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厌氧沼气冷凝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1788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立式厌氧沼气冷凝脱水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厌氧发酵沼气中的水蒸气在输气过程中遇冷凝结成水易造成管道堵塞的技术问题。包括:冷凝单元,包括:立式冷凝罐,内部设置多级无缝换热列管,外侧固定设置氟利昂制冷机组;进气单元,包括:集气缸,分别与厌氧发生器和沼气入口连接;排水单元,包括:冷凝水收集槽,分别与凝水出口及排水沟连接,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排水口处设置气动排水阀;控制器,分别与进气控制阀、液位传感器及气动排水阀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空气作为介质,实现了对沼气的脱水,避免了因冷凝水造成的堵塞,适用范围广、脱水效率高,通过自动排水和自动卸压,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厌氧沼气冷凝脱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冷凝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立式厌氧沼气冷凝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厌氧发酵技术产生的沼气带有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当外界环境温度低于厌氧发酵的温度时,沼气经收集后通过输气管道到达使用地点的过程中,其中所含水蒸气遇冷即凝结成水,水在输气管道中逐渐堆积,造成输气管道堵塞,导致出气不畅,一方面影响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存在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厌氧发酵沼气中的水蒸气在输气过程中遇冷凝结成水易造成管道堵塞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厌氧沼气冷凝脱水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立式厌氧沼气冷凝脱水装置,包括:冷凝单元、进气单元、排水单元及控制器;其中,冷凝单元,包括:立式冷凝罐,呈圆筒状,内中空,顶部开设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外侧面底部开设沼气入口,外侧面顶部设置开设沼气出口,底部开设冷凝水出口,内部竖向设置多级无缝换热列管,外侧面固定设置氟利昂制冷机组;多级无缝换热列管的两端分别与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连接;沼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沼气储存柜连接;氟利昂制冷机组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与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进气单元,设置在立式冷凝罐侧面底部,包括:集气缸,底部开设进气口,外侧面开设出气口;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厌氧发生器连接,管道上设置进气控制阀;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沼气入口连接;排水单元,设置在立式冷凝罐底部,包括:冷凝水收集槽,顶部开设进水口,底部开设排水口,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进水口与冷凝水出口连接;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排水沟连接;排水口处设置气动排水阀;控制器,分别与进气控制阀、液位传感器及气动排水阀连接。本技术通过设置氟利昂制冷机组,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靠空气的温升对冷凝罐体进行降温,沼气在通过立式冷凝罐体时,其中所含的水蒸气变成冷凝水,通过多级无缝换热列管的管壁下落至立式冷凝罐体底部,最后通过排水单元排至排水沟;而被除去水蒸气的沼气则通过沼气出口输送至沼气储存柜。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适用于极度缺水或无法供水的场合,并通过设置立式冷凝罐体,使装置整体占地面积较小,在狭小场地中也能使用;通过设置多级无缝换热列管,提高了换热效率和脱水效率。通过设置冷凝水收集槽、液位传感器及气动排水阀,并通过控制器的控制,当冷凝水收集槽中的冷凝水达到一定量时,液位传感器器传递信息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气动阀门自动开启进行排水,排放完毕后气动阀门自动关闭,节省了人力。较佳地,所述进气口和进气控制阀均设置三个;所述进气口通过管道分别与三台厌氧发生器连接;所述进气口与相对应的厌氧发生器之间均设置进气控制阀。通过上述设置,可同时与三个厌氧发生器连接,提高了脱水效率,节约了整体成本。较佳地,还包括:保护单元,包括:沼气压力传感器,设置在集气缸上;泄气管道,一端与沼气出口连接,另一端与大气连通;自动泄压阀,设置在泄气管道上;沼气压力传感器与自动泄压阀均与控制器连接。通过上述设置,当储气柜储满或管道意外堵塞,由于整个装置的管道相通,集气槽中设置的沼气压力传感器可快速检测到,及时将信息传递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自动泄压阀开启,沼气通过泄气管道排出,避免了爆炸的风险,保护了装置和人员的安全。