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730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丝光澳毛的重量百分比为62%~68%、羊绒的重量百分比为6%~9%、抗菌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8%、汉麻的重量百分比为26%~30%,且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的总配比为100%;通过固定套通过外环套带动球头杆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轴的往复转动,驱动轴在底座两侧侧壁上的通孔内部转动,实现卡块的往复运动,卡块通过对推杆的移动,使得调节杆在转动杆的上方往复移动,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避免纱线只缠绕在线轴的一端,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充分利用线轴的现象,不需要人工调节纱线缠绕位置,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抗菌纱线制备
,具体为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纱线是一种纺织品,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分为短纤维纱,连续长丝等。抗菌纱线大多运用在医疗领域。现有的抗菌纱线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易出现调节杆受到的惯性力过大而损坏的现象,需要时常检修;现有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无法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纱线只缠绕在线轴的一端,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充分利用线轴,需要人工调节纱线缠绕位置,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在纱线缠绕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收取线轴工作,无法接收从转动杆上脱落的纱线轴,不便于纱线轴的收集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及其加工工艺,以解决现有的抗菌纱线加工过程中,使用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易出现调节杆受到的惯性力过大而损坏的现象,需要时常检修;现有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无法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纱线只缠绕在线轴的一端,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充分利用线轴,需要人工调节纱线缠绕位置,影响工作效率;现有的纱线成轴加工装置,在纱线缠绕完成后,需要人工进行收取线轴工作,无法接收从转动杆上脱落的纱线轴,不便于纱线轴的收集工作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丝光澳毛的重量百分比为62%~68%、羊绒的重量百分比为6%~9%、抗菌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8%、汉麻的重量百分比为26%~30%,且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的总配比为100%;该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由以下工艺制备得到:将制备好的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按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再经过粗纱煮漂、半脱胶、漂白去氯、生物酶预处理、烘干染色后,进行细纱纱纺;将得到的细纱进行射频干纱、挑纱、络筒、打包、加湿,制得松散状态抗菌纱线;将松散状态抗菌纱线安装在纱线成轴加工装置的两个放置盘上,将线轴套在转动杆上,再将纱线的一端穿过槽口缠绕在转动杆上的线轴上,通过电机的输出端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驱动带轮转动,使得转轴转动,通过转轴上的主齿轮驱动两个传动齿轮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时带动线轴转动,将纱线缠绕在线轴上,同时在缠绕的过程中,传动轮转动时,通过固定套通过外环套带动球头杆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轴的往复转动,驱动轴在底座两侧侧壁上的通孔内部转动,实现卡块的往复运动,卡块通过对推杆的移动,使得调节杆在转动杆的上方往复移动,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的加工工艺,该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制备好的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按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再经过粗纱煮漂、半脱胶、漂白去氯、生物酶预处理、烘干染色后,进行细纱纱纺;将得到的细纱进行射频干纱、挑纱、络筒、打包、加湿,制得松散状态抗菌纱线;步骤二:将松散状态抗菌纱线安装在纱线成轴加工装置的两个放置盘上,将线轴套在转动杆上,再将纱线的一端穿过槽口缠绕在转动杆上的线轴上,通过电机的输出端