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17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2: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包括安装墙和移动机构,所述安装墙的顶端设置有遮雨棚,且遮雨棚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横向轨道,所述第一横向轨道的顶端设置有纵向轨道,且纵向轨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横向轨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安装墙、遮雨棚、第一横向轨道、纵向轨道、第二横向轨道、限位槽、限位孔、滑块、连接块、安装仓、双轴气缸、限位轴、限位凸块、充电桩主体等零件实现了没有将充电桩主体安装在地面,且没有将充电桩主体安装在地下,安装在安装墙的一侧,不占用地面面积的同时可以进行移动,集中放置,分散充电,方便集中管理的同时可以避免车辆撞击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汽车充电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
技术介绍
充电桩其功能类似于加油站里面的加油机,可以固定在地面或墙壁,安装于公共建筑(公共楼宇、商场、公共停车场等)和居民小区停车场或充电站内,可以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的输入端与交流电网直接连接,输出端都装有充电插头用于为电动汽车充电,充电桩一般提供常规充电和快速充电两种充电方式,人们可以使用特定的充电卡在充电桩提供的人机交互操作界面上刷卡使用,进行相应的充电方式、充电时间、费用数据打印等操作,充电桩显示屏能显示充电量、费用、充电时间等数据。现有的充电装置主要存在的问题为:1、现有的充电装置固定建立在地面上,需要设置多个充电桩时,占地面积大,而且充电装置无法移动,分散设置难以集中管理。2、现有的充电装置充电线直接暴露在外侧,需要的时候拿取,不使用的时候挂置,无法自动回收和在拉出的时候卡合拉出长度,使用不便的同时,存在绊倒操作者的危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移动方便,使用寿命长,使用方便的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包括安装墙、移动机构,所述安装墙的顶端设置有遮雨棚,且遮雨棚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横向轨道,所述第一横向轨道的顶端设置有纵向轨道,且纵向轨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横向轨道,所述第一横向轨道、纵向轨道和第二横向轨道的内部皆设置有限位槽,且第一横向轨道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孔;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块、连接块、安装仓、双轴气缸、限位轴和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横向轨道的内部位于限位槽的内侧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设置有安装仓,且安装仓的内部安装有双轴气缸,所述双轴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轴,所述滑块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凸块;所述第一横向轨道的一侧连接有充电桩主体,且充电桩主体的两侧皆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上套筒,且上套筒的下方设置有下套筒,所述上套筒和下套筒之间设置有抱箍,且下套筒的底端连接有握杆;所述充电桩主体的一侧设置有存放箱,且存放箱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设置有棘轮,且棘轮的下方设置有棘爪,所述棘爪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块,且移动块的底端连接有推块,且移动块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棘轮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轴,且延伸轴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且第二弹簧的一侧连接有充电线,且充电线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枪,所述充电枪的外侧设置有卡块。优选地,所述第二横向轨道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纵向轨道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纵向轨道等距分布在第一横向轨道和第二横向轨道之间,所述第一横向轨道、纵向轨道、第二横向轨道皆与安装墙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限位槽与限位凸块相匹配,所述第一横向轨道和滑块通过限位槽和限位凸块滑动连接,且滑块与充电桩主体通过螺栓可拆卸连接,所述充电桩主体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充电桩主体等距分布在第一横向轨道的内侧。优选地,所述安装仓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安装仓的外侧皆设置有通孔,所述限位轴贯穿通孔并延伸至其外侧,且限位轴与限位孔相匹配,所述限位轴与限位孔活动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套筒通过转轴与充电桩主体转动连接,且上套筒的外侧设置有滑动块,所述下套筒内部的两侧设置有与滑动块相匹配的滑动槽,且下套筒与上套筒通过滑动块和滑动槽套接连接,所述握杆的外侧设置有防滑套。优选地,所述固定板通过螺栓与存放箱可拆卸连接,且存放箱的外侧设置有连接门,所述连接门与存放箱之间设置有转轴,且连接门与存放箱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棘轮与固定板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且棘轮与延伸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棘轮与棘爪相匹配,且棘爪与移动块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移动块与推块固定连接,且推块贯穿存放箱并延伸至其底端,所述存放箱的底端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推块与滑动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固定盒位于存放箱的内部,且固定盒与存放箱固定连接,所述延伸轴贯穿固定盒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固定盒固定连接,且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延伸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充电线的输入端贯穿充电桩主体并延伸至其内部,且充电线位于延伸轴的外侧,所述充电线贯穿存放箱并延伸至其外侧,所述充电枪与存放箱通过卡块卡合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安装墙、遮雨棚、第一横向轨道、纵向轨道、第二横向轨道、限位槽、限位孔、滑块、连接块、安装仓、双轴气缸、限位轴、限位凸块、充电桩主体等零件实现了没有将充电桩主体安装在地面,且没有将充电桩主体安装在地下,安装在安装墙的一侧,不占用地面面积的同时可以进行移动,集中放置,分散充电,方便集中管理的同时可以避免车辆撞击损坏。