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小兵专利>正文

一种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37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包括曳引媒介、第一换向轮组、第二换向轮组、曳引机、第三换向轮组和第四换向轮组,曳引媒介的一端经过曳引机后引向第二换向轮组,曳引媒介的绕过第二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第一换向轮组,曳引媒介绕过第一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吊笼,并与吊笼连接,曳引媒介与吊笼连接处设有吊笼反绳轮,曳引媒介自吊笼反绳轮后通过绳头固定装置连接于天梁上,曳引媒介的另一端经过曳引机后引向第三换向轮组,曳引媒介绕过第三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第四换向轮组,曳引媒介的绕过第四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对重块,并与对重块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升降快速、噪音小、升降稳定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井道升降机的改进,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升降快速、噪音小、升降稳定的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
技术介绍
井道升降机又称施工电梯,常规的井道升降机是一种采用齿轮、齿条啮合方式,使吊笼作升降运动,且安装于高层建筑的外壁,用以输送施工人员、工具、设备及物料的建筑机械;齿轮齿条式升降机的缺点是升降效率低,噪音大,升降的稳定性低。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升降快速、噪音小、升降稳定的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升降快速、噪音小、升降稳定的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包括曳引媒介、第一换向轮组、第二换向轮组、曳引机、第三换向轮组和第四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的一端经过曳引机后引向第二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的绕过第二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第一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绕过第一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吊笼,并与吊笼连接;所述曳引媒介与吊笼连接处设有吊笼反绳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吊笼反绳轮后通过绳头固定装置连接于天梁上,所述曳引媒介的另一端经过曳引机后引向第三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绕过第三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第四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的绕过第四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对重块,并与对重块连接,所述曳引媒介与对重块连接处设有对重反绳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对重反绳轮引出后连接于绳头固定装置上。优选的,所述曳引媒介为钢丝绳或钢带,所述天梁能够升降移动。优选的,所述第一换向轮组、第二换向轮组、第三换向轮组和第四换向轮组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的,所述第一换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滑轮的中心垂线与所述第二滑轮的中心垂线存在水平距离,所述曳引媒介绕过第一滑轮后再引向第二滑轮。优选的,所述天梁的一端上设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滑轮固定于天梁上,所述第二滑轮固定于第一立柱上。优选的,所述曳引机的下方设有支架,所述第三换向轮组包括第三滑轮,所述第三滑轮位于所述曳引机的下方,且靠近对重块设置,所述第三滑轮安装于支架上。优选的,第四换向轮组包括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第四滑轮和第五滑轮位于同一平面上,第四滑轮设置在高于第五滑轮的位置,曳引媒介绕过第四滑轮后从第四滑轮与第五滑轮之间引出,自第四换向轮组引出的曳引媒介介于吊笼与自第三换向轮组引出的曳引媒介之间。优选的,第四换向轮组包括第四滑轮,曳引媒介绕过第四滑轮后连接于对重块,自第四换向轮组引出的曳引媒介介于吊笼与自第三换向轮组引出的曳引媒介之间。优选的,所述天梁上还设有第二立柱,所述第四滑轮固定于天梁上,所述第五滑轮固定于第二立柱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通过将曳引机设置成相对低位,自曳引机引出的曳引媒介两端分别通过换向轮组换向,再分别与吊笼和对重块连接,具有升降效率高、噪音小的优点;通过设置能够升降移动的天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下楼层建高而增加天梁的安装高度,进而增加升降机的最大可升降高度,提高升降机的适用范围,通过将曳引媒介设置为钢丝绳或钢带,由于钢丝绳或钢带强度好且制造方便,降低了曳引媒介的制造成本;通过将从吊笼反绳轮引出后的曳引媒介盘绕置于天梁上,实现根据楼层高度的增加值,相应地释放一定长度的预留曳引媒介,以延长曳引媒介的工作长度实现无需更换新的曳引媒介,也无需采用不断接线延长的方式,提高延长曳引媒介的效率;通过将第一换向轮组、第二换向轮组、第三换向轮组以及第四换向轮组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使得曳引媒介的力处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吊笼以及对重块也都在相同的竖直平面内运动,曳引媒介的运动阻力最小化;通过在第一滑轮的中心垂线与第二滑轮的中心垂线之间设置足够的水平距离,使换向前后的两段曳引媒介之间具有足够的距离,避免曳引媒介与该距离之间的吊笼和对重块干涉;通过设置从第四滑轮引出的曳引媒介被第五滑轮向离开吊笼的方向推动适当的距离,使自第四换向轮组引出的曳引媒介下方固接的对重块与位于对重块左右的吊笼和曳引媒介互不干涉,通过设置第三滑轮可以增加曳引机的包角大小,提高曳引力,进而提高吊笼升降的稳定性。