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驱动带轮转动,使得转轴转动,通过转轴上的主齿轮驱动两个传动齿轮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时带动线轴转动,将纱线缠绕在线轴上,同时在缠绕的过程中,传动轮转动时,通过固定套通过外环套带动球头杆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轴的往复转动,驱动轴在底座两侧侧壁上的通孔内部转动,实现卡块的往复运动,卡块通过对推杆的移动,使得调节杆在转动杆的上方往复移动,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避免纱线只缠绕在线轴的一端,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充分利用线轴的现象,不需要人工调节纱线缠绕位置,提高工作效率;步骤三:纱线缠绕完成后,通过两个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活塞杆向缸体外侧移动,活塞杆推动套筒移动,使得套筒上的拨杆将转动杆上的纱线轴拨下,底架一侧的侧壁顶部位置并排设置有两个收集框,且两个收集框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座的下方,通过两个收集框接收从转动杆上脱落的纱线轴,便于纱线轴的收集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纱线成轴加工装置包括中间板、底架和工作箱,所述底架的内部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中间板,中间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主动轮,底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工作箱,工作箱的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贯穿工作箱,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与带轮,主动轮与带轮之间通过皮带连接,转轴的另一端设置有传动轮,转轴的中部位置固定连接有主齿轮,转轴的两侧对称设置有转动杆,转动杆的一端穿过工作箱的侧壁伸出到工作箱的外侧,位于主齿轮一侧的转动杆上固定连接有传动齿轮,主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连接,每个转动杆的一侧均设置有液压缸,液压缸固定安装在工作箱的内壁上,每个液压缸的内部均设置有活塞杆,每个活塞杆的一端均套接有套筒,两个套筒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拨杆,传动轮下方的底架的顶面上固定设置有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驱动轴,驱动轴贯穿底座的两侧侧壁,驱动轴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球头杆,传动轮上套设有固定套,固定套的一端设有外环套,外环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球头套,球头杆的球头端安装在球头套的内部;所述底座两侧的底架上对称设置有固定座,驱动轴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卡块,每个卡块的内部均开设有限位孔,滑杆设置在限位孔的内部,滑杆的另一端套设有支杆,支杆设置在卡块上,支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推杆,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支杆的底端设置在工作箱的侧壁上,每个固定座一侧的底架的顶面上均设置有支撑柱,每个支撑柱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立柱,每个立柱的底部均转动连接有放置盘,使用时,将松散状态抗菌纱线安装在两个放置盘上,将线轴套在转动杆上,再将纱线的一端穿过槽口缠绕在转动杆上的线轴上,通过电机的输出端驱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皮带驱动带轮转动,使得转轴转动,通过转轴上的主齿轮驱动两个传动齿轮转动,使得转动杆转动,转动杆转动时带动线轴转动,将纱线缠绕在线轴上,同时在缠绕的过程中,传动轮转动时,通过固定套通过外环套带动球头杆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轴的往复转动,驱动轴在底座两侧侧壁上的通孔内部转动,实现卡块的往复运动,卡块通过对推杆的移动,使得调节杆在转动杆的上方往复移动,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避免纱线只缠绕在线轴的一端,导致缠绕不均匀,无法充分利用线轴的现象,不需要人工调节纱线缠绕位置,提高工作效率;纱线缠绕完成后,通过两个液压缸控制其内部的活塞杆向缸体外侧移动,活塞杆推动套筒移动,使得套筒上的拨杆将转动杆上的纱线轴拨下,底架一侧的侧壁顶部位置并排设置有两个收集框,且两个收集框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座的下方,通过两个收集框接收从转动杆上脱落的纱线轴,便于纱线轴的收集工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每个转动杆与工作箱的侧壁连接处均设置有杆套,杆套固定设置在工作箱的侧壁上,转动杆与杆套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时,能够将纱线缠绕在转动杆上,实现纱线的打捆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丝光澳毛的重量百分比为62%~68%、羊绒的重量百分比为6%~9%、抗菌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8