2、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移动机构,车主可以通过握住移动机构控制充电桩主体进行移动,方便将充电桩主体移动不同高度的滑道中,方便不同身高的人群使用。3、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存放箱、固定板、棘轮、棘爪、移动块、推块、第一弹簧、固定块、延伸轴、固定盒、第二弹簧、充电线、充电枪、卡块,实现了向外拉动充电线的时候,由于棘轮和棘爪的存在会使得拉出的长度进行固定,不会发生随时缩回的情况,方便充电,充电完成后将充电枪卡合在卡块的内部,移动推块即可完成充电线的自动回收,将其盘卷在存放箱的内部,方便操作且不会将其散乱在放置在外侧,减少意外发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横向轨道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滑块剖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存放箱剖视图。图中:1、安装墙;2、遮雨棚;3、第一横向轨道;4、纵向轨道;5、第二横向轨道;6、限位槽;7、限位孔;8、滑块;9、连接块;10、安装仓;11、双轴气缸;12、限位轴;13、限位凸块;14、充电桩主体;15、转轴;16、上套筒;17、抱箍;18、下套筒;19、握杆;20、存放箱;21、固定板;22、棘轮;23、棘爪;24、移动块;25、推块;26、第一弹簧;27、固定块;28、延伸轴;29、固定盒;30、第二弹簧;31、充电线;32、充电枪;33、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墙(1)、移动机构,所述安装墙(1)的顶端设置有遮雨棚(2),遮雨棚(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横向轨道(3),所述第一横向轨道(3)的顶端设置有纵向轨道(4),且纵向轨道(4)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横向轨道(5),所述第一横向轨道(3)、纵向轨道(4)和第二横向轨道(5)的内部皆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第一横向轨道(3)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孔(7);/n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块(8)、连接块(9)、安装仓(10)、双轴气缸(11)、限位轴(12)和限位凸块(13),所述滑块(8)设置在第一横向轨道(3)内部位于限位槽(6)的内侧,滑块(8)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一端设置有安装仓(10),且安装仓(10)的内部安装有双轴气缸(11),所述双轴气缸(11)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轴(12),所述滑块(8)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凸块(13);/n所述第一横向轨道(3)的一侧连接有充电桩主体(14),且充电桩主体(14)的两侧皆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一侧设置有上套筒(16),且上套筒(16)的下方设置有下套筒(18),所述上套筒(16)和下套筒(18)之间设置有抱箍(17),且下套筒(18)的底端连接有握杆(19);/n所述充电桩主体(14)的一侧设置有存放箱(20),存放箱(2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一侧设置有棘轮(22),且棘轮(22)的下方设置有棘爪(23),所述棘爪(23)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块(24),且移动块(24)的底端连接有推块(25),且移动块(2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27),所述棘轮(22)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轴(28),且延伸轴(28)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盒(29),所述固定盒(2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30),且第二弹簧(30)的一侧连接有充电线(31),且充电线(31)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枪(32),所述充电枪(32)的外侧设置有卡块(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墙(1)、移动机构,所述安装墙(1)的顶端设置有遮雨棚(2),遮雨棚(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横向轨道(3),所述第一横向轨道(3)的顶端设置有纵向轨道(4),且纵向轨道(4)的顶端设置有第二横向轨道(5),所述第一横向轨道(3)、纵向轨道(4)和第二横向轨道(5)的内部皆设置有限位槽(6),所述第一横向轨道(3)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孔(7);
所述移动机构包括滑块(8)、连接块(9)、安装仓(10)、双轴气缸(11)、限位轴(12)和限位凸块(13),所述滑块(8)设置在第一横向轨道(3)内部位于限位槽(6)的内侧,滑块(8)的两侧皆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的一端设置有安装仓(10),且安装仓(10)的内部安装有双轴气缸(11),所述双轴气缸(11)的输出端连接有限位轴(12),所述滑块(8)的外侧设置有限位凸块(13);
所述第一横向轨道(3)的一侧连接有充电桩主体(14),且充电桩主体(14)的两侧皆设置有转轴(15),所述转轴(15)的一侧设置有上套筒(16),且上套筒(16)的下方设置有下套筒(18),所述上套筒(16)和下套筒(18)之间设置有抱箍(17),且下套筒(18)的底端连接有握杆(19);
所述充电桩主体(14)的一侧设置有存放箱(20),存放箱(20)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板(21),所述固定板(21)的一侧设置有棘轮(22),且棘轮(22)的下方设置有棘爪(23),所述棘爪(23)的下方设置有移动块(24),且移动块(24)的底端连接有推块(25),且移动块(24)的一侧连接有第一弹簧(26),所述第一弹簧(26)的一侧设置有固定块(27),所述棘轮(22)的一侧设置有延伸轴(28),且延伸轴(28)的外侧设置有固定盒(29),所述固定盒(29)的内部设置有第二弹簧(30),且第二弹簧(30)的一侧连接有充电线(31),且充电线(31)的一端设置有充电枪(32),所述充电枪(32)的外侧设置有卡块(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向轨道(5)的数量为两组,所述纵向轨道(4)的数量为多组,多组所述纵向轨道(4)等距分布在第一横向轨道(3)和第二横向轨道(5)之间,所述第一横向轨道(3)、纵向轨道(4)、第二横向轨道(5)皆与安装墙(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6)与限位凸块(13)相匹配,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学帮陈元华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