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7575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先用吸湿排汗剂与高导热短纤维共混的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对合成纤维针织面料进行浸渍整理制备吸湿快干面料;再用凉感微胶囊和相变微胶囊的混合胶浆对上述吸湿快干面料进行单面丝印整理得到增强凉感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增强凉感面料能通过在面料上赋予瞬间凉感、持续凉感及吸湿快干等功能从而达到显著增强凉感的效果,给人体带来舒适体验,可用于运动服、防护服和家纺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对于面料的舒适性尤其是热湿舒适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其中,凉感面料因其能给在炎炎夏日给人体带来凉爽体验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市面上制备凉感面料的方法主要有凉感纤维和凉感后整理。前者主要通过在纺丝过程中添加如云母石等矿物材料提高纤维的导热性来获得瞬间凉感,但难以实现持续性凉感效果,且纺丝方法成本较高;传统的后整理主要是将木糖醇、赤糖醇、薄荷酮、丝素蛋白等遇水吸热及保湿的因子制成凉感整理剂,整理到面料上来实现凉感,但其水洗易失效和部分物质的易挥发性大大缩短其使用时效,影响人体穿着体验,因此,急需一种能长时间给人体带来凉爽体验的面料。目前的技术中,缓释微胶囊因其缓慢释放凉感因子且能与衣物有效结合而大大延长凉感效果的持续时间,另一方面,协同相变微胶囊的相态转化进行吸收热量,能有效增加人体的瞬间凉感和持续凉感效果。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单一的凉感整理并不足以缓解面料因高湿天气或大量出汗所带来的粘腻感和贴肤不适感。为了改善这一情况,人们通常通过增大蒸发面积、增加导水通道来制备吸湿排汗面料,使人体在高湿环境中或大量出汗条件下快速排走面料的水分、增加人体凉爽舒适感。专利CN201911408050.2中公开了一种吸湿排汗和凉感结合的针织面料的制备方法,能在凉感后整理的同时,通过设计织物组织结构来增加导水通道,实现凉感效果的增强。然而目前利用吸湿排汗来增强凉感效果的研究并不多见,发展较为滞后。目前市面很多凉感面料仅具备瞬间接触凉感性能,而不具备持续凉感效果;因其作用方式单一或加载量有限而不具备足够的凉感效果;因无法及时带走人体产生的汗液及热量,而未能缓解由此引发的粘湿及闷热不适。因此,研发一类增强凉感面料,应用于运动服、休闲服、防护服、帽袜等,在具备长时间高效凉感效果的同时,还能通过增强水分的散失,协同增强凉感效果,这对于恶劣环境下提升人体的凉爽体验及过热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凉感面料,能通过在面料上赋予瞬间凉感、持续凉感及吸湿快干等功能从而达到显著增强凉感的效果,给人体带来舒适体验。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先用吸湿排汗剂与高导热短纤维共混的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对合成纤维针织面料进行浸渍整理制备吸湿快干面料;再用凉感微胶囊和相变微胶囊的混合胶浆对上述吸湿快干面料进行单面丝印整理得到增强凉感面料。吸湿快干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高导热短纤维、粘合剂A、吸湿排汗剂、水进行混合,并低速搅拌至纤维分散均匀,得到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2)取合成纤维针织面料,浸渍于上述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中5~60min,后取出并置于100~180℃鼓风烘箱中烘焙1~30min,接着在60-120℃条件下烘干面料;优选的,搅拌速度为300~1800rpm;浸渍于上述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中5~50min,取出后先置于100~150℃鼓风烘箱中烘焙2~20min烘焙,后在70~100℃下烘干。所述合成纤维针织面料为锦纶、涤纶、莫代尔或氨纶及其混纺针织面料。所述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按质量份计,总计100份包括如下组分:吸湿快干剂1~25份,高导热短纤维0.1~10份,粘合剂0.1~10份,其余为水。所述吸湿快干剂为Goon886、JV-908、德科纳米X23、鲁道夫FERANICE、RUCO-PURSEC、3MSCOTCHGARD、FC-226吸湿排汗剂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高导热短纤维为碳纤维;所述粘合剂A为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酯、有机硅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1)将一定量凉感微胶囊、相变微胶囊、交联剂、粘合剂B、增稠剂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常温条件下搅拌0.5h,制得均匀分散的混合胶浆;(2)将制备的混合胶浆采用丝网印刷到制得的吸湿快干面料上,90~130℃烘1~60min。