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灵锋专利>正文

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6978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4: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旨在克服现有技术中打磨时工作强度大的问题,它包括依次设置在一起的基体、海绵、尼龙勾面和植绒砂纸,海绵的周向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一起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的宽度,第一环形槽通过圆角过渡至第二环形槽,打磨盘可吸附在墙面上,因此具有降低工作强度、吸附效果好和省力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
本技术属于打磨设备,特指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
技术介绍
打磨盘由打磨盘基体、海绵(柔性体)、尼龙钩面、植绒砂纸组成,(尼龙钩面的主要作用为在打磨作业时让植绒砂纸与打磨盘实现良好的粘接),传动轴与电机连接,打磨作业时植绒砂纸与被打磨表面基本为一个平面,打磨机在打磨时,由操作人员双手握持打磨机的手柄杆位置,然后将打磨机的头部即打磨盘的植绒砂纸表面贴于天花板或墙面进行打磨作业,植绒砂纸表面基本与作业表面接触,作业时整个打磨机的重量都需要操作人员的双手来支撑,尤其是打磨天花板时工作强度就更大,时间稍长,就会使人感到疲劳。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及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包括依次设置在一起的基体、海绵、尼龙勾面和植绒砂纸,海绵的周向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一起的第一环形槽和第二环形槽,第一环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的宽度,第一环形槽通过圆角过渡至第二环形槽。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的深度和海绵的半径比在1/2-1/4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的深度和海绵的半径比为1/3。作为优选,所述环形槽的宽度在0.5mm-3m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槽的宽度为3mm,第二环形槽的宽度为1mm。作为优选,所述圆角为内凹圆角。作为优选,所述圆角的半径在0.5mm-2.5m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圆角的半径为1mm。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环形槽将海绵分隔成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基体、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尼龙勾面依次设置在一起,第一部分的厚度在1mm-6mm之间。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为3mm。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1)海绵的周向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环绕在海绵的周向上,将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安装在打磨机上使用时,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在打磨机的带动下发生旋转,将植绒砂纸贴合在墙面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环形槽的设计使得海绵的外侧部分翘起,海绵的底部呈吸盘造型,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和墙面形成真空区域,从而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可吸附在墙面上,吸附力承担了设备的部分自重,降低了工作强度,因此本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具有降低工作强度、方便作业的优点。(2)在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中,第一环形槽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的宽度,环形槽的外侧宽度大于内侧的宽度,海绵由内向外的可形变能力逐渐提高,从而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和墙面可形成更大的真空区域,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的吸附效果。(3)将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应用在打磨机上时,第一环形槽的宽度较大,打磨机可倾斜的角度变大,方便使用者操控打磨机在墙面上移动,圆角的设计也起到减少阻力的作用,因此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具有方便施力、方便操控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基体、2-海绵、3-尼龙勾面、4-植绒砂纸、5-环形槽、21-第一部分、22-第二部分、51-第一环形槽、52-圆角、53-第二环形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其整体结构呈圆柱造型,包括依次设置在一起的基体1、海绵2、尼龙勾面3和植绒砂纸4,海绵2、尼龙勾面3和植绒砂纸4的整体结构均呈圆柱造型,植绒砂纸4可拆卸地设置在尼龙勾面3上,植绒砂纸4属于损耗品,使用者可徒手拆装植绒砂纸4,从而方便对植绒砂纸4进行更换。海绵2的周向开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环绕在海绵2的周向上,将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安装在打磨机上使用时,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在打磨机的带动下发生旋转,将植绒砂纸4贴合在墙面上,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环形槽5的设计使得海绵2的外侧部分翘起,海绵2的底部呈吸盘造型,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和墙面形成真空区域,从而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可吸附在墙面上,吸附力承担了设备的部分自重,降低了工作强度,因此本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具有降低工作强度、方便作业的优点。环形槽5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一起的第一环形槽51和第二环形槽53,第一环形槽51环绕在第二环形槽53的外侧,第一环形槽51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53的宽度,第一环形槽51通过圆角52过渡至第二环形槽53,从而环形槽5的宽度由外向内变小。在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中,第一环形槽51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53的宽度,环形槽5的外侧宽度大于内侧的宽度,海绵2由内向外的可形变能力逐渐提高,从而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和墙面可形成更大的真空区域,因此进一步提高了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的吸附效果。将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应用在打磨机上时,第一环形槽51的宽度较大,打磨机可倾斜的角度变大,方便使用者操控打磨机在墙面上移动,圆角52的设计也起到减少阻力的作用,因此本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具有方便施力、方便操控的优点。所述环形槽5的深度和海绵2的半径比在1/2-1/4之间,环形槽5的深度和海绵2的半径比优选为1/3。所述环形槽5的宽度在0.5mm-3mm之间,第一环形槽51的宽度优选为3mm,第二环形槽53的宽度优选为1mm。所述圆角52为内凹圆角52,进一步提高了打磨机的可倾斜角度,圆角52的半径在0.5mm-2.5mm之间,圆角52的半径优选为1mm。所述第一环形槽51将海绵2分隔成第一部分21和第二部分22,基体1、第二部分22、第一部分21和尼龙勾面3依次设置在一起,第一部分21的厚度在1mm-6mm之间,第一部分21的厚度为3mm。上述实施例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一起的基体(1)、海绵(2)、尼龙勾面(3)和植绒砂纸(4),海绵(2)的周向开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一起的第一环形槽(51)和第二环形槽(53),第一环形槽(51)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53)的宽度,第一环形槽(51)通过圆角(52)过渡至第二环形槽(5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在一起的基体(1)、海绵(2)、尼龙勾面(3)和植绒砂纸(4),海绵(2)的周向开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包括由外向内依次设置在一起的第一环形槽(51)和第二环形槽(53),第一环形槽(51)的宽度大于第二环形槽(53)的宽度,第一环形槽(51)通过圆角(52)过渡至第二环形槽(5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5)的深度和海绵(2)的半径比在1/2-1/4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5)的深度和海绵(2)的半径比为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5)的宽度在0.5mm-3m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然强吸顶墙面打磨盘,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灵锋
申请(专利权)人:何灵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