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动测试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87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包括转盘输送机构、视觉拍照组件、正负极通电机构及功能测试机构:转盘输送机构定速转动,等距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驱动的测试工位;视觉拍照组件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正负极通电机构接通或断开驱动的正负极;功能测试机构包括移动机器人和设置在移动机器人上的测试工位头;移动机器人接收视觉拍照组件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根据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移动测试工位头;测试工位头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测试位置的正负极测试插针及与正负极测试插针连接的测试元件,测试元件获取驱动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自动化测试并判断驱动是否达标,以提高驱动测试效率,并提高测试准确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测试
,特别涉及一种驱动测试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在组装SDK灯丝灯时,需先将驱动装入灯头中,驱动的负极输入线搭载至灯头的沿口并与其焊接在一起,驱动的正极输入线搭载至灯头底部与铆钉接触连接,驱动的正极输入线与灯头底部连接。现有的SDK灯丝灯的驱动在和灯头组装完之后需要再次测试驱动和灯头装配后是否有接触不良的情况。目前的测试工艺为:需要人工将组装完的驱动逐个放至单工位的测试工装上进行测试,测试完后挑拣不良品,然后再将合格品逐个摆在吸塑盘上。因此,传统的测试方式存在如下几个缺陷:一,一条测试线需要配备多名操作人员进行SKD灯丝灯的驱动和灯头装配后的成品件的功能测试;二,人工测试时,还需要实时去观察数据是否达到标准,影响测试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驱动测试系统,通过自动化测试并判断驱动是否达标,以提高驱动测试效率,并提高测试准确率。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包括:转盘输送机构,所述转盘输送机构定速转动,等距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驱动的测试工位;视觉拍照组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正负极通电机构,所述正负极通电机构接通或断开驱动的正负极;功能测试机构,所述功能测试机构包括移动机器人和设置在所述移动机器人上的测试工位头;所述移动机器人接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移动所述测试工位头;所述测试工位头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测试位置的正负极测试插针及与正负极测试插针连接的测试元件,所述测试元件获取驱动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在测试驱动时,驱动装入灯头中,驱动的负极输入线与灯头连接,驱动的正极输入线与灯头底部连接,待测试驱动置于测试工位上,定速转动转盘输送机构,输送驱动至视觉拍照组件位置,由视觉拍照组件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然后转动至正负极通电机构位置,正负极通电机构接通驱动的正负极,驱动的正负极接通后,移动机器人接收视觉拍照组件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移动测试工位头,测试工位头的正负极测试插针插入驱动测试位置与驱动连接,测试元件与正负极测试插针连接并获取驱动参数,判断驱动是否合格。因此,本技术通过自动化测试并判断驱动是否达标,以提高驱动测试效率,并提高测试准确率。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进一步,测试元件为功率计,所述功率计读取功率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进一步,所述转盘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分割器、电木转盘、分度盘及光纤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木转盘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木转盘上设置所述测试工位;所述分度盘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纤传感器探测所述分度盘并反馈信号至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每次旋转一个测试工位距离。进一步,所述测试工位包括导电底座和绝缘放置块;所述绝缘放置块上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置剖槽;所述容置腔的底部通过导电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导电底座上,所述容置腔中容纳驱动并驱动的正极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进一步,所述视觉拍照组件包括支架、光源架、光源、相机架及工业相机;所述光源架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光源架上,所述相机架设置在支架上端,所述工业相机设置在所述相机架,所述工业相机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进一步,所述正负极通电机构包括水平移动单元、第一导电毛刷头及第二导电毛刷头;所述第一导电毛刷头及第二导电毛刷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单元的移动端上,所述第一导电毛刷头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毛刷头与电源的正极连接。进一步,所述测试工位头还包括脱模板、导杆、基板及压缩弹簧;所述脱模板上设有供所述正负极测试插针穿过的让位孔;所述导杆固定在所述脱模板上;所述基板滑动套设在所述导杆上,所述基板上设置所述正负极测试插针,所述基板与所述移动机器人连接;所述压缩弹簧套接在所述导杆上,其两端分别抵靠所述脱模板及所述基板。