优选的,95~130℃烘6~40min。所述混合胶浆按质量份计,总计100份包括如下组分:凉感微胶囊1~20份,相变微胶囊1~20份,交联剂5~50份,粘合剂1~20份,增稠剂0.1~5份,其余为水。所述感微胶囊为缓释微胶囊,芯材为薄荷酮、薄荷醇、木糖醇、桉树醇、丝素蛋白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相变微胶囊为烷烃、多元醇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交联剂为聚氨酯、聚丙烯酸酯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粘合剂B为为水性聚氨酯、水性丙烯酸酯、有机硅中的任意一种或两种混合。所述增稠剂为丙烯酸共聚物。本专利技术可用于运动服、防护服和家纺等,起到接触凉感、持续凉爽、吸湿快干的功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①时效上,协同相变微胶囊的相变吸热及凉感微胶囊的缓释作用,延长了凉感面料的作用时间;②性能上,通过高导热短纤维的添加,使得凉感面料的热传导效果更好,起到增强瞬间凉感的作用;同时高导热短纤维在面料表面构筑的连续化网状结构一方面增大了面料的比表面积,同样是水分蒸发的面积,另一方面如图1所示,厚度方向的从小孔-高导热纤维层到大孔-面料基材层的多尺度孔结构能形成水分由高导热纤维层向面料基材层的驱动过程,即芯吸作用,及时排走汗液与热量,从结构上对复合面料的凉感起到了促进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中制备得到的增强凉感面料的结构模型。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但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取10克高导热短纤维、5克水性聚氨酯、10克吸湿排汗剂溶于475g水中,调高转速至300转/分钟,搅拌均匀;按照浴比为1:20称取锦纶面料,浸渍于上述分散液中15min,后取出并置于100℃鼓风烘箱中烘焙15min,接着在80℃下烘干面料;取20克凉感微胶囊、18克相变微胶囊、6克交联剂、3克水性聚丙烯酸酯胶浆、1克增稠剂和水混合,搅拌30min至混合均匀;采用丝网印刷机对面料进行丝印涂层整理,刮刀角度控制在60°,印刷次数为1次;取下面料,在100℃下烘15min,得到增强凉感面料。经测试,增强凉感面料的瞬间接触凉感性能为0.32,芯吸高度为118mm,透湿量为12000g/(m2·d),接触润湿时间0.3s,滴水扩散时间2.1s,水分蒸发速率0.28g/h。实施例2取35克高导热短纤维、5克水性聚丙烯酸酯、10克吸湿排汗剂溶于500g水中,调高转速至600转/分钟,搅拌均匀;按照浴比为1:10称取涤纶面料,浸渍于上述分散液中30min,后取出并置于130℃鼓风烘箱中烘焙10min,接着在85℃下烘干面料;取15克凉感微胶囊、14克相变微胶囊、5.8克交联剂、3克水性聚氨酯胶浆、0.5克增稠剂和水混合,搅拌40min至混合均匀;采用丝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吸湿排汗剂与高导热短纤维共混的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对合成纤维针织面料进行浸渍整理制备吸湿快干面料;再用凉感微胶囊和相变微胶囊的混合胶浆对上述吸湿快干面料进行单面丝印整理得到增强凉感面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吸湿排汗剂与高导热短纤维共混的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对合成纤维针织面料进行浸渍整理制备吸湿快干面料;再用凉感微胶囊和相变微胶囊的混合胶浆对上述吸湿快干面料进行单面丝印整理得到增强凉感面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快干面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高导热短纤维、粘合剂A、吸湿排汗剂和水进行混合,在搅拌速度为300~3000rpm的条件下搅拌15~100min至分散均匀,得到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
2)取合成纤维针织面料,浸渍于上述步骤1)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中5~60min,后取出并置于100~180℃鼓风烘箱中烘焙1~30min,接着在60-120℃条件下烘干面料;
所述合成纤维针织面料为锦纶、涤纶、莫代尔或氨纶及其混纺针织面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一定量凉感微胶囊、相变微胶囊、交联剂、粘合剂B、增稠剂和水混合,在常温条件下搅拌10~60min,制得均匀分散的混合胶浆;
2)将制备的混合胶浆采用丝网印刷到制得的吸湿快干面料上,90~130℃烘1~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增强凉感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湿排汗复合整理剂按质量份计,总计100份,包括如下组分:吸湿快干剂1~25份,高导热短纤维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翼鸿喻学锋黄湛贾宝泉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