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志华专利>正文

一种定时电开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857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闹钟来达到定时的电开关装置。该装置主要由闹钟、控制器、导线组成,其控制器内有二对或多对触点,控制器内的轴通过螺纹与闹钟的闹条轴相连,闹条轴在指定的时间下动作,带动控制器内的轴旋转,从而使控制器内的触点接通或断开,达到对所需控制的电器进行定时控制的作用。本装置不改动闹钟的结构,可同时实现对多台家用电器定时控制的功能。(*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一种定时电开关装置,特别是一种利用闹钟的定时电开关装置。随着生活的现代化,人们广泛地需要各种家用电器能按指定的时间启动或停止,如出于安全考虑,在家中无人时,希望室内灯具点亮或录音机运转至规定时间断电,电视机等能在工作一段时间后自动关机。或者为了节省时间和舒适,需要电饭锅、空调机等设备在人们回家前的某一指定时间内接通电源执行正常功能。因此需要一种定时时间较长(4小时或12小时内)、价格低廉、操作简单的定时装置。但目前市场上出售的定时器不是定时时间过短而不适用,就是定时时间长而价格又较为昂贵而不便普及。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向公众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价格低廉定时在12小时以内的,实现定时的电开关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由闹钟、控制器、导线组成。其特征在于,与闹条轴相连的控制器主要由壳体、上盖、轴、挂勾体、拉杆组成。在壳体内腔下部固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不相连的下触点,上盖装入壳体内腔上部,位于上盖与下触点间的上绝缘环通过弹簧装于壳体内腔的限位台阶上,上绝缘环的下平面处固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触点。沿壳体轴线方向在壳体内安装有轴,轴的下端通过凸台插入壳体内腔的孔中并伸出壳体底部,轴下部末端制有可与闹钟闹条轴相连的螺纹孔。轴套套装在轴凸台上方,轴套的上部穿过上盖的孔伸入套装于轴并位于上盖的挂勾体的孔中。轴套与挂勾体固定连结,轴的上末端有便于转动轴的手柄,靠近手柄下方有横穿轴的定位销,定位销可插入挂勾体上的槽中,定杆则固定在挂勾体上,动杆与定杆间为可单向折叠的活动连接。位于壳体内轴套的止口上套装有下绝缘环。位于上、下触点间的导电环固定在下绝缘环上,下绝缘环与上盖间安放有弹簧。该控制器的一对触点为常闭触点,另一对触点为常开触点。在壳体上固定有防止壳体转动的固定板,固定板上有可套入闹钟旋扭的孔。利用控制器内轴将控制器与闹钟闹条轴相连,用导线将本装置作为一个开关接于电源与需定时通断电的电器间,就可在规定的时刻时当闹条轴转动,使控制器动作而实现对相应电器电源通、断的控制以执行所需的功能。因此本技术的优点是机械式闹钟家庭较为常有,用户只需添置控制器就可满足在12小时以内的定时开关电路的需要,本装置价格低廉,操作简单易行,不需改动闹钟。而且利用市面上已有的多孔插座还可同时实现对多台电器的定时控制。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的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的控制器的A向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的控制器中的动杆与定杆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接线示意图。本技术中的机械式闹钟1及多孔插座4,5均为已定型的产品,本处不再赘述。控制器2由壳体7,上盖21,触点26,30,轴8,挂勾体11,拉杆17,19组成。壳体7呈园筒形,在其内腔下部固定有一对互不相连的触点30,外园处制有螺纹的上盖21旋入壳体7内腔,在壳体7内腔上部作有限位台阶25,上绝缘环24被置于其上与上盖21下平面间的弹簧23而套装于限位台阶25上,上绝缘环24的下平面上固定有一对触点26,沿壳体7轴线方向在壳体7内安装轴8,轴8的下端插入壳体7内腔的孔34并伸出壳体7底部,在轴8下端有凸台31,并依靠凸台31确定轴8在壳体7内的轴向位置,轴8的下部末端作有可与闹钟1闹条轴相连的螺纹孔35,轴套9套装于轴8的凸台31上方轴套9的上部经上盖孔22插入挂勾体11的孔20中并与挂勾体11成固定连结,挂勾体11套装于轴8上并位于上盖21上方,在轴8的上末端有可转动轴的手柄16,在近手柄16下方的轴8上有横穿轴的定位销15在挂勾体11上作有可供定位销15插入和限位的槽14,13,拉杆17,19由定杆19和动杆17组成,定杆19固定在挂勾体11,两侧的孔12上,动杆17通过销钉18与定杆19相连。