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07677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1-15 15: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由涡流混纺而成,所述纱线本体包括芯纱、第一包覆纤维层、第二包覆纤维层和第三包覆纤维层,所述芯纱为直芯结构,所述芯纱为涤纶长丝,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由抗菌锦纶纤维制成,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外,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由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制成,所述第三包覆纤维层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外,所述第三包覆纤维层由棉纤维制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用于杀灭细菌和螨虫,具备优良的杀菌和抑菌能力,抗菌性能好,可有效避免细菌和螨虫滋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
本技术涉及涡流纺纱线
,具体为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
技术介绍
涡流纺的纺纱原理是,完成并条的棉条供给牵伸装置,经罗拉牵伸装置牵伸后的纤维束从前罗拉钳口输出,在纺纱喷嘴入口处轴向气流的作用下沿螺旋形的纤维导引通道进入纺纱喷嘴。螺旋形纤维导引通道出口处设有针状阻捻件,纤维束在针部弯曲,使纤维束保持为不加入捻度的状态被引入涡流室。纤维束的前端受到已形成的纱线的拖拽作用被拉入纺锭内的纱线通道,并捻入新形成的纱中,成为纱芯。纤维的尾端在被前罗拉钳口握持的情况下仍然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中。当纤维的尾端不再为前罗拉钳口握持时,受到纺纱喷嘴内空气涡流的离心作用,不再保持在纤维导引通道内,而是在纺锭入口处被旋转气流径向地驱散开,在空气涡流的带动下,倒伏在纺锭前端锥面上,同时随空气涡流进行回转,缠绕在随后的纱线,并经纺锭内部的纱线的通道输出。形成的纱线由近似呈平行无捻状纤维构成的纱芯和外围呈螺旋状包缠的纤维组成。目前的涡流纺纱线较一般纱线的耐磨性好,但不具备杀菌和抑菌能力,不具备抗菌性能,易使得细菌和螨虫滋生,已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本技术的抗菌型涡流纺纱线通过设置由抗菌棉纶纤维制成的第一包覆纤维层,可用于杀灭细菌和螨虫,具备优良的杀菌和抑菌能力,通过设置由玻璃纤维和竹纤维制成的第二包覆纤维层,可增强结构强度,且进一步增加了杀菌和抑菌能力,使得该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具备优良的抗菌性能,可有效避免细菌和螨虫滋生,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包括纱线本体,所述纱线本体由涡流混纺而成;所述纱线本体包括:芯纱,所述芯纱为直芯结构,所述芯纱为涤纶长丝;第一包覆纤维层,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外,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由抗菌锦纶纤维制成;第二包覆纤维层,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外,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由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制成;第三包覆纤维层,所述第三包覆纤维层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外,所述第三包覆纤维层由棉纤维制成。优选的,所述芯纱的直径为20-100um,所述芯纱1的线密度为2-5dtex。优选的,所述抗菌锦纶纤维由锦纶纤维浸泡于抗菌液中制成。优选的,所述锦纶纤维为短纤维,所述锦纶纤维的长度为20-50mm。优选的,所述玻璃纤维和所述竹纤维的混合比例为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抗菌型涡流纺纱线通过设置由抗菌棉纶纤维制成的第一包覆纤维层,可用于杀灭细菌和螨虫,具备优良的杀菌和抑菌能力,通过设置由玻璃纤维和竹纤维制成的第二包覆纤维层,可增强结构强度,且进一步增加了杀菌和抑菌能力,使得该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具备优良的抗菌性能,可有效避免细菌和螨虫滋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纱线本体;1、芯纱;2、第一包覆纤维层;3、第二包覆纤维层;4、第三包覆纤维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包括纱线本体100,所述纱线本体100由涡流混纺而成,所述纱线本体100包括芯纱1、第一包覆纤维层2、第二包覆纤维层3和第三包覆纤维层4,所述芯纱1为直芯结构,所述芯纱1为涤纶长丝,所述芯纱1的直径为20um,所述芯纱1的线密度为2dtex,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1外,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由抗菌锦纶纤维制成,所述抗菌锦纶纤维由锦纶纤维浸泡于抗菌液中制成,所述锦纶纤维为短纤维,所述锦纶纤维的长度为20mm,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外,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由混合比例为1:1的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制成,所述第三包覆纤维层4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外,所述第三包覆纤维层4由棉纤维制成。按照质量组份计所述抗菌液的配方如下:乙醇30份、薄荷1份、石榴皮提取物鞣花酸4份、聚醚硅氧烷3份、防腐剂1份、氧化银2份、香料1份和纯水90份。所述抗菌液的制备方法如下:将乙醇、石榴皮提取物鞣花酸、聚醚硅氧烷和氧化银混合均匀之后分散于纯水中,再将薄荷、防腐剂和香料加入其中,搅拌使混合物混合均匀,冷却静置得到抗菌液。该抗菌型涡流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以涤纶长丝的芯纱作为芯纤维长丝,以抗菌锦纶纤维作为包缠纤维,通过涡流纺方法纺纱成涡流纺半成品纱;S2、将玻璃纤维和竹纤维通过混棉机进行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纤维;S3、以涡流纺半成品纱作为芯纤维长丝,以混合纤维作为包缠纤维,通过涡流纺方法纺纱成涡流纺粗纱;S4、以涡流纺粗纱作为芯纤维长丝,以棉纤维作为包缠纤维,通过涡流纺方法纺纱成抗菌型涡流纺纱线;S5、将抗菌型涡流纺纱线通过导引罗拉卷绕在热辊上,其中,热辊的加热方式为电磁加热,加热温度范围为100-160℃,再由输出罗拉输出,最后卷绕形成筒纱。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抗菌型涡流纺纱线通过设置由抗菌棉纶纤维制成的第一包覆纤维层2,可用于杀灭细菌和螨虫,具备优良的杀菌和抑菌能力,通过设置由玻璃纤维和竹纤维制成的第二包覆纤维层3,可增强结构强度,且进一步增加了杀菌和抑菌能力,使得该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具备优良的抗菌性能,可有效避免细菌和螨虫滋生。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线本体(100),所述纱线本体(100)由涡流混纺而成;/n所述纱线本体(100)包括:/n芯纱(1),所述芯纱(1)为直芯结构,所述芯纱(1)为涤纶长丝;/n第一包覆纤维层(2),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1)外,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由抗菌锦纶纤维制成;/n第二包覆纤维层(3),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外,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由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制成;/n第三包覆纤维层(4),所述第三包覆纤维层(4)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外,所述第三包覆纤维层(4)由棉纤维制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型涡流纺纱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纱线本体(100),所述纱线本体(100)由涡流混纺而成;
所述纱线本体(100)包括:
芯纱(1),所述芯纱(1)为直芯结构,所述芯纱(1)为涤纶长丝;
第一包覆纤维层(2),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螺旋缠绕于所述芯纱(1)外,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由抗菌锦纶纤维制成;
第二包覆纤维层(3),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包覆在所述第一包覆纤维层(2)外,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由玻璃纤维和竹纤维混合制成;
第三包覆纤维层(4),所述第三包覆纤维层(4)螺旋缠绕于所述第二包覆纤维层(3)外,所述第三包覆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正辉吴俊年沈绒吴丽清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普路通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