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及其装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7281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包括空箱传送带、出箱传动带、进碗传送带、控制器、推碗入箱装置和餐箱翻转装置,空箱传送带、出箱传动带设置在第一支架上,空箱传送带位于出箱传动带上侧;推碗入箱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侧面,餐箱翻转装置设置在推碗入箱装置与第一支架之间;推碗入箱装置包括第二支架、餐具队列传送带、推碗气缸、推碗单元和进箱导板单元;餐箱翻转装置包括第四支架、翻转架、翻转气缸、餐箱定位框、定位框移动机构和定位框移动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斜插的方式将套装组合餐具竖直插装在餐箱中,充分提高餐箱的容积利用率,并且采用斜插的方式装箱,餐具进箱更为顺畅,效率更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及其装箱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餐具装箱机
,涉及一种套装组合餐具自动装箱机,特别涉及一种套装组合餐具的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及其装箱方法。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套装组合餐具通常包括碗Ⅰ、杯子Ⅱ和碟子Ⅲ,碗Ⅰ和杯子Ⅱ置于碟子Ⅲ上,包装后装入餐箱中。在餐具系统化生产的过程中,套装组合餐具在清洗、消毒及包装之后,需要对其进行装箱,以进行存放或运输。装组合餐具的清洗与消毒等环节已经实现了机械化,但套装组合餐具的装箱环节仍然还没有实现机械化,仍然是采用人工将餐具装到空餐箱中,重复繁重的装箱工作,不仅工作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容易造成餐具的二次污染。随着科技的发展,市面上出现了用机械手实现餐具的机械装箱,但是这类机械装箱是将套装组合餐具平放在餐箱内,该方式会导致餐箱的空间利用率低,并且套装组合餐具平放在餐箱中容易发生晃动而受损,运输稳定性差;另外,现有的餐箱均为尺寸统一的标准箱,通常情况下两套餐具并排放置的尺寸会略大于餐箱的宽度,采用现有技术的装箱机装餐具时,会因为餐箱的尺寸较小而无法入箱或入箱不整齐的情况,常常需要人工调整,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及其装箱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大大提高套装组合餐具的装箱效率以及提高餐箱的容积利用率,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优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包括空箱传送带、出箱传动带、进碗传送带和控制器,所述空箱传送带以及出箱传动带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支架上,且空箱传送带位于出箱传动带上侧;还包括推碗入箱装置和餐箱翻转装置,所述推碗入箱装置设置在第一支架的侧面,餐箱翻转装置设置在推碗入箱装置与第一支架之间;所述第一支架上还设有用于将空箱传送带上的空餐箱推入餐箱翻转装置的推箱机构,所述推箱机构位于空箱传送带上侧,所述推箱机构包括推箱气缸、推动板和空箱推杆,所述推箱气缸与第一支架连接并位于空箱传送带上侧,且推箱气缸与空箱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推箱气缸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推箱气缸平行的导轴,导轴与第一支架连接,所述推动板通过直线轴承与导轴滑动连接,推箱气缸的伸缩杆与推动板连接,通过推箱气缸可带动推动板沿导轴滑动,所述空箱推杆通过连接杆与推动板连接,且空箱推杆与空箱传送带传送方向平行,所述空箱传送带的前端还设有用于感应空箱传送带上是否有餐箱的第一传感器;所述推碗入箱装置包括第二支架、餐具队列传送带、推碗气缸、推碗单元和进箱导板单元,所述餐具队列传送带定位在第二支架上,餐具队列传送带表面设有用于将餐具队列传送带分成等距方格的等节距挡板,待装箱的套装组合餐具定位在餐具队列传送带相邻的两个等节距挡板之间;所述推碗气缸与第二支架远离餐箱翻转装置的一侧连接并与餐具队列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推碗单元的数量与待装碗的餐箱数量一致,推碗单元通过滑动轴与第二支架连接并位于餐具队列传送带上侧,且推碗单元与推碗气缸的伸缩杆连接,通过推碗气缸可使推碗单元将餐具队列传送带上的套装组合餐具推入对应的餐箱中;所述进箱导板单元与待装碗的餐箱数量一致,进箱导板单元与靠餐箱翻转装置一侧的第二支架连接,且进箱导板单元的上端面与餐具队列传送带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进碗传送带通过第三支架定位在餐具队列传送带端部并与餐具队列传送带相互垂直,所述餐具队列传送带的侧面与进碗传送带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感应餐具队列传送带上是否有套装组合餐具的第二传感器;所述餐箱翻转装置包括第四支架、翻转架、翻转气缸、餐箱定位框、用于将餐箱定位框连接在翻转架上的定位框移