位于壳体7内的轴套9的止口36上套装有下绝缘环29,导电环28位于下绝缘29上并处于上、下触点26,30之间,导电环28的大小与上、下触点26,30的位置相适应。在下绝缘环29的上平面与上盖21间安放有弹簧27,弹簧23,27,是起保持触点26,30与导电环28的接触紧密和复位的作用。使用时,先将控制器2的轴8,下端的螺孔35旋于闹钟1的闹条轴上,使固定板6上的安装孔37套于闹条轴旁的校闹旋扭上(闹条轴上的原手柄应顺时针方向拧松拆出即可),按图4所示接线接通电源,按闹钟使用方法设定所规定动作的时间后,将动杆17提起,带动定杆19及提起挂勾体11,并使挂勾体11的槽14进入轴上的定位销15后,转动手柄16使轴8的定位销15进入挂勾体11上的槽13时,可松开拉杆17,19,弹簧27,处于压缩状态,挂勾体11不能复位。此时,导电环28接通上触点26,与触点26相连的常开插座4得电,而与下触点30相连的常闭插座5断电。当设定动作的时间一到,闹钟1上的闹条轴将顺时针旋转,与闹条轴相连的控制器2轴8也随之转动。这时,定位销15沿槽13移动至槽14时,由于弹簧27的作用,将使挂勾体11脱离销15的限制,而使挂勾体11与挂勾体11相连的轴套9,以及轴套9上的下绝缘环29,导电环28均迅速下移至原来状态,即导电环28与下触点30相连,使下触点30接通,从而使与下触点30相连的常闭多孔插座5得电,此时常开插座4断电。与插座4,5相连的电器设备。也在这一刻执行相应的功能。因此使用本技术,可不改变闹钟的结构并保持闹钟的原有功能而且能达到长达12小时范围以内任何时刻的定时功能操作简单、方便,使用也可靠。如果所需控制的电器少,则可不用插座4,5,而直接将接于插座的线与所需控制的电器相连。本控制器2还可实现停闹,当校好定时后,将动杆17拉直,在预定时间时,闹条轴转动,使手柄16也随之转动,当手柄16触及动杆17时,动杆17因定杆19将其限位而使手柄16不能转动而停闹。固定板6通过螺钉33经调节孔32固定在壳体7上,调节孔32用于改变轴8与安装孔37之间的距离以适应不同闹钟的闹条轴与闹时旋扭距离不同的情况。权利要求1.一种定时电开关装置,它主要由闹钟1,控制器2,导线3组成,其特征在于与闹钟1闹条轴相连的控制器2,主要由壳体7,上盖21,轴8,挂勾体11,拉杆17,19组成在壳体7内腔底部固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绝缘的下触点30,上盖21装于壳体7内腔上部,位于上盖21与下触点30间的上绝缘环24通过弹簧23套装于壳体7内腔的限位台阶25上,上绝缘环24的下平面处固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触点26,沿壳体7轴线方向于壳体7内安装有轴8,轴8的下端通过凸台31插入壳体7内腔的孔34中并伸出壳体7底部,轴8下部末端制有可与闹钟1闹条轴相连结的螺孔35,轴套9套装于轴8的凸台31上方轴套9的上部经上盖21孔插入套装于轴8并位于上盖21上的挂勾体11的孔中,并与挂勾体11固定连结,轴8的上末端有便于转动轴8的手柄16,靠近手柄16下方有横穿轴8的定位销15,定位销15可插入挂勾体11上的槽14,13中,定杆19固定在挂勾体11上,动杆17与定杆19为可单向折叠的活动连接,位于壳体7内轴套9的止口36上套装有下绝缘环29,位于上触点26,下触点30间的导电环28固定于下绝缘环29上,下绝缘环29与上盖21间安放有弹簧27。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定时电开关装置,它主要由闹钟1,控制器2,导线3组成,其特征在于:与闹钟1闹条轴相连的控制器2,主要由壳体7,上盖21,轴8,挂勾体11,拉杆17,19组成在壳体7内腔底部固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互相绝缘的下触点30,上盖21装于壳体7内腔上部,位于上盖21与下触点30间的上绝缘环24通过弹簧23套装于壳体7内腔的限位台阶25上,上绝缘环24的下平面处固定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上触点26,沿壳体7轴线方向于壳体7内安装有轴8,轴8的下端通过凸台31插入壳体7内腔的孔34中并伸出壳体7底部,轴8下部末端制有可与闹钟1闹条轴相连结的螺孔35,轴套9套装于轴8的凸台31上方轴套9的上部经上盖21孔插入套装于轴8并位于上盖21上的挂勾体11的孔中,并与挂勾体11固定连结,连8的上末端有便于转动轴8的手柄16,靠近手柄16下方有横穿轴8的定位销15,定位销15可插入挂勾体11上的槽14,13中,定杆19固定在挂勾体11上,动杆17与定杆19为可单向折叠的活动连接,位于壳体7内轴套9的止口36上套装有下绝缘环29,位于上触点26,下触点30间的导电环28固定于下绝缘环29上,下绝缘环29与上盖21间安放有弹簧2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黄志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