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小兵专利>正文

一种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372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包括曳引机、天梁、曳引媒介、吊笼以及对重块,所述天梁固定在建筑物井道的上端,所述天梁顶部安装有固定轮,所述曳引机安装于吊笼顶部,所述曳引媒介的一端自曳引机引出后引向固定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固定轮引出后引向对重块,并与对重块连接,所述曳引媒介的另一端自曳引机引出后引向天梁,并与天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实现吊笼在建筑井道内正常升降的同时具有升降快速、噪音小、升降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升降机的改进,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升降快速、噪音小、升降稳定的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
技术介绍
建筑施工升降机又称施工电梯,常规的建筑施工升降机是一种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使吊笼作升降运动,且安装于高层建筑的外壁,用以输送施工人员、工具、设备及物料的建筑机械;齿轮齿条式升降机的缺点是升降效率低,噪音大,升降的稳定性低。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升降快速、噪音小、升降稳定的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升降快速、噪音小、升降稳定的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包括曳引机、天梁、曳引媒介、吊笼以及对重块,所述天梁固定在建筑物井道的上端,所述天梁顶部安装有固定轮,所述曳引机安装于吊笼顶部,所述曳引媒介的一端自曳引机引出后引向固定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固定轮引出后引向对重块,并与对重块连接,所述曳引媒介的另一端自曳引机引出后引向天梁,并与天梁连接。优选的,所述曳引媒介为钢丝绳或钢带,所述天梁能够升降移动。优选的,所述曳引媒介与对重块连接处设有对重反绳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对重反绳轮引出后通过绳头固定装置放置于天梁上,所述绳头固定装置用于固定曳引媒介。优选的,所述固定轮两端的曳引媒介之间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将其中一段曳引媒介推离另一段曳引媒介,以调节两段曳引媒介之间的距离。>优选的,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固定轮的下方,且靠近吊笼设置。优选的,所述导向轮设置在所述固定轮的下方,且靠近对重块设置。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通过在吊笼上方设置曳引机,在天梁上设置固定轮,通过曳引媒介以及对重块,实现曳引机跟随吊笼同步升降,避免了曳引媒介与吊笼的直接连接,减少了曳引媒介与吊笼之间的摩擦,提高了升降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能够升降移动的天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下楼层建高而增加天梁的安装高度,进而增加升降机的最大可升降高度,提高升降机的适用范围,通过将曳引媒介设置为钢丝绳或钢带,由于钢丝绳和钢带强度好且制造方便,降低了曳引媒介的制造成本,通过将从对重反绳轮引出后的曳引媒介盘绕置于天梁上,实现根据楼层高度的增加值,相应地释放一定长度的预留曳引媒介,以延长曳引媒介的工作长度实现无需更换新的曳引媒介,也无需采用不断接线延长的方式,提高延长曳引媒介的效率,通过在固定轮底部设置导向轮,且导向轮靠近吊笼或者对重块一侧设置,导向轮将与吊笼连接的曳引媒介推离与对重块连接的曳引媒介,使两端曳引媒介之间有足够距离供吊笼和对重块上下自由活动,防止吊笼和对重块干涉,提高升降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曳引机;2、曳引媒介;3、天梁;4、导向轮;5、固定轮;6、绳头固定装置;7、对重反绳轮;8、对重块;9、建筑物井道;10、吊笼。