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定位框移动机构的定位框移动电机,所述翻转架下侧分别通过铰接构件与第四支架铰接连接,翻转气缸下端与第四支架铰接,翻转气缸前端的伸缩杆与翻转架的下侧铰接,翻转气缸的伸缩杆伸缩可使翻转架绕铰接构件转动;所述定位框移动机构分别连接在翻转架两侧,餐箱定位框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框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定位框移动电机固定设置在翻转架下侧并通过传动轴与定位框移动机构连接,从而带动餐箱定位框在翻转架上滑动,待装餐具的空餐箱定位在餐箱定位框中;所述空箱传送带、出箱传动带、进碗传送带、餐具队列传送带的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推箱气缸、推碗气缸、翻转气缸、定位框移动电机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每个推碗单元均包括推杆、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所述推杆通过直线轴承与滑动轴滑动连接,且推杆与餐具队列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滑动轴位于餐具队列传送带上侧并分别与第二支架连接,且滑动轴分别与推碗气缸平行,所述推碗气缸的伸缩杆与推杆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分别连接在推杆下侧并延伸至餐具队列传送带上表面,且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分别位于对应的套装组合餐具侧面,所述第一推板位于第二推板后侧;通过推碗气缸可带动推杆沿滑动轴滑动,使得第一推板和第二推板分别将对应的套装组合餐具推入对应的餐箱中;每个进箱导板单元均包括分别与第二支架连接的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所述第一导板水平设置,第二导板远离第二支架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板和第二导板上端面靠侧边的位置还分别连接有边板,所述边板远离第二支架的一端向内侧靠拢。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框移动机构包括直线导轨、驱动链、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所述直线导轨固定连接在翻转架侧面,餐箱定位框底部分别通过滑块与对应的直线导轨滑动连接,所述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通过链轮架与翻转架的底部连接并位于直线导轨两端,驱动链缠绕在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外侧并分别与驱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啮合,所述驱动链与对应的滑块连接;所述定位框移动电机为双头电机,定位框移动电机两端的输出轴分别通过传动轴与对应的驱动链轮连接,定位框移动电机工作可通过驱动链轮和驱动链带动餐箱定位框沿直线导轨滑动。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餐箱定位框侧面还设有用于将餐箱夹紧定位在餐箱定位框中的餐箱夹紧机构,所述餐箱夹紧机构包括餐箱夹紧气缸、夹紧杠杆和夹紧板,所述餐箱夹紧气缸与餐箱定位框的外侧连接,餐箱夹紧气缸的伸缩杆与夹紧杠杆的端部铰接,夹紧杠杆中部与餐箱定位框的侧面铰接,夹紧板位于餐箱定位框内侧,且夹紧板与夹紧杠杆远离餐箱夹紧气缸的一端铰接,所述餐箱夹紧气缸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进碗传送带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左栏板和右栏板,右栏板的内侧设有橡胶拨片,左栏板与橡胶拨片对应的位置向外侧凸出设置;所述进碗传送带的上端面高于餐具队列传送带的上端面2~3cm。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铰接构件包括铰接座和铰接轴承,所述铰接座与第四支架的上侧固定连接,铰接轴承与翻转架的底部固定连接,铰接轴承通过转轴与铰接座连接,从而将翻转架铰接在第四支架上。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出箱传动带远离餐箱翻转装置一侧的第一支架上设有用于阻挡餐箱掉落的栏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的装箱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包括空箱传送带(2)、出箱传动带(1)、进碗传送带(5)和控制器,所述空箱传送带(2)以及出箱传动带(1)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支架(3)上,且空箱传送带(2)位于出箱传动带(1)上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碗入箱装置(4)和餐箱翻转装置(6),所述推碗入箱装置(4)设置在第一支架(3)的侧面,餐箱翻转装置(6)设置在推碗入箱装置(4)与第一支架(3)之间;/n所述第一支架(3)上还设有用于将空箱传送带(2)上的空餐箱推入餐箱翻转装置(6)的推箱机构,所述推箱机构位于空箱传送带(2)上侧,