本技术有益效果包括: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装置,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靠空气的温升对冷凝罐体进行降温,沼气在通过立式冷凝罐体时,其中所含的水蒸气变成冷凝水,通过多级无缝换热列管的管壁下落至立式冷凝罐体底部,最后通过排水单元排至排水沟;而被除去水蒸气的沼气则通过沼气出口输送至沼气储存柜,避免了因冷凝水造成的堵塞,适用范围广、脱水效率高;通过设置排水单元,实现了自动排水,节省了人力;通过设置保护单元,避免了爆炸的风险,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主要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立式冷凝罐;100冷气入口;101冷气出口;102沼气入口;103沼气出口;104冷凝水出口;11多级无缝换热列管;12氟利昂制冷机组;20集气缸;200进气口;201出气口;21进气控制阀;3厌氧发生器;40冷凝水收集槽;401进水口;402排水口;41液位传感器;42气动排水阀;50沼气压力传感器;51泄气管道;52自动泄压阀;6沼气储存柜;7排水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用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立式厌氧沼气脱水装置,包括:立式厌氧沼气冷凝脱水装置,包括:冷凝单元、进气单元、排水单元及控制器;其中,冷凝单元,包括:立式冷凝罐10,呈圆筒状,内中空,顶部开设冷气入口100和冷气出口101,外侧面底部开设沼气入口102,外侧面顶部设置开设沼气出口103,底部开设冷凝水出口104,内部竖向设置多级无缝换热列管11,外侧面固定设置氟利昂制冷机组12;多级无缝换热列管11的两端分别与冷气入口100和冷气出口101连接;沼气出口102通过管道与沼气储存柜6连接;氟利昂制冷机组12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与冷气入口100和冷气出口101通过管道连接;进气单元,设置在立式冷凝罐10侧面底部,包括:集气缸20,底部开设进气口200,外侧面开设出气口201;进气口200通过管道与厌氧发生器3连接,管道上设置进气控制阀21;出气口201通过管道与沼气入口112连接;排水单元,设置在立式冷凝罐10底部,包括:冷凝水收集槽40,顶部开设进水口401,底部开设排水口402,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41;进水口401与冷凝水出口114连接;排水口402通过管道与排水沟7连接;排水口402处设置气动排水阀42;控制器(图中未示出),分别与进气控制阀21、液位传感器41及气动排水阀42连接。较佳地,进气口200和进气控制阀21均设置三个;进气口200通过管道分别与三台厌氧发生器3连接;进气口200与相对应的厌氧发生器3之间均设置进气控制阀21。较佳地,还包括:保护单元,包括:沼气压力传感器50,设置在集气缸20上;泄气管道51,一端与沼气出口113连接,另一端与大气连通;自动泄压阀52,设置在泄气管道51上;沼气压力传感器50与自动泄压阀52均与控制器连接。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案,以空气作为冷却介质,靠空气的温升对冷凝罐体进行降温,沼气在通过立式冷凝罐体时,其中所含的水蒸气变成冷凝水,通过多级无缝换热列管的管壁下落至立式冷凝罐体底部,最后通过排水单元排至排水沟;而被除去水蒸气的沼气则通过沼气出口输送至沼气储存柜,避免了因冷凝水造成的堵塞,适用范围广、脱水效率高;通过设置排水单元,实现了自动排水,节省了人力;通过设置保护单元,避免了爆炸的风险,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厌氧沼气冷凝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单元、进气单元、排水单元及控制器;/n其中,冷凝单元,包括:立式冷凝罐,呈圆筒状,内中空,顶部开设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外侧面底部开设沼气入口,外侧面顶部设置开设沼气出口,底部开设冷凝水出口,内部竖向设置多级无缝换热列管,外侧面固定设置氟利昂制冷机组;多级无缝换热列管的两端分别与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连接;沼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沼气储存柜连接;氟利昂制冷机组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与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n进气单元,设置在立式冷凝罐侧面底部,包括:集气缸,底部开设进气口,外侧面开设出气口;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厌氧发生器连接,管道上设置进气控制阀;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沼气入口连接;/n排水单元,设置在立式冷凝罐底部,包括:冷凝水收集槽,顶部开设进水口,底部开设排水口,内部设置液位传感器;进水口与冷凝水出口连接;排水口通过管道与排水沟连接;排水口处设置气动排水阀;/n控制器,分别与进气控制阀、液位传感器及气动排水阀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厌氧沼气冷凝脱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凝单元、进气单元、排水单元及控制器;
其中,冷凝单元,包括:立式冷凝罐,呈圆筒状,内中空,顶部开设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外侧面底部开设沼气入口,外侧面顶部设置开设沼气出口,底部开设冷凝水出口,内部竖向设置多级无缝换热列管,外侧面固定设置氟利昂制冷机组;多级无缝换热列管的两端分别与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连接;沼气出口通过管道与沼气储存柜连接;氟利昂制冷机组的出口和入口分别与冷气入口和冷气出口通过管道连接;
进气单元,设置在立式冷凝罐侧面底部,包括:集气缸,底部开设进气口,外侧面开设出气口;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厌氧发生器连接,管道上设置进气控制阀;出气口通过管道与沼气入口连接;
排水单元,设置在立式冷凝罐底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森杨来平沈光秀宋涛肖东莱王文辉陈红军王晓东曹茹茗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保绿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宁夏;6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