进一步,还包括压平机构,所述压平机构作升降移动以压平置于所述测试工位上的驱动。进一步,所述压平机构包括支撑杆、气缸座、升降气缸及压头;所述气缸座安装在所述支撑杆上端,所述升降气缸安装在所述气缸座上,所述压头安装在所述升降气缸的移动端。进一步,还包括输入取料机构,所述输入取料机构包括连接座、升降单元、旋转单元及第一夹取单元;所述升降单元设置在所述连接座上,所述旋转单元设置在升降单元上,所述第一夹取单元设置在所述旋转单元上,所述第一夹取单元夹取驱动并经所述旋转单元旋转后置于所述测试工位上。进一步,还包括输出取料机构,所述输出取料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座、第一横向移动单元、第一纵向移动单元及第二夹取单元;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座上;所述第一纵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一横向移动单元上;所述第二夹取单元设置在第一纵向移动单元上。进一步,还包括输送流水线,所述输送流水线包括动力驱动单元、同步输送带及压紧单元;所述动力驱动单元驱使所述同步输送带移动;所述同步输送带上设有用于放置驱动的工位头;压紧单元具有能升降的压板,所述压板位于所述同步输送带上方。进一步,还包括不良品剔除机构,所述不良品剔除机构包括第二安装座、第二横向移动单元、第二纵向移动单元、第三夹取单元及下料槽;所述第二横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纵向移动单元设置在所述第二横向移动单元上;所述第三夹取单元设置在第二纵向移动单元上;所述下料槽位于所述第三夹取单元下方接收所述第三夹取单元释放的不良品。进一步,还包括合格品摆盘机构,所述合格品摆盘机构包括多轴机器人和摆盘夹爪单元;所述摆盘夹爪单元包括固定基座、滑动件、推板、滑轨、多个滑块、剪叉连杆结构、多个第四夹取单元;所述固定基座与所述多轴机器人连接;所述滑动件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推板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端连接;所述滑轨固定在所述固定基座上;所述多个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首个滑块与所述推板连接;所述剪叉连杆结构的一端与首个滑块铰接,然后依次铰接每一滑块,至所述剪叉连杆结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基座铰接;所述多个第四夹取单元一一对应分别设置在所述滑块上。进一步,还包括摆放机构,所述摆放机构包括旋转气缸、电木大板、第一吸塑盘和第二吸塑盘;所述电木大板设置在所述旋转气缸上;所述第一吸塑盘和第二吸塑盘并排设置在所述电木大板上。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转盘输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测试工位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视觉拍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负极通电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转盘输送机构,所述转盘输送机构定速转动,等距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驱动的测试工位;/n视觉拍照组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n正负极通电机构,所述正负极通电机构接通或断开驱动的正负极;/n功能测试机构,所述功能测试机构包括移动机器人和设置在所述移动机器人上的测试工位头;所述移动机器人接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移动所述测试工位头;所述测试工位头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测试位置的正负极测试插针及与正负极测试插针连接的测试元件,所述测试元件获取驱动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盘输送机构,所述转盘输送机构定速转动,等距间隔设有多个用于放置驱动的测试工位;
视觉拍照组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驱动测试位置信息;
正负极通电机构,所述正负极通电机构接通或断开驱动的正负极;
功能测试机构,所述功能测试机构包括移动机器人和设置在所述移动机器人上的测试工位头;所述移动机器人接收所述视觉拍照组件获取的驱动测试位置信息,并根据所述驱动测试位置信息移动所述测试工位头;所述测试工位头包括用于连接驱动测试位置的正负极测试插针及与正负极测试插针连接的测试元件,所述测试元件获取驱动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测试元件为功率计,所述功率计读取功率参数并判断驱动是否合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输送机构包括驱动电机、分割器、电木转盘、分度盘及光纤传感器;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电木转盘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电木转盘上设置所述测试工位;所述分度盘与所述分割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光纤传感器探测所述分度盘并反馈信号至所述驱动电机,控制所述驱动电机每次旋转一个测试工位距离。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工位包括导电底座和绝缘放置块;所述绝缘放置块上形成上端开口的容置腔,所述容置腔的侧壁设置剖槽;所述容置腔的底部通过导电连接件固定于所述导电底座上,所述容置腔中容纳驱动并驱动的正极与所述导电连接件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驱动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极通电机构包括水平移动单元、第一导电毛刷头及第二导电毛刷头;所述第一导电毛刷头及第二导电毛刷头分别设置在所述水平移动单元的移动端上,所述第一导电毛刷头与电源的负极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毛刷头与电源的正极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东润杨鸿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通士达照明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