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望式光学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372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摄像镜头的望远特性,微型化以及高品质的成像特性。一种潜望式光学镜头,是具有正折射能力,像侧表面为凸面,物侧表面为凸面的第一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的第二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像侧表面为凸面的第三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的第四透镜,光学系统的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前。本镜头具有较小体积,高照度和能够清晰成像的特点,且镜头敏感度较低,使用时搭配棱镜,组装简单,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潜望式光学镜头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潜望式光学镜头,可适用于对尺寸有一定需求的手机或超薄视频摄像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小型化摄影镜头的蓬勃发展,微型取像模块的需求日渐提高。随着半导体制程技术的不断精进,使感光元件CCD的尺寸不断减小,加上目前电子产品以性能良好且轻薄短小为发展趋势。因此,具备良好成像品质的小型化摄影镜头俨然成为目前市场上的主流。传统的望远摄像模块其镜面形状、透镜材质变化受限,使得产品体积较大,且第二片透镜厚度较薄导致敏感度较高,从而影响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较小、易于组装、性能良好的潜望式摄像镜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潜望式光学镜头。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潜望式光学镜头,沿光轴从物侧到像面依次布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像侧表面为凸面,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像侧表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透镜镜片的表面皆为非球面,且镜头光学系统的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前。在实施方式中,满足以下条件式:0.28<(CT1+CT2)/TTL<0.4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物侧表面到像平面的光学总高;CT1为第一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CT2为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在此条件时,可以保持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的厚度,镜头可以在拥有多片透镜的情况下实现轻薄小型化的特点。在实施方式中,表述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的矢高SAG7和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通光孔径SD7满足条件:0<|SAG7/SD7|<0.36满足条件的镜头可以对像差进行一定程度的补正,使镜头可以呈现更清晰的像。在实施方式中,表述第二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CT2和第四透镜在光轴上的厚度CT4满足条件:0<CT4/CT2<0.6满足条件的镜头可以有效的控制第二透镜和第四透镜的厚度比例,既可以提升成像品质,也可避免因厚度过薄导致的镜片敏感度过高。在实施方式中,表述第一透镜的光焦度F1和第二透镜的光焦度F2满足条件:0.3<|F1/F2|<1满足条件的镜头可以调整第一透镜和第二透镜的光焦度比例,减少光学系统的像差。在实施方式中,表述第四透镜像侧表面曲率半径R8和第四透镜的光焦度F4满足条件:-1.5<R8/F4满足条件的镜头可以有效的平衡第四透镜的面型与光焦度,可以改善像散对镜头的影响,提升镜头性能。在实施方式中,表述透镜组的半像高IH和镜头的光学总长TTL满足条件:5.3<TTL/IH满足条件的的镜头可以降低镜头总厚度,达到镜头小型化的特点。在实施方式中,表述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EFl和光学系统的光学总高TTL满足条件:1.0<EFL/TTL镜头在实现该条件后,表明镜头具有望远的功能,可以拍摄到清晰的图片。在实施方式中,表述第二透镜的像侧表面的曲率半径R4和所述光学系统的第二透镜光焦度F2满足条件:0.9<R4/F2<20.1镜头在满足上述条件后可以优化进入到镜头中的光线,并提升镜头的照度。上述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物侧和像侧表面均采用非球面,其中非球面系数满足如下方程:Z=cy2/[1+{1-(1+k)c2y2}+1/2]+A4y4+A6y6+A8y8+A10y10+A12y12+A14y14+A16y16+A18y18其中,Z为非球面矢高、c为非球面近轴曲率、y为镜头口径、k为圆锥系数、A4为4次非球面系数、A6为6次非球面系数、A8为8次非球面系数、A10为10次非球面系数、A12为12次非球面系数、A14为14次非球面系数、A16为16次非球面系数,A18为18次非球面系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采用潜望摄像的方式,在保证了镜头的望远功能的同时也能保证镜头的小型化,且镜头成像质量良好,照度较高。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图1是实施例1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实施例1光学镜头的轴上像散曲线图。图2B是实施例1光学镜头的轴上畸变曲线图。图2C是实施例1光学镜头的轴上照度曲线图。图3是实施例2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A是实施例2光学镜头的轴上像散曲线图。图4B是实施例2光学镜头的轴上畸变曲线图。图4C是实施例2光学镜头的轴上照度曲线图。图5是实施例2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A是实施例3光学镜头的轴上像散曲线图。图6B是实施例3光学镜头的轴上畸变曲线图。图6C是实施例3光学镜头的轴上照度曲线图。图7是实施例2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8A是实施例4光学镜头的轴上像散曲线图。图8B是实施例4光学镜头的轴上畸变曲线图。图8C是实施例4光学镜头的轴上照度曲线图。图9是实施例2光学镜头的结构示意图。图10A是实施例5光学镜头的轴上像散曲线图。图10B是实施例5光学镜头的轴上畸变曲线图。图10C是实施例5光学镜头的轴上照度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以下参照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给出光学镜头的2D图。如图1所示,根据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光学镜头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包括: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力;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第四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滤光片具有物侧面和像侧面。入射的光依序穿过各镜片表面最终成像在成像面。表一示出了实施例1的光学镜头的各透镜的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及材料。其中,曲率半径和厚度的单位均为毫米(mm)。本实施例的透镜组的设计参数具体请参照下表:表一(a)镜片表面序号表面类型曲率半径厚度材料特性(Nd:Vd)物球面InfInfStop球面Inf-0.36P11非球面3.4261.751.5445;55.9872非球面-10.5890.10P23非球面-8.1241.901.6397;23.5294非球面-255.6290.65P35非球面-9.9850.941.6612.20.35406非球面-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潜望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像面依次布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n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像侧表面为凸面,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像侧表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的表面皆为非球面,镜头光学系统的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前;/n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n0.28<(CT1+CT2)/TTL<0.4/n其中CT1为第一透镜中厚;CT2为第二透镜中厚;TTL为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n0<|SAG7/SD7|<0.36/n其中SAG7为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的矢高,SD7为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通光孔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潜望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沿光轴从物侧到像面依次布置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
第一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像侧表面为凸面,物侧表面为凸面;第二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第三透镜具有正折射能力,像侧表面为凸面;第四透镜具有负折射能力,物侧表面为凹面;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的表面皆为非球面,镜头光学系统的光阑设置在第一透镜前;
镜头满足以下条件式:
0.28<(CT1+CT2)/TTL<0.4
其中CT1为第一透镜中厚;CT2为第二透镜中厚;TTL为光学镜头的光学总长;
0<|SAG7/SD7|<0.36
其中SAG7为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的矢高,SD7为第四透镜的物侧表面的有效通光孔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潜望式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还满足以下关系式:
0<CT4/CT2<0.6
0.3<|F1/F2|<1
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建金兑映张德远王春燕王哲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中蓝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