人员进出入房门的打卡信息;
响应于受监测人员出入情况,采集出入房屋的人体物理信息;
根据受监测人员的打卡信息确定进出房门的人员身份信息,根据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数;根据人员身份信息及进出房屋的人数,采用后台算法结合数据警示区间判断受监测人员是否有违规行为;若判断存在违规行为,则触发报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数具体为:根据人体物理信息确定进出房屋的人体轮廓及姿态,从而判断进出入房屋人数及人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体物理信息包括人体身高、肩高、各水平高度对应的宽度及移动速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警示区间根据受监测人员实际情况预设。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台算法具体包括paxis算法、DHT算法和/或gossip协议下的分布式算法。


6.一种特定人群出入房屋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打卡部件,配置于房门上,用于采集受监管人员进出入房门的打卡信息;
感应部件,设置于房门外顶部,用于感应人员出入情况,并响应于受监测人员出入情况,采集出入房屋的人体物理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爽张会建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华晟瑞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