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646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4: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包括壳体、打磨头、螺杆、驱动装置,壳体一面开口,打磨头设置在壳体内且打磨头的工作面与壳体开口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墙面;打磨头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螺杆可旋转的安装在驱动装置或壳体的一者上,动装置和壳体的另一者上设置有螺孔与螺杆相互配合,螺杆与螺孔的轴线垂直于墙面;壳体与驱动装置可滑动连接,壳体与驱动装置的相对滑动方向与螺杆的轴线方向一致。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能够通过转动与螺孔配合的螺杆来使得驱动装置和壳体之间相对运动,从而调节打磨头与壳体相对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
本技术设计建筑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
技术介绍
在建筑装修领域中,楼房的墙壁表面往往粗糙不平,对于后续的粉刷加工,例如涂料或者刮泥,都具有不利影响,因此,需要对粗糙不平的墙壁表面进行打磨;打磨平整可以很好地对粗糙表面进行处理,方便后续对墙壁进行粉刷加工;但是,现有的打磨操作均是通过施工人员手持建议式打磨机,通过控制打磨头对粗糙不平的墙壁表面进行打磨,工人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打磨后的表面容易出现凹凸不平,从而影响打磨效果和打磨精度,而且在打磨的过程中灰尘较大,容易对人体产生危害,且灰尘四处散落,也不便于后续的打扫。在公开号为CN108581679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提出过一种建筑装修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来应对上述问题,但是在实际的使用中,打磨头通常为砂轮,在长时间的使用后砂轮会磨损变薄,导致砂轮的工作面与壳体上与开口的一面不重合,在使用时壳体与墙面贴合后,砂轮不能有效的接触到墙面对墙面进行打磨平整。因此急需对CN108581679A中提出的装置进行改进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该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能够在壳体去墙面贴合后调整打磨头与墙面的距离来解决打磨头磨损后不能有效贴合墙面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包括壳体、打磨头、驱动装置,所述壳体一面开口,所述打磨头设置在壳体内且所述打磨头的工作面与所述壳体开口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墙面;所述打磨头与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还包括螺杆,所述螺杆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或壳体的一者上,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壳体的另一者上设置有螺孔与所述螺杆相互配合,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孔的轴线垂直于墙面;所述壳体与所述驱动装置可滑动连接,壳体与所述驱动装置的相对滑动方向与螺杆的轴线方向一致。优选的,所述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还包括螺杆驱动机构,所述螺杆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连接用于驱动螺杆转动;所述螺杆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上,所述螺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手柄;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一齿轮安装在所述螺杆上,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手柄固定连接;所述手柄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上;转动手柄便可驱动所述螺杆旋转从而带动所述驱动装置和打磨头相对于所述壳体运动。优选的,所述螺杆驱动机构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所述螺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螺孔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远离打磨头的面上。优选的,所述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还包括螺杆驱动机构,所述螺杆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连接用于驱动螺杆转动,所述螺杆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壳体上,所述螺孔设置在所述驱动装置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能够通过转动与螺孔配合的螺杆来使得驱动装置和壳体之间相对运动,从而调节打磨头与壳体相对距离。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打磨头2-壳体3-螺杆4-驱动装置5-第一齿轮6-第二齿轮7-手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根据本技术提供一种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如图1到图3中所示的,包括壳体2、打磨头1、驱动装置4,所述壳体2一面开口,所述打磨头1设置在壳体2内且所述打磨头1的工作面与所述壳体2开口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墙面;所述打磨头1与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还包括螺杆3,所述螺杆3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4或壳体2的一者上,所述驱动装置4和所述壳体2的另一者上设置有螺孔与所述螺杆3相互配合,所述螺杆3与所述螺孔的轴线垂直于墙面;所述壳体2与所述驱动装置4可滑动连接,壳体2与所述驱动装置4的相对滑动方向与螺杆3的轴线方向一致。此项设置目的是用螺杆3与螺孔的配合来驱动壳体2与驱动装置4相对滑动并且能够自锁,所以螺杆3的可旋转安装应使得螺杆3安装后不能沿螺杆3旋转轴方向滑动,也就是螺杆3不能沿着壳体2与驱动装置4的滑动方向运动,否则不能实现驱动壳体2与驱动装置4相对运动的功能。如前文所述,螺杆3与螺孔的设置包括两种方案,在一种优选的方案中,所述螺杆3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4上,所述螺孔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同时为了便于对螺杆3进行转动,所述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还包括螺杆驱动机构,所述螺杆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3连接用于驱动螺杆3转动。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5、第二齿轮6和手柄7;所述第一齿轮5与第二齿轮6啮合,所述第一齿轮5安装在所述螺杆3上,所述第二齿轮6与所述手柄7固定连接;所述手柄7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4上;转动手柄7便可驱动所述螺杆3旋转从而带动所述驱动装置4和打磨头1相对于所述壳体2运动。驱动装置4自身包括有外壳,驱动机构的外壳和壳体2共同组成一个腔体将打磨头1产生的灰尘碎屑约束在墙面与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中间,防止灰尘逃逸。本装置在工作时将壳体2开口的一面与墙面贴合,在转动手柄7,手柄7带动第二齿轮6转动,第二齿轮6与第一齿轮5啮合从而驱动螺杆3旋转,螺杆3与壳体2上的螺孔相互配合带动壳体2在驱动装置4上滑动,从而调节打磨头1与墙面之间的距离。本技术还有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中所示的,这种实施方式大体上与上一种类似,其区别在于,所述螺杆驱动机构包括手柄7,所述手柄7与所述螺杆3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4安装在所述壳体2内,所述螺孔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与远离打磨头1的面上,图中最左侧的位置。其中驱动装置4与壳体2之间只能做左右方向的相对滑动,不能相对转动。在工作中,转动手柄7,手柄7带动螺杆3旋转,螺杆3与壳体2上的螺纹配合,能够使得螺杆3在转动时左右移动,同时螺杆3可旋转的连接在所述驱动装置4上,螺杆3与驱动装置4的连接仅能够相对转动,不能做左右方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包括壳体(2)、打磨头(1)、驱动装置(4),所述壳体(2)一面开口,所述打磨头(1)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且所述打磨头(1)的工作面与所述壳体(2)开口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墙面;所述打磨头(1)与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连接;/n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还包括螺杆(3),所述螺杆(3)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4)或壳体(2)的一者上,所述驱动装置(4)和所述壳体(2)的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3)相互配合的螺孔,所述螺杆(3)与所述螺孔的轴线垂直于墙面;所述壳体(2)与所述驱动装置(4)可滑动连接,壳体(2)与所述驱动装置(4)的相对滑动方向与螺杆(3)的轴线方向一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包括壳体(2)、打磨头(1)、驱动装置(4),所述壳体(2)一面开口,所述打磨头(1)设置在所述壳体(2)内且所述打磨头(1)的工作面与所述壳体(2)开口所在平面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墙面;所述打磨头(1)与所述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还包括螺杆(3),所述螺杆(3)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4)或壳体(2)的一者上,所述驱动装置(4)和所述壳体(2)的另一者上设置有与所述螺杆(3)相互配合的螺孔,所述螺杆(3)与所述螺孔的轴线垂直于墙面;所述壳体(2)与所述驱动装置(4)可滑动连接,壳体(2)与所述驱动装置(4)的相对滑动方向与螺杆(3)的轴线方向一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头可调节的墙面打磨机还包括螺杆驱动机构,所述螺杆(3)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3)连接以驱动所述螺杆(3)转动;所述螺杆(3)可旋转的安装在所述驱动装置(4)上,所述螺孔设置在所述壳体(2)上。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萌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