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及加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475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及加工工艺,配方包括: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耐火骨料、掺合料和粘接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份的沙子、40‑6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0‑30份的粉煤灰、20‑30份的耐火骨料、5‑10份掺合料的和10‑20份的粘接剂;该发明专利技术,安全可靠,采用铝酸盐水泥原料作为原料,混合沙子、粉煤灰与耐火骨料采用研磨、超声处理、后搅拌混合制成,铝酸盐水泥与耐火骨料混合增加混凝土耐温性,沙子与粉煤灰增加混凝土成品粘和性,进而增加混凝土成品强度,增加混凝土成品使用寿命;且该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严谨,能够代替其他较为昂贵的耐温型混凝土生产工艺,原料便宜成本低廉,节约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加工与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及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混凝土
,具体为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及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混凝土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传统混凝土及加工工艺采用水泥搅拌混合制成,导致混凝土耐温性差,且混凝土成品粘和性低,进而降低混凝土成品强度,降低混凝土成品使用寿命;同时传统混凝土及加工工艺原料昂贵,加工麻烦,增加生产成本,不利于加工与生产;针对这些缺陷,设计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及加工工艺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及加工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温型混凝土,配方包括: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耐火骨料、掺合料和粘接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份的沙子、40-6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0-30份的粉煤灰、20-30份的耐火骨料、5-10份掺合料的和10-20份的粘接剂。一种耐温型混凝土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材料选取;步骤二,研磨过滤;步骤三,超声处理;步骤四,搅拌混合;步骤五,存储运输;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含量分别是:15-25份的沙子、40-6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0-30份的粉煤灰、20-30份的耐火骨料、5-10份掺合料的和10-20份的粘接剂进行选取,并进行称取;其中上述步骤二中,研磨过滤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根据工程项目选择合适的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和耐火骨料,随后将选择的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和耐火骨进行过滤处理,清除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和耐火骨内部杂质;2)将沙子、粉煤灰和耐火骨倒入研磨机内部,进行研磨处理,研磨2-4h,随后倒出混合物;其中上述步骤三中,超声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将步骤二2)中研磨后的沙子、粉煤灰和耐火骨倒倒入超声机内部,随后兑入铝酸盐水泥原料与掺合料,搅拌10-20min;2)开启超声机,将混合物进行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2-4h,随后倒出混合物,采用100-120℃进行烘干,静置冷却存储;其中上述步骤四中,搅拌混合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将步骤三2)中超声处理后的混合物倒入搅拌机内部,兑入粘接剂,随机人工进行混合搅拌,直至混合物散开无结块;2)开启搅拌机,搅拌1-2h,边搅拌边兑入水,兑入完成后,再次搅拌20-40min,即可得到耐温型混凝土;其中上述步骤五中,人工检测步骤四2)中所得的耐温型混凝土灌入桶中存储,通过运输车或料斗运输至施工场地,即可使用。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组分的含量分别是:20份的沙子、5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5份的粉煤灰、20份的耐火骨料、5份掺合料的和20份的粘接剂。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掺合料为高铝巩熟料粉,粘接剂为磷酸盐。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2)中研磨机转速为30-40r/min。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四1)中超声机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洗。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五中灌入桶前桶需要进行清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专利技术,安全可靠,采用铝酸盐水泥原料作为原料,混合沙子、粉煤灰与耐火骨料采用研磨、超声处理、后搅拌混合制成,铝酸盐水泥与耐火骨料混合增加混凝土耐温性,沙子与粉煤灰增加混凝土成品粘和性,进而增加混凝土成品强度,增加混凝土成品使用寿命;且该专利技术工艺简单严谨,能够代替其他较为昂贵的耐温型混凝土生产工艺,效果显著,原料便宜成本低廉,加工方便,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有利于加工与生产。