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法脱硫吸收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3561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氨法脱硫吸收塔。该氨法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具有内腔;中间隔板,设置于内腔内,并将内腔分割为上段空腔和下段空腔:至少一个升气管,升气管贯穿中间隔板,升气管的管孔连通上段空腔和下段空腔;其中,升气管的下端低于中间隔板。该氨法脱硫吸收塔将两级吸收塔合为一塔,既节省占地面积,又节省投资,且结构简单、实用,而且易于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法脱硫吸收塔
本技术涉及烟气脱硫处理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氨法脱硫吸收塔。
技术介绍
橡胶化工厂的废水废液焚烧炉排出的烟气中含较多的二氧化硫。通常可采用氨法脱硫,即通过喷淋使含氨水与烟气接触,以吸收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并最终生成亚硫酸铵。反应过程可基本表述为:烟气中的二氧化硫首先被水吸收,生成氢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然后氢离子与氨气溶于水中产生的氢氧根结合生成水分子。由于氢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不断消耗,使二氧化硫溶于水与氨溶于水的反应得以持续进行,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得以吸收净化。此外,体系中的铵离子、亚硫酸氢根离子、亚硫酸根离子不断增多,然后亚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氢根离子经氧化生成硫酸根,最终在浓缩阶段生成硫酸铵并回收。吸收反应式如下:上述反应中,(5)反应为最终反应之一。由于(5)反应的进行,使前四个反应始终具有向右进行的动力。在PH值较低时,系统中H+较多,而OH-较少,仅(1)反应已足以提供(5)反应所需的H+,所以主要发生发生(1)式反应,体系中亚硫酸氢根离子较多,对SO2吸收能力下降。甚至在PH值过低的情况下,由于体系中H+过多,(1)反应有向左进行的趋势,失去脱硫能力,此时需向吸收液中补充氨,以维持合理的PH值区间,使脱硫吸收反应得以顺利进行,保持吸收液对SO2的吸收能力。在PH值较高时,系统中H+较少,而OH-较多,主要发生(1)与(2)式反应,以提供较多的H+使(5)反应得以顺利进行,此时SO2可被顺利吸收,脱硫顺利进行。且此时体系中亚硫酸根离子较多,正是氨法脱硫所期望得到的产物。但PH过高时,由于体系中OH-比例过高,(3)(4)反应有向左进行的趋势,从而引起铵离子分解形成气态氨向气相逃逸。所以氨法脱硫需严格控制PH值,既使脱硫反应顺利进行,又不至于引起较大的氨逃逸。该工艺中关键设备是氨法脱硫吸收塔,通常设置两个氨法脱硫吸收塔,将第一个吸收塔排出的气体输送到第二个吸收塔后,第二个吸收塔排出的气体才能达到氨逃逸合格。然而两个吸收塔并列放置时占地面积过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一些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可解决或部分解决这些不足的氨法脱硫吸收塔。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氨法脱硫吸收塔可包括:塔体,具有内腔;中间隔板,设置于内腔内,并将内腔分割为上段空腔和下段空腔:至少一个升气管,升气管贯穿中间隔板,升气管的管孔连通上段空腔和下段空腔;其中,升气管的下端低于中间隔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升气管的下端可包括第一锯齿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升气管可包括位于中间隔板的下侧的喇叭管段,喇叭管段的下端直径大于喇叭管段的上端直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升气管的上端可高于中间隔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升气管的上端可包括第二锯齿边。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至少一个升气管的管孔的总横截面积可不大于内腔的横截面积的4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升气管的直径可不大于500mm。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氨法脱硫吸收塔还可包括:加固件,加固件设置于升气管的外周并与中间隔板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氨法脱硫吸收塔还可包括:支撑件,设置于中间隔板的下侧,支撑件的上端与中间隔板的下端抵顶,支撑件的至少一侧与塔体固定连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氨法脱硫吸收塔还可包括:第一喷管,位于升气管的下侧;进气管口,位于第一喷管的下侧;排出泵,位于进气管口的下侧;以及第二喷管,位于升气管的上侧。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氨法脱硫吸收塔,将两级吸收塔合为一塔,既节省占地面积,又节省投资,且结构简单、实用,而且易于制造,还便于组装和操作。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的吸收塔中,塔体内气体流通时的阻力也较小、流通通畅,适于用于不同类型的设备。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氨法脱硫吸收塔示意性剖视图;图2示出了图1中A处的剖视图;图3示出了图2中B处的放大图;图4示出了图2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将参考附图对本技术的各个方面做出更详细的说明。应理解,这些详细说明只是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而非以任何方式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在说明书全文中,相同的附图标号指代相同的元件。表述“和/或”包括相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全部组合。应注意,在本说明书中,第一、第二、第三等的表述仅用于将一个特征与另一个特征区分开来,而不表示对特征的任何限制。因此,在不背离本技术的教导的情况下,下文中讨论的第一喷管也可被称作第二喷管。反之亦然。在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已稍微调整了部件的厚度、尺寸和形状。附图仅为示例而并非严格按比例绘制。例如,塔体的内径和高度并非按照实际生产中的比例。如在本文中使用的,用语“大致”、“大约”以及类似的用语用作表近似的用语,而不用作表程度的用语,并且旨在说明将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测量值或计算值中的固有偏差。还应理解的是,用语“包括”、“包括有”、“具有”、“包含”和/或“包含有”,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表示存在所陈述的特征、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附加有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此外,当诸如“...中的至少一个”的表述出现在所列特征的列表之后时,修饰整个所列特征,而不是修饰列表中的单独元件。此外,当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时,使用“可”表示“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并且,用语“示例性的”旨在指代示例或举例说明。除非另外限定,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措辞(包括工程术语和科技术语)均具有与本技术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通常理解相同的含义。还应理解的是,除非本技术中有明确的说明,否则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词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技术的上下文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形式化的意义解释。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另外,除非明确限定或与上下文相矛盾,否则本技术所记载的方法中包含的具体步骤不必限于所记载的顺序,而可以任意顺序执行或并行地执行。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参考图1和图2,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氨法脱硫吸收塔示意性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氨法脱硫吸收塔包括:塔体1、中间隔板2和至少一个升气管10。塔体1通常为具有纵长的形态的罐体,例如为高度比直径大的圆柱形罐体,其具有内腔并可具有薄壁。塔体1通常按其内腔的轴线纵向放置,其内流通的烟气可由下向上输送。塔体1可以固定连接为一体,当然也可以是分段密封拼接的。示例性地,塔体1的横截面大致为圆形时,其顶部为半球形的拱顶,底部为倒圆锥。示例性地,塔体1的横截面也可以是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法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n塔体,具有内腔;/n中间隔板,设置于所述内腔内,并将所述内腔分割为上段空腔和下段空腔:/n至少一个升气管,所述升气管贯穿所述中间隔板,所述升气管的管孔连通所述上段空腔和所述下段空腔;/n其中,所述升气管的下端低于所述中间隔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法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包括:
塔体,具有内腔;
中间隔板,设置于所述内腔内,并将所述内腔分割为上段空腔和下段空腔:
至少一个升气管,所述升气管贯穿所述中间隔板,所述升气管的管孔连通所述上段空腔和所述下段空腔;
其中,所述升气管的下端低于所述中间隔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气管的下端包括第一锯齿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法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气管包括位于所述中间隔板的下侧的喇叭管段,所述喇叭管段的下端直径大于所述喇叭管段的上端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法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气管的上端高于所述中间隔板。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法脱硫吸收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升气管的上端包括第二锯齿边。


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云涛娄元海周琳琳丛楠张勇杨栋高安君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伊特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