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671781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4
公开了一种油气处理系统,包括:进气管路;压缩机;冷凝器,用于对压缩后的所述油气进行冷凝,冷凝温度保持在零上温度;气液分离罐,用于对压缩冷凝后的所述油气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液态有机物和不凝气;膜分离器,用于对所述不凝气进行膜分离,以获得富集的有机物和贫有机物气流;排气筒,用于释放净化后的所述贫有机物气流;回收物料管路,用于对所述液态有机物和所述富集的有机物进行回收。本申请的油气处理系统,采用压缩,冷凝、膜分离的组合工艺,使待处理油气在高压下完成后续过程,提升了处理效率,同时利用有机组分在高压下易液化的特点,使得冷凝温度保持在零上温度,避免了在零下温度时水分结霜导致的换热器堵塞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油气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油气回收
,特别涉及一种油气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加油站作为城市基础配套设施,近年来数量在不断的增加。汽油等轻质油品的特殊理化性质决定了其极易挥发的特点,而在挥发的油气中存在着大量不饱和烃,会产生化学烟雾以及臭氧污染。另外,油气中还会包含一些致癌组分,不仅对人体健康产生威胁,而且油气聚集也很容易发生爆炸,近年来因挥发的油气而引起的爆炸屡见不鲜。为了提高加油站的安全等级,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需要将油气进行回收。现有的油气回收技术,包括吸附、吸收、冷凝、膜分离等。在实际应用中,吸收法很少采用,大部分为吸附、冷凝或二者组合工艺,其中使用最多的为活性炭吸附-冷凝工艺,采用两个活性炭罐,吸附-再生交替操作,储罐油气呼出后,经过再生后干净的吸附罐进行吸附,达标后排放,吸附饱和的活性炭通过真空泵再生,冷凝系统将再生气冷凝至-30~-35℃,高浓度有机物在低温下变为液体连同不凝气一起返回油品储罐。但这些方法都存在冷凝过程中需要将气体温度降低至零摄氏度以下,油气中的水分会结霜导致换热器堵塞或吸附过程中活性炭频繁变压再生粉化严重容易导致系统故障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气处理系统及方法,通过采用冷凝-膜分离技术对油气进行回收,此外冷凝过程中油气混合物被冷却至5-15摄氏度,从而避免了因冷凝温度过低导致的系统故障,提高了回收效率。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气处理系统,包括:进气管路,油气经由所述进气管路进入所述油气处理系统;压缩机,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用于对所述油气进行压缩;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用于对压缩后的所述油气进行冷凝;气液分离罐,与所述冷凝器连接,用于对压缩冷凝后的所述油气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液态有机物和不凝气;膜分离器,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连接,用于对所述不凝气进行膜分离,以获得富集的有机物和贫有机物气流;排气筒,与所述膜分离器连接,用于释放净化后的所述贫有机物气流;回收物料管路,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罐和所述膜分离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液态有机物和所述富集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其中,所述膜分离器包括膜渗透侧和膜截留侧,所述排气筒与所述膜分离器的膜截留侧连接,所述回收物料管路与所述膜分离器的膜渗透侧连接。优选地,还包括:真空泵,与所述膜分离器和所述回收物料管路连接,用于对所述富集的有机物进行抽吸,以维持所述膜分离器的渗透侧的压力。优选地,所述冷凝器还可以位于所述真空泵与所述回收物料管路之间,用于对所述富集的有机物进行冷凝。优选地,还包括:储油罐,分别与所述进气管路和所述回收物料管路连接,用于提供所述油气和接收所述液态有机物和所述富集的有机物。优选地,还包括:呼吸阀,分别与所述储油罐和所述进气管路连接,当所述储油罐中压力达到开启阈值时,所述呼吸阀开启,对所述油气进行处理。优选地,所述冷凝器的冷凝温度为5-15摄氏度。优选地,所述油气经过压缩后的压力为2barA-6barA。优选地,所述真空泵维持所述膜分离器的渗透侧的压力为5kPaA-20kPaA。优选地,所述呼吸阀的开启阈值范围为1-2KPaG。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油气处理方法,包括:对油气进行压缩,冷凝和气液分离处理,得到液态有机物和不凝气;对所述不凝气进行膜分离处理,得到富集的有机物和贫有机物气流;对所述液态有机物与所述富集的有机物进行回收处理,并将所述贫有机物气流净化达标后排放,其中,所述油气经冷凝处理后温度降至5-15摄氏度。本技术实施例的油气处理系统及方法,采用压缩-冷凝-膜分离组合工艺,将油气进行压缩后再进行冷凝、膜分离等处理过程,提高了油气的回收效果,另外由于油气经过压缩,体积缩小,因此可以减小压缩过程后续的设备体积。本技术实施例的油气处理系统及方法,将油气压缩后再进行冷凝,使得冷凝温度只需要冷却至零上温度,例如5-15℃,就可以实现油气中有机组分的液化,消除了冷凝至零下温度时水分结霜导致的换热器阻塞等问题,保证了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本技术实施例的油气处理系统及方法,没有使用吸附材料,因此不会产生粉化问题,导致设备故障。