所述推箱机构包括推箱气缸(201)、推动板(202)和空箱推杆(205),所述推箱气缸(201)与第一支架(3)连接并位于空箱传送带(2)上侧,且推箱气缸(201)与空箱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推箱气缸(201)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推箱气缸(201)平行的导轴(203),导轴(203)与第一支架(3)连接,所述推动板(202)通过直线轴承与导轴(203)滑动连接,推箱气缸(201)的伸缩杆与推动板(202)连接,通过推箱气缸(201)可带动推动板(202)沿导轴(203)滑动,所述空箱推杆(205)通过连接杆(204)与推动板(202)连接,且空箱推杆(205)与空箱传送带(2)传送方向平行,所述空箱传送带(2)的前端还设有用于感应空箱传送带(2)上是否有餐箱的第一传感器;/n所述推碗入箱装置(4)包括第二支架(401)、餐具队列传送带(402)、推碗气缸(404)、推碗单元(403)和进箱导板单元(406),所述餐具队列传送带(402)定位在第二支架(401)上,餐具队列传送带(402)表面设有用于将餐具队列传送带(402)分成等距方格的等节距挡板(4021),待装箱的套装组合餐具定位在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相邻的两个等节距挡板(4021)之间;所述推碗气缸(404)与第二支架(401)远离餐箱翻转装置(6)的一侧连接并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推碗单元(403)的数量与待装碗的餐箱数量一致,推碗单元(403)通过滑动轴(405)与第二支架(401)连接并位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上侧,且推碗单元(403)与推碗气缸(404)的伸缩杆连接,通过推碗气缸(404)可使推碗单元(403)将餐具队列传送带(402)上的套装组合餐具推入对应的餐箱中;所述进箱导板单元(406)与待装碗的餐箱数量一致,进箱导板单元(406)与靠餐箱翻转装置(6)一侧的第二支架(401)连接,且进箱导板单元(406)的上端面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进碗传送带(5)通过第三支架(501)定位在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端部并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相互垂直,所述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的侧面与进碗传送带(5)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感应餐具队列传送带(402)上是否有套装组合餐具的第二传感器;/n所述餐箱翻转装置(6)包括第四支架(601)、翻转架(605)、翻转气缸(602)、餐箱定位框(604)、用于将餐箱定位框(604)连接在翻转架(605)上的定位框移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定位框移动机构的定位框移动电机(603),所述翻转架(605)下侧分别通过铰接构件与第四支架(601)铰接连接,翻转气缸(602)下端与第四支架(601)铰接,翻转气缸(602)前端的伸缩杆与翻转架(605)的下侧铰接,翻转气缸(602)的伸缩杆伸缩可使翻转架(605)绕铰接构件转动;所述定位框移动机构分别连接在翻转架(605)两侧,餐箱定位框(604)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框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定位框移动电机(603)固定设置在翻转架(605)下侧并通过传动轴(6031)与定位框移动机构连接,从而带动餐箱定位框(604)在翻转架(605)上滑动,待装餐具的空餐箱定位在餐箱定位框(604)中;/n所述空箱传送带(2)、出箱传动带(1)、进碗传送带(5)、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的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推箱气缸(201)、推碗气缸(404)、翻转气缸(602)、定位框移动电机(603)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包括空箱传送带(2)、出箱传动带(1)、进碗传送带(5)和控制器,所述空箱传送带(2)以及出箱传动带(1)分别平行设置在第一支架(3)上,且空箱传送带(2)位于出箱传动带(1)上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碗入箱装置(4)和餐箱翻转装置(6),所述推碗入箱装置(4)设置在第一支架(3)的侧面,餐箱翻转装置(6)设置在推碗入箱装置(4)与第一支架(3)之间;
所述第一支架(3)上还设有用于将空箱传送带(2)上的空餐箱推入餐箱翻转装置(6)的推箱机构,所述推箱机构位于空箱传送带(2)上侧,所述推箱机构包括推箱气缸(201)、推动板(202)和空箱推杆(205),所述推箱气缸(201)与第一支架(3)连接并位于空箱传送带(2)上侧,且推箱气缸(201)与空箱传送带(2)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推箱气缸(201)两侧分别设置有与推箱气缸(201)平行的导轴(203),导轴(203)与第一支架(3)连接,所述推动板(202)通过直线轴承与导轴(203)滑动连接,推箱气缸(201)的伸缩杆与推动板(202)连接,通过推箱气缸(201)可带动推动板(202)沿导轴(203)滑动,所述空箱推杆(205)通过连接杆(204)与推动板(202)连接,且空箱推杆(205)与空箱传送带(2)传送方向平行,所述空箱传送带(2)的前端还设有用于感应空箱传送带(2)上是否有餐箱的第一传感器;