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立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及加工工艺:实施例1:一种耐温型混凝土,配方包括: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耐火骨料、掺合料和粘接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份的沙子、6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5份的粉煤灰、20份的耐火骨料、5份掺合料的和20份的粘接剂。一种耐温型混凝土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材料选取;步骤二,研磨过滤;步骤三,超声处理;步骤四,搅拌混合;步骤五,存储运输;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含量分别是:15份的沙子、6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5份的粉煤灰、20份的耐火骨料、5份掺合料的和20份的粘接剂进行选取,并进行称取;其中上述步骤二中,研磨过滤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根据工程项目选择合适的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和耐火骨料,随后将选择的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和耐火骨进行过滤处理,清除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和耐火骨内部杂质;2)将沙子、粉煤灰和耐火骨倒入研磨机内部,进行研磨处理,研磨机转速为30-40r/min,研磨2-4h,随后倒出混合物;其中上述步骤三中,超声处理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将步骤二2)中研磨后的沙子、粉煤灰和耐火骨倒倒入超声机内部,随后兑入铝酸盐水泥原料与掺合料,搅拌10-20min;2)开启超声机,将混合物进行超声处理,处理时间为2-4h,随后倒出混合物,采用100-120℃进行烘干,静置冷却存储;其中上述步骤四中,搅拌混合包括以下步骤:1)人工将步骤三2)中超声处理后的混合物倒入搅拌机内部,超声机使用前需要进行清洗,兑入粘接剂,随机人工进行混合搅拌,直至混合物散开无结块;2)开启搅拌机,搅拌1-2h,边搅拌边兑入水,兑入完成后,再次搅拌20-40min,即可得到耐温型混凝土;其中上述步骤五中,人工检测步骤四2)中所得的耐温型混凝土灌入桶中存储,灌入桶前桶需要进行清洗,通过运输车或料斗运输至施工场地,即可使用。其中,掺合料为高铝巩熟料粉,粘接剂为磷酸盐。实施例2:一种耐温型混凝土,配方包括: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耐火骨料、掺合料和粘接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20份的沙子、5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5份的粉煤灰、20份的耐火骨料、5份掺合料的和20份的粘接剂。一种耐温型混凝土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材料选取;步骤二,研磨过滤;步骤三,超声处理;步骤四,搅拌混合;步骤五,存储运输;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含量分别是:20份的沙子、5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5份的粉煤灰、20份的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耐火骨料、掺合料和粘接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份的沙子、40-6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0-30份的粉煤灰、20-30份的耐火骨料、5-10份掺合料的和10-20份的粘接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温型混凝土,其特征在于:配方包括: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耐火骨料、掺合料和粘接剂,各组分的质量百分含量分别是:15-25份的沙子、40-6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0-30份的粉煤灰、20-30份的耐火骨料、5-10份掺合料的和10-20份的粘接剂。


2.一种耐温型混凝土的加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材料选取;步骤二,研磨过滤;步骤三,超声处理;步骤四,搅拌混合;步骤五,存储运输;其特征在于:
其中上述步骤一中,按照各组分的含量分别是:15-25份的沙子、40-60份的铝酸盐水泥原料、20-30份的粉煤灰、20-30份的耐火骨料、5-10份掺合料的和10-20份的粘接剂进行选取,并进行称取;
其中上述步骤二中,研磨过滤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根据工程项目选择合适的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和耐火骨料,随后将选择的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和耐火骨进行过滤处理,清除沙子、铝酸盐水泥原料、粉煤灰和耐火骨内部杂质;
2)将沙子、粉煤灰和耐火骨倒入研磨机内部,进行研磨处理,研磨2-4h,随后倒出混合物;
其中上述步骤三中,超声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人工将步骤二2)中研磨后的沙子、粉煤灰和耐火骨倒倒入超声机内部,随后兑入铝酸盐水泥原料与掺合料,搅拌10-20min;
2)开启超声机,将混合物进行超声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添杰
申请(专利权)人:衡山明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