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855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物料分拣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料腔,所述料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引导管,所述底板顶面的中部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连接有分拣装置。本装置通过采用两根限位杆的设计,同时配合缓冲布袋的共同使用,在对物料进行分拣作业时,调整好两根限位杆之间的间距值,并且直接将物料投放至料腔内即可,限位杆能够区分不同直径的物料,缓冲布袋可以防止物料坠落过程中损坏,装置的分拣过程不需要电力等作用力支持,并且装置的操作简单,使用和购置成本低下,体现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
本技术涉及物料分拣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
技术介绍
分拣,顾名思义就是将物件进行区分归类,用以便于对物件进行综合整体,自动化的分拣机构大都是通过物理方式来实现的。分拣源自于快递物流行业,但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制造的不断发展,大批量的物件也越来越多,分拣也逐渐适用于不同的行业领域。由于使用的领域不同,其分拣的装置也十分多样,现有的分拣装置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使用需求,但是弊端也还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表现有:在对物料进行分拣作业时,其分拣的作用力大都是通过电力来实现驱动的,并且设备存在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情况,并且由于分拣装置结构的特殊性,其使用和购置的成本较为高昂,不利于普遍推广。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中提出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一)技术目的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具有分拣自动化;无需外界动力辅助运作;使用范围广和操作简便的特点。(二)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包括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一支杆,所述第一支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料腔,所述料腔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引导管,所述底板顶面的中部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二支杆,所述第二支杆的顶端连接有分拣装置,所述底板顶面的左侧安装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上套接有缓冲布袋,所述底板的顶面放置有位于缓冲布袋下方的储料槽。优选的,所述引导管包括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在料腔的底面,所述连接杆远离料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管体,所述半管体自身呈弧形。优选的,所述分拣装置包括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两侧所述定位架上活动套接有两根限位杆,且限位杆的两端螺纹套接有位于定位架外部的紧固旋钮。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面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优选的,所述引导管和分拣装置自身分别呈倾斜状,所述引导管位于分拣装置的上方,且引导管和分拣装置倾斜的角度值相等。优选的,所述缓冲布袋的数量有三个且均匀套接在固定架上,所述缓冲布袋自身呈漏斗状,所述缓冲布袋的下方向下延伸至储料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自身分为三段,两根所述限位杆之间的间距值从左往右逐渐递减。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装置通过采用两根限位杆的设计,同时配合缓冲布袋的共同使用,在对物料进行分拣作业时,调整好两根限位杆之间的间距值,并且直接将物料投放至料腔内即可,限位杆能够区分不同直径的物料,缓冲布袋可以防止物料坠落过程中损坏,装置的分拣过程不需要电力等作用力支持,并且装置的操作简单,使用和购置成本低下,体现了本装置的实用性和可行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分拣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布袋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引导管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板;2、第一支杆;3、料腔;4、引导管;41、连接杆;42、半管体;5、第二支杆;6、分拣装置;61、定位架;62、滑槽;63、紧固旋钮;64、限位杆;7、固定架;8、缓冲布袋;9、储料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技术的概念。图4为本技术的引导管结构示意图;引导管4包括有连接杆41,连接杆41固定连接在料腔3的底面,连接杆41远离料腔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管体42,半管体42自身呈弧形。其半管体42的中部和料腔3底面的中部是在同一垂直线上的,当料腔3内的物料向下滑落时,其半管体42能够将物料引导至分拣装置6上,从而便于之后的分拣工作,连接杆41主要是对半管体42起到连接固定的作用,并且引导管4也是料腔3和分拣装置6之间的过渡结构。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其分拣装置6包括有定位架61,定位架6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62,两侧定位架61上活动套接有两根限位杆64,且限位杆64的两端螺纹套接有位于定位架61外部的紧固旋钮63。其紧固旋钮63能够沿着滑槽62的轨迹左右滑动,当紧固旋钮63旋开之后,两侧限位杆64之间的间距值能够进行调整,并且当紧固旋钮63旋紧之后,可以对限位杆64的位置进行限定。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底面的四周分别固定连接有底座,底座的数量有四个,且四个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在底板1底面的四周分别采用底座的设计,并且四个底座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使得四个底座不仅能够给装置提供支撑的作用力,还可以确保装置自身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引导管4和分拣装置6自身分别呈倾斜状,引导管4位于分拣装置6的上方,且引导管4和分拣装置6倾斜的角度值相等。由于物料是在滚动的过程中来实现分拣的,通过将引导管4和分拣装置6采用倾斜放置的设计,使得物料能够沿着倾斜的引导管4和分拣装置6进行滚动,引导管4能够将料腔3内腔的物料传递到分拣装置6上。在本实施例中,缓冲布袋8的数量有三个且均匀套接在固定架7上,缓冲布袋8自身呈漏斗状,缓冲布袋8的下方向下延伸至储料槽9的内部。当分拣装置6对物料分拣结束之后,物料能够在重力作用下自由下落,通过采用漏斗状缓冲布袋8的设计,使得缓冲布袋8能够将物料接住,并且可以将物料下落的作用力进行缓冲,避免作用力过大而导致摔坏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限位杆64自身分为三段,两根限位杆64之间的间距值从左往右逐渐递减。三段式的限位杆64能够对物料实现三重分拣,如果物料过小,那么物料就会继续向左侧滚动,当两侧限位杆64之间的间距值大于物料的直径值时,物料即可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下落。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前,首先旋开紧固旋钮63,滑动两侧的限位杆64,使得两侧限位杆64之间的间距值能够位于物料范围左右,调节完毕之后再将紧固旋钮63旋紧,用以确保两侧限位杆64位置的固定,当分拣作业进行时,首先将圆球状的物料投放至料腔3内,在重力的作用力下,物料能够沿着料腔3的内壁掉落至半管体42内,并且物料可以沿着半管体42滚动至分拣装置6上,由于两侧限位杆64之间的间距值不同,物料在滚动的过程中,如果间距值大于物料的直径值,那么物料就会坠落至分拣装置6的下方,下方的缓冲布袋8会兜住物料,减少掉落时的冲击作用力,最后物料被分类收集在三个储料槽9内。应当理解的是,本技术的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用于示例性说明或解释本技术的原理,而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因此,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此外,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和边界、或者这种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一支杆(2),所述第一支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料腔(3),所述料腔(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引导管(4),所述底板(1)顶面的中部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二支杆(5),所述第二支杆(5)的顶端连接有分拣装置(6),所述底板(1)顶面的左侧安装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上套接有缓冲布袋(8),所述底板(1)的顶面放置有位于缓冲布袋(8)下方的储料槽(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包括有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一支杆(2),所述第一支杆(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料腔(3),所述料腔(3)的下方固定连接有引导管(4),所述底板(1)顶面的中部连接有向上伸出的第二支杆(5),所述第二支杆(5)的顶端连接有分拣装置(6),所述底板(1)顶面的左侧安装有固定架(7),所述固定架(7)上套接有缓冲布袋(8),所述底板(1)的顶面放置有位于缓冲布袋(8)下方的储料槽(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管(4)包括有连接杆(41),所述连接杆(41)固定连接在料腔(3)的底面,所述连接杆(41)远离料腔(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管体(42),所述半管体(42)自身呈弧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分拣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装置(6)包括有定位架(61),所述定位架(6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滑槽(62),两侧所述定位架(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仵建国王疆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际高检测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