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二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外观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曳引媒介;2、第一换向轮组;21、第一滑轮;22、第二滑轮;3、第二换向轮组;4、曳引机;5、第三换向轮组;6、第四换向轮组;61、第四滑轮;62、第五滑轮;7、吊笼;8、对重块;9、吊笼反绳轮;10、绳头固定装置;11、对重反绳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一种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包括曳引媒介1、第一换向轮组2、第二换向轮组3、曳引机4、第三换向轮组5和第四换向轮组6;所述曳引媒介1的一端经过曳引机4后引向第二换向轮组3;所述曳引媒介1的绕过第二换向轮组3换向后引向第一换向轮组2;所述曳引媒介1绕过第一换向轮组2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吊笼7,并与吊笼7连接;所述曳引媒介1与吊笼7连接处设有吊笼反绳轮9,所述曳引媒介1自吊笼反绳轮9后通过绳头固定装置10连接于天梁上,所述曳引媒介1的另一端经过曳引机4后引向第三换向轮组5;所述曳引媒介1绕过第三换向轮组5换向后引向第四换向轮组6;所述曳引媒介1绕过第四换向轮组6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对重块8,并与对重块8连接,所述曳引媒介1与对重块8连接处设有对重反绳轮11,所述曳引媒介1自对重反绳轮11引出后连接于绳头固定装置10上;通过将曳引机4设置相对低位,自曳引机4引出的曳引媒介1两端分别通过换向轮组换向,再分别与吊笼7和对重块8连接,具有升降效率高、噪音小的优点;;通过将从吊笼反绳轮9引出后的曳引媒介1盘绕置于天梁上,实现根据楼层高度的增加值,相应地释放一定长度的预留曳引媒介1,以延长曳引媒介1的工作长度实现无需更换新的曳引媒介1,也无需采用不断接线延长的方式,提高延长曳引媒介1的效率;所述曳引媒介1为钢丝绳或钢带,所述天梁能够升降移动;通过设置能够升降移动的天梁,能够根据实际情况下楼层建高而增加天梁的安装高度,进而增加升降机的最大可升降高度,提高升降机的适用范围,通过将曳引媒介1设置为钢丝绳或钢带,由于钢丝绳或钢带强度好且制造方便,降低了曳引媒介1的制造成本;所述第一换向轮组2、第二换向轮组3、第三换向轮组5和第四换向轮组6位于同一平面内;通过将第一换向轮组2、第二换向轮组3、第三换向轮组5以及第四换向轮组6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使得曳引媒介1的力处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内,吊笼7以及对重块8也都在相同的竖直平面内运动,曳引媒介1的运动阻力最小化;所述第一换向轮组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媒介、第一换向轮组、第二换向轮组、曳引机、第三换向轮组和第四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的一端经过曳引机后引向第二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的绕过第二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第一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绕过第一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吊笼,并与吊笼连接,所述曳引媒介与吊笼连接处设有吊笼反绳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吊笼反绳轮后通过绳头固定装置连接于天梁上,所述曳引媒介的另一端经过曳引机后引向第三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绕过第三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第四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的绕过第四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对重块,并与对重块连接,所述曳引媒介与对重块连接处设有对重反绳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对重反绳轮引出后连接于绳头固定装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曳引媒介、第一换向轮组、第二换向轮组、曳引机、第三换向轮组和第四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的一端经过曳引机后引向第二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的绕过第二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第一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绕过第一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吊笼,并与吊笼连接,所述曳引媒介与吊笼连接处设有吊笼反绳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吊笼反绳轮后通过绳头固定装置连接于天梁上,所述曳引媒介的另一端经过曳引机后引向第三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绕过第三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第四换向轮组,所述曳引媒介的绕过第四换向轮组换向后引向升降机的对重块,并与对重块连接,所述曳引媒介与对重块连接处设有对重反绳轮,所述曳引媒介自对重反绳轮引出后连接于绳头固定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媒介为钢丝绳或钢带,所述天梁能够升降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轮组、第二换向轮组、第三换向轮组和第四换向轮组位于同一平面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曳引机下置式井道升降机的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向轮组包括第一滑轮和第二滑轮,所述第一滑轮和所述第二滑轮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第一滑轮的中心垂线与所述第二滑轮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小兵孙美生许建
申请(专利权)人:葛小兵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