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纹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8370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蚀纹笔,涉及模具加工技术领域,解决了蚀纹装置对模具零件进行局部或小面积蚀纹时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该装置包括蚀纹笔主体和笔头部,笔头部存在于蚀纹笔主体上,蚀纹笔主体可移动的设置,笔头部用于与工作电源连接以在移动蚀纹笔过程中导电至覆盖在待蚀纹部位上的工作液,以形成脉冲放电并在待蚀纹部位上电蚀出火花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手动移动蚀纹笔主体的过程中通过笔头部导电至待蚀纹部位上电蚀出火花纹;该装置中笔头部适用于小面积部位蚀纹,可手动对模具工件进行局部蚀纹,简单方便,无需拆除整套模具,无需化学药水或特殊金刚砂,节省了钳工拆除和装配模具的工序及费用,节省成本,提高了蚀纹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蚀纹笔
本技术涉及模具加工
,尤其是涉及一种蚀纹笔。
技术介绍
蚀纹是模具表面处理的一种常见工艺,可分为细纹、粗纹和皮纹等,满足各种产品外观或质量要求,如汽车内饰件为了产品外观美观,需要加工符合视觉效果要求的木纹、皮革纹和雨花纹等,又如空调内部装配件为达到消除或减少产品运行的噪音而要求晒花纹,利用花纹来吸收噪音,也使装配件装配更紧密不宜滑开;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模具蚀纹有2种方式,第一种是利用化学药水(如硫酸和硝酸等)对模具零件进行腐蚀产生的化学反应形成的纹路;第二种是喷砂,将特殊的金刚砂覆盖在需要蚀纹的模具零件上,利用气枪吹动金刚砂在模具零件表面冲击滚动切削达到模具零件表面蚀纹效果;这两种蚀纹方法对环境污染较大,尤其化学药水对环境破坏较大。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如上两种蚀纹方法对操作环境和器材技术要求较高,且对模具狭窄筋位蚀纹和各种小面积补纹(局部漏晒纹或局部增加蚀纹)工序来说,操作复杂,需要对模具进行拆除取出要蚀纹的零件,对零件进行蚀纹后再进行装模,如零件局部位置漏蚀纹,需要重新运回零件返工,蚀纹流程复杂,周期较长,尤其对小面积蚀纹,更为费时费力。有鉴于此,如何获得一种蚀纹装置,能够在不拆模情况下提高对零件筋位和各种小面积部位蚀纹的效率成为接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蚀纹笔,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蚀纹装置对模具零件进行局部或小面积蚀纹时工作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蚀纹笔,包括蚀纹笔主体和笔头部,其中:所述笔头部存在于所述蚀纹笔主体上,所述蚀纹笔主体可移动的设置,所述笔头部用于与工作电源连接以在移动所述蚀纹笔过程中导电至覆盖在待蚀纹部位上的工作液,以形成脉冲放电并在所述待蚀纹部位上电蚀出火花纹。优选的,所述蚀纹笔主体包绝缘壳和导电体,其中:所述绝缘壳内存在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电体的内腔,所述导电体固定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导电体的两端连接所述工作电源和所述笔头部。优选的,所述蚀纹笔还包括通过电源线连接的插头和稳压变频器装置,所述稳压变频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电体连接并用于调节线路中电流大小以为所述笔头部提供形成脉冲放电的所述工作电源。优选的,所述笔头部包括延伸部位和连接于所述延伸部位下端的工作部位,所述工作部位上存在有用于与所述待蚀纹部位形状相适配的工作面。优选的,所述蚀纹笔包括多个用于替换的所述笔头部,所述笔头部包括用于对筋位蚀纹的筋位笔头、用于对平面蚀纹的平面笔头以及用于对斜面蚀纹的斜面笔头。优选的,所述导电体分别与所述绝缘壳、所述笔头部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导电体的下端存在有用于固定所述笔头部的承接部,所述笔头部的连接端存在有与所述承接部相适配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延伸至所述承接部中以使所述笔头部固定于延伸出所述绝缘壳的位置。优选的,所述承接部抵接于所述绝缘壳的底端面,且所述导电体靠近所述承接部的位置处存在有用于与所述绝缘壳的内腔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优选的,所述工作电源的输出端存在有用于与所述导电体连接的插头部,所述导电体上存在有用于与所述插头部可拆卸装配的承口。优选的,所述绝缘壳为圆柱体,且所述绝缘壳、所述导电体共轴线设置。