%、汉麻的重量百分比为26%~30%,且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的总配比为100%;/n该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由以下工艺制备得到:/n将制备好的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按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再经过粗纱煮漂、半脱胶、漂白去氯、生物酶预处理、烘干染色后,进行细纱纱纺;将得到的细纱进行射频干纱、挑纱、络筒、打包、加湿,制得松散状态抗菌纱线;/n将松散状态抗菌纱线安装在纱线成轴加工装置的两个放置盘(9)上,将线轴套在转动杆(20)上,再将纱线的一端穿过槽口缠绕在转动杆(20)上的线轴上,通过电机(2)的输出端驱动主动轮(3)转动,主动轮(3)通过皮带驱动带轮(30)转动,使得转轴(31)转动,通过转轴(31)上的主齿轮(32)驱动两个传动齿轮(33)转动,使得转动杆(20)转动,转动杆(20)转动时带动线轴转动,将纱线缠绕在线轴上,同时在缠绕的过程中,传动轮(19)转动时,通过固定套(18)通过外环套(17)带动球头杆(14)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轴(13)的往复转动,驱动轴(13)在底座(12)两侧侧壁上的通孔内部转动,实现卡块(35)的往复运动,卡块(35)通过对推杆(25)的移动,使得调节杆(26)在转动杆(20)的上方往复移动,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丝光澳毛的重量百分比为62%~68%、羊绒的重量百分比为6%~9%、抗菌纤维的重量百分比为2%~8%、汉麻的重量百分比为26%~30%,且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的总配比为100%;
该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由以下工艺制备得到:
将制备好的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按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再经过粗纱煮漂、半脱胶、漂白去氯、生物酶预处理、烘干染色后,进行细纱纱纺;将得到的细纱进行射频干纱、挑纱、络筒、打包、加湿,制得松散状态抗菌纱线;
将松散状态抗菌纱线安装在纱线成轴加工装置的两个放置盘(9)上,将线轴套在转动杆(20)上,再将纱线的一端穿过槽口缠绕在转动杆(20)上的线轴上,通过电机(2)的输出端驱动主动轮(3)转动,主动轮(3)通过皮带驱动带轮(30)转动,使得转轴(31)转动,通过转轴(31)上的主齿轮(32)驱动两个传动齿轮(33)转动,使得转动杆(20)转动,转动杆(20)转动时带动线轴转动,将纱线缠绕在线轴上,同时在缠绕的过程中,传动轮(19)转动时,通过固定套(18)通过外环套(17)带动球头杆(14)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轴(13)的往复转动,驱动轴(13)在底座(12)两侧侧壁上的通孔内部转动,实现卡块(35)的往复运动,卡块(35)通过对推杆(25)的移动,使得调节杆(26)在转动杆(20)的上方往复移动,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


2.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加工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制备好的丝光澳毛、羊绒、汉麻和抗菌纤维按比例混纺,合股加捻制得粗纱,经过混配配组,纺成生粗纱,再经过粗纱煮漂、半脱胶、漂白去氯、生物酶预处理、烘干染色后,进行细纱纱纺;将得到的细纱进行射频干纱、挑纱、络筒、打包、加湿,制得松散状态抗菌纱线;
步骤二:将松散状态抗菌纱线安装在纱线成轴加工装置的两个放置盘(9)上,将线轴套在转动杆(20)上,再将纱线的一端穿过槽口缠绕在转动杆(20)上的线轴上,通过电机(2)的输出端驱动主动轮(3)转动,主动轮(3)通过皮带驱动带轮(30)转动,使得转轴(31)转动,通过转轴(31)上的主齿轮(32)驱动两个传动齿轮(33)转动,使得转动杆(20)转动,转动杆(20)转动时带动线轴转动,将纱线缠绕在线轴上,同时在缠绕的过程中,传动轮(19)转动时,通过固定套(18)通过外环套(17)带动球头杆(14)上下往复移动,实现驱动轴(13)的往复转动,驱动轴(13)在底座(12)两侧侧壁上的通孔内部转动,实现卡块(35)的往复运动,卡块(35)通过对推杆(25)的移动,使得调节杆(26)在转动杆(20)的上方往复移动,将纱线均匀的缠绕在线轴上;
步骤三:纱线缠绕完成后,通过两个液压缸(34)控制其内部的活塞杆(22)向缸体外侧移动,活塞杆(22)推动套筒(23)移动,使得套筒(23)上的拨杆(24)将转动杆(20)上的纱线轴拨下,底架(5)一侧的侧壁顶部位置并排设置有两个收集框(11),且两个收集框(11)分别位于两个固定座(4)的下方,通过两个收集框(11)接收从转动杆(20)上脱落的纱线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效果好的功能性纱线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成轴加工装置包括中间板(1)、底架(5)和工作箱(7),所述底架(5)的内部靠近底部位置设置有中间板(1),中间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机(2),电机(2)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有主动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彩英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正美线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