在优选地实施例中,油气处理系统通过呼吸阀和储油罐中的压力大小开启油气处理系统,因此整个系统为全自动控制,操作简单,且系统中自控阀门少,无需频繁切换,降低了设备故障率,尤其适用于频繁启停工况。附图说明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油气处理系统;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二的油气处理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各种实施例。在各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采用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为了清楚起见,附图中的各个部分没有按比例绘制。在下文中描述了本技术的许多特定的细节,例如部件的结构、材料、尺寸、处理工艺和技术,以便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但正如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那样,可以不按照这些特定的细节来实现本技术。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加油站加油、卸油和储存汽油等过程中会产生油气等挥发性有机物,不仅会产生化学烟雾以及臭氧污染,同时也存在致癌成分,影响人体健康,因此对油气进行回收十分重要。对卸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的阶段为一次油气回收,这个回收阶段是通过压力平衡原理,将在卸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收集到油罐车内,运回储油库进行油气回收处理的过程。对加油过程中产生的油气进行回收的阶段为二次油气回收,这个回收阶段是采用真空辅助式油气回收设备,将在加油过程中挥发的油气通过地下油气回收管线收集到地下储罐内的油气回收过程。三次油气回收指在油品储存过程中,对储油罐内呼出的油气进行处理的过程。由于三次油气回收需要将排放至大气的油气进行治理以实现达标排放,因此技术难度和实施难度都较一、二次回收大。本申请对三次油气处理系统进行了改进,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油气处理系统,参考图1,本申请的油气处理系统100包括进气管路101,压缩机102,冷凝器103,气液分离罐104,膜分离器105,排气筒106,真空泵107,回收物料管线108。在该实施例中,进气管路101与储油罐连接,油气通过进气管路101进入油气处理系统100。压缩机102与进气管路101连接,用于对油气进行压缩;冷凝器103与压缩机102连接,用于对压缩油气进行冷凝;气液分离罐104与冷凝器103连接,用于对压缩冷凝后的油气进行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气处理系统,包括:/n进气管路,油气经由所述进气管路进入所述油气处理系统;/n压缩机,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用于对所述油气进行压缩;/n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用于对压缩后的所述油气进行冷凝,冷凝温度保持在零上温度;/n气液分离罐,与所述冷凝器连接,用于对压缩冷凝后的所述油气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液态有机物和不凝气;/n膜分离器,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连接,用于对所述不凝气进行膜分离,以获得富集的有机物和贫有机物气流;/n排气筒,与所述膜分离器连接,用于释放净化后的所述贫有机物气流;/n回收物料管路,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罐和所述膜分离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液态有机物和所述富集的有机物进行回收,/n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器包括膜渗透侧和膜截留侧,所述排气筒与所述膜分离器的膜截留侧连接,所述回收物料管路与所述膜分离器的膜渗透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气处理系统,包括:
进气管路,油气经由所述进气管路进入所述油气处理系统;
压缩机,与所述进气管路连接,用于对所述油气进行压缩;
冷凝器,与所述压缩机连接,用于对压缩后的所述油气进行冷凝,冷凝温度保持在零上温度;
气液分离罐,与所述冷凝器连接,用于对压缩冷凝后的所述油气进行气液分离得到液态有机物和不凝气;
膜分离器,与所述气液分离罐连接,用于对所述不凝气进行膜分离,以获得富集的有机物和贫有机物气流;
排气筒,与所述膜分离器连接,用于释放净化后的所述贫有机物气流;
回收物料管路,分别与所述气液分离罐和所述膜分离器连接,用于对所述液态有机物和所述富集的有机物进行回收,
其特征在于,所述膜分离器包括膜渗透侧和膜截留侧,所述排气筒与所述膜分离器的膜截留侧连接,所述回收物料管路与所述膜分离器的膜渗透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真空泵,与所述膜分离器和所述回收物料管路连接,用于对所述富集的有机物进行抽吸,以维持所述膜分离器的渗透侧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锁晓婷魏巍
申请(专利权)人:海湾环境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