所述推碗入箱装置(4)包括第二支架(401)、餐具队列传送带(402)、推碗气缸(404)、推碗单元(403)和进箱导板单元(406),所述餐具队列传送带(402)定位在第二支架(401)上,餐具队列传送带(402)表面设有用于将餐具队列传送带(402)分成等距方格的等节距挡板(4021),待装箱的套装组合餐具定位在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相邻的两个等节距挡板(4021)之间;所述推碗气缸(404)与第二支架(401)远离餐箱翻转装置(6)的一侧连接并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推碗单元(403)的数量与待装碗的餐箱数量一致,推碗单元(403)通过滑动轴(405)与第二支架(401)连接并位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上侧,且推碗单元(403)与推碗气缸(404)的伸缩杆连接,通过推碗气缸(404)可使推碗单元(403)将餐具队列传送带(402)上的套装组合餐具推入对应的餐箱中;所述进箱导板单元(406)与待装碗的餐箱数量一致,进箱导板单元(406)与靠餐箱翻转装置(6)一侧的第二支架(401)连接,且进箱导板单元(406)的上端面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的上表面齐平;所述进碗传送带(5)通过第三支架(501)定位在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端部并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相互垂直,所述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的侧面与进碗传送带(5)对应的位置设有用于感应餐具队列传送带(402)上是否有套装组合餐具的第二传感器;
所述餐箱翻转装置(6)包括第四支架(601)、翻转架(605)、翻转气缸(602)、餐箱定位框(604)、用于将餐箱定位框(604)连接在翻转架(605)上的定位框移动机构以及用于驱动定位框移动机构的定位框移动电机(603),所述翻转架(605)下侧分别通过铰接构件与第四支架(601)铰接连接,翻转气缸(602)下端与第四支架(601)铰接,翻转气缸(602)前端的伸缩杆与翻转架(605)的下侧铰接,翻转气缸(602)的伸缩杆伸缩可使翻转架(605)绕铰接构件转动;所述定位框移动机构分别连接在翻转架(605)两侧,餐箱定位框(604)两侧分别与对应的定位框移动机构连接,所述定位框移动电机(603)固定设置在翻转架(605)下侧并通过传动轴(6031)与定位框移动机构连接,从而带动餐箱定位框(604)在翻转架(605)上滑动,待装餐具的空餐箱定位在餐箱定位框(604)中;
所述空箱传送带(2)、出箱传动带(1)、进碗传送带(5)、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的驱动电机以及第一传感器、第二传感器、推箱气缸(201)、推碗气缸(404)、翻转气缸(602)、定位框移动电机(603)分别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每个推碗单元(403)均包括推杆(4031)、第一推板(4032)和第二推板(4033),所述推杆(4031)通过直线轴承与滑动轴(405)滑动连接,且推杆(4031)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的传送方向平行,所述滑动轴(405)位于餐具队列传送带(402)上侧并分别与第二支架(401)连接,且滑动轴(405)分别与推碗气缸(404)平行,所述推碗气缸(404)的伸缩杆与推杆(4031)铰接连接;所述第一推板(4032)和第二推板(4033)分别连接在推杆(4031)下侧并延伸至餐具队列传送带(402)上表面,且第一推板(4032)和第二推板(4033)分别位于对应的套装组合餐具侧面,所述第一推板(4032)位于第二推板(4033)后侧;通过推碗气缸(404)可带动推杆(4031)沿滑动轴(405)滑动,使得第一推板(4032)和第二推板(4033)分别将对应的套装组合餐具推入对应的餐箱中;每个进箱导板单元(406)均包括分别与第二支架(401)连接的第一导板(4061)和第二导板(4062),所述第一导板(4061)水平设置,第二导板(4062)远离第二支架(401)的一侧向下倾斜设置;所述第一导板(4061)和第二导板(4062)上端面靠侧边的位置还分别连接有边板(4063),所述边板(4063)远离第二支架(401)的一端向内侧靠拢。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装组合餐具插装式自动装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移动机构包括直线导轨(6066)、驱动链(6062)、驱动链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忠富崔跃卢龙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俊超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