本技术提供的蚀纹笔,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蚀纹笔通过在蚀纹笔主体上设置适配的笔头部,将笔头部与工作电源连接,在手动移动蚀纹笔主体的过程中通过笔头部导电至待蚀纹部位上电蚀出火花纹;该装置中笔头部适用于小面积部位蚀纹,可手动对模具工件进行局部蚀纹,简单方便,无需拆除整套模具,无需化学药水或特殊金刚砂,节省了钳工拆除和装配模具的工序及费用,节省成本,提高了蚀纹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蚀纹笔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筋位笔头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平面笔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蚀纹笔的仰视图;图5是图4中A-A的剖视图;图6是蚀纹笔主体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7是蚀纹笔对模具零件筋位蚀纹示意图;图8是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9是蚀纹笔对模具零件平面蚀纹示意图;图10是图9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蚀纹笔主体;11、绝缘壳;12、导电体;121、承接部;122、外螺纹;123、承口;13、插头部;2、笔头部;201、安装部;202、延伸部位;203、工作面;21、筋位笔头;22、平面笔头;3、插头;4、稳压变频器;5、紧固件;6、模具零件;100、筋位处;200、平面处。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所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高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实施例参见图1、图7和图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蚀纹笔,包括蚀纹笔主体1和笔头部2,其中:笔头部2存在于蚀纹笔主体1上,蚀纹笔主体1可移动的设置,笔头部2用于与工作电源连接以在移动蚀纹笔过程中导电至覆盖在待蚀纹部位上的工作液,以形成脉冲放电并在待蚀纹部位上电蚀出火花纹。其中,上述工作液为常见的火花机工作液,可直接由市场上获得,在此对其成分或种类不做赘述,其作用是形成火花放电通道,并在放电结束后迅速恢复放电间隙的绝缘状态。其中,上述工作电源指的是便于在笔头部2与工作液之间形成脉冲放电的安全电源,可通过将家用电源进行变压,以便于蚀纹工作的安全性、可靠性。上述蚀纹笔主体1方便移动,笔头部2相较于火花机成本低,且更适于小面积蚀纹,该蚀纹笔通过在蚀纹笔主体1上设置适配的笔头部2,将笔头部2与工作电源连接,在手动移动蚀纹笔主体1的过程中通过笔头部2导电至待蚀纹部位上电蚀出火花纹;该装置可手动对模具工件进行局部蚀纹,简单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蚀纹笔,其特征在于,包括蚀纹笔主体和笔头部,其中:/n所述笔头部存在于所述蚀纹笔主体上,所述蚀纹笔主体可移动的设置,所述笔头部用于与工作电源连接以在移动所述蚀纹笔过程中导电至覆盖在待蚀纹部位上的工作液,以形成脉冲放电并在所述待蚀纹部位上电蚀出火花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蚀纹笔,其特征在于,包括蚀纹笔主体和笔头部,其中:
所述笔头部存在于所述蚀纹笔主体上,所述蚀纹笔主体可移动的设置,所述笔头部用于与工作电源连接以在移动所述蚀纹笔过程中导电至覆盖在待蚀纹部位上的工作液,以形成脉冲放电并在所述待蚀纹部位上电蚀出火花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蚀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蚀纹笔主体包绝缘壳和导电体,其中:所述绝缘壳内存在有用于容纳所述导电体的内腔,所述导电体固定于所述内腔中且所述导电体的两端连接所述工作电源和所述笔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蚀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蚀纹笔还包括通过电源线连接的插头和稳压变频器装置,所述稳压变频装置通过导线与所述导电体连接并用于调节线路中电流大小以为所述笔头部提供形成脉冲放电的所述工作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蚀纹笔,其特征在于,所述笔头部包括延伸部位和连接于所述延伸部位下端的工作部位,所述工作部位上存在有用于与所述待蚀纹部位形状相适配的工作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蚀纹笔,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姜尚文焦海波朱立果郭辉盛
申请(专利权)人:格力电器武汉有限公司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