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包括曳引机1、天梁3、曳引媒介2、吊笼10以及对重块8,所述天梁3固定在建筑物井道9的上端,所述天梁3顶部安装有固定轮5,所述曳引机1安装于吊笼10顶部,所述曳引媒介2的一端自曳引机1引出后引向固定轮5,所述曳引媒介2自固定轮5引出后引向对重块8,并与对重块8连接,所述曳引媒介2的另一端自曳引机1引出后引向天梁3,并与天梁3连接;通过在吊笼10上方设置曳引机1,在天梁3上设置固定轮5,通过曳引媒介2以及对重块8,实现曳引机1跟随吊笼10同步升降,避免了曳引媒介2与吊笼10的直接连接,减少了曳引媒介2与吊笼10之间的摩擦,提高了升降的稳定性,所述曳引媒介2为钢丝绳或钢带,所述天梁3能够升降移动;通过设置能够升降移动的天梁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下楼层建高而增加天梁3的安装高度,进而增加升降机的最大可升降高度,提高升降机的适用范围,通过将曳引媒介2设置为钢丝绳或钢带,由于钢丝绳强度好且制造方便,降低了曳引媒介2的制造成本;所述曳引媒介2与对重块8连接处设有对重反绳轮7,所述曳引媒介2自对重反绳轮7引出后通过绳头固定装置6放置于天梁3上,所述绳头固定装置6用于固定曳引媒介2;通过将从对重反绳轮7引出后的曳引媒介2盘绕置于天梁3上,实现根据楼层高度的增加值,相应地释放一定长度的预留曳引媒介2,以延长曳引媒介2的工作长度实现无需更换新的曳引媒介2,也无需采用不断接线延长的方式,提高延长曳引媒介2的效率;所述固定轮5两端的曳引媒介2之间设有导向轮4,所述导向轮4将其中一段曳引媒介2推离另一段曳引媒介2,以调节两段曳引媒介2之间的距离,所述导向轮4设置在所述固定轮5的下方,且靠近吊笼10设置;通过在固定轮5底部设置导向轮4,且导向轮4靠近吊笼10一侧设置,导向轮4将与吊笼10连接的曳引媒介2推离与对重块8连接的曳引媒介2,使两端曳引媒介2之间有足够距离供吊笼10和对重块8上下自由活动,防止吊笼10和对重块8干涉,提高升降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在具体的实施中,所述天梁3在建筑井道9顶部放置角度是多角度的,因此为配合多工况的天梁3角度摆放,在某些实施例中曳引机1在吊笼10顶部可以做多角度的设置,即曳引机1的前面所构成平面与吊笼10前面所构成平面夹角可为0°、30°、60°、90°、120°等,所述对重反绳轮7在对重块8顶部同样可做类似的多角度排布。具体的使用中,当楼层建高增加时,操作者将天梁3高度随之增高,并将预留在绳头固定装置6上的曳引媒介2相应地释放一定长度,调节好升降机高度后,操作者启动曳引机1,曳引机1靠近导向轮4一侧的曳引媒介2增长,曳引机1跟随吊笼10下降,对重块8上升,曳引机1反转时,曳引机1靠近导向轮4一侧的曳引媒介2缩短,对重块8下降,曳引机1跟随吊笼10上升,实现吊笼10的升降。实施例二: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4设置在所述固定轮5的下方,且靠近对重块8设置,通过导向轮4靠近对重块8一侧设置,导向轮4将与吊笼10连接的曳引媒介2推离与对重块8连接的曳引媒介2,使两端曳引媒介2之间有足够距离供吊笼10和对重块8上下自由活动,防止吊笼10和对重块8干涉,提高升降的稳定性。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通过在吊笼10上方设置曳引机1,在天梁3上设置固定轮5,通过曳引媒介2以及对重块8,实现曳引机1跟随吊笼10同步升降,避免了曳引媒介2与吊笼10的直接连接,减少了曳引媒介2与吊笼10之间的摩擦,提高了升降的稳定性,通过设置能够升降移动的天梁3,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下楼层建高而增加天梁3的安装高度,进而增加升降机的最大可升降高度,提高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机、天梁、曳引媒介、吊笼以及对重块,所述天梁固定在建筑物井道的上端,所述天梁顶部安装有固定轮,所述曳引机安装于吊笼顶部,所述曳引媒介的一端自曳引机引出后引向固定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固定轮引出后引向对重块,并与对重块连接,所述曳引媒介的另一端自曳引机引出后引向天梁,并与天梁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机、天梁、曳引媒介、吊笼以及对重块,所述天梁固定在建筑物井道的上端,所述天梁顶部安装有固定轮,所述曳引机安装于吊笼顶部,所述曳引媒介的一端自曳引机引出后引向固定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固定轮引出后引向对重块,并与对重块连接,所述曳引媒介的另一端自曳引机引出后引向天梁,并与天梁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媒介为钢丝绳或钢带,所述天梁能够升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单曳引机跟随吊笼式井道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媒介与对重块连接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小兵孙美生许建
申请(专利权)人:葛小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