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7093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板和设置上模板内的型芯;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内的型腔;所述的模具还包括设置在上模两侧臂上相互配合的二次顶出机构。所述的上模还包括设置在上模板上的两垫板、两所述的垫板上设置有上模顶板,以及设置在上模顶板于与模板之间的面针板、第一底针板、第二底针板。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固定座,扣接块,所述的扣接块上设置有支撑块,以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的支撑块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推杆、直顶以及与二次顶出机构项配合,可实现产品的二次顶出,从而保证产品的顺利脱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产品注塑过程中,会经常遇到设有多扣位、倒扣的产品,通常的做法是斜顶或者摆杆或利用材料的特性结合产品结构允许一定的弹性形变空间来强制脱模,但对于有些产品这些方案并不适用,例如一个产品不是很大,但排布多个扣位,没有足够的位置设置斜顶,且不适合强制脱模,即无法采用现有的技术实现脱模,另外的现有技术脱模也存在以下缺点:1、现有的斜顶结构,因斜顶的滑动座容易磨损,加上结构原因,注塑成型时不能保证非常好的垂直支撑,导致生产时斜顶很容易出现偏低或偏高的现象,偏低多胶可能影响产品组装,偏高脱扣时可能会铲伤产品。2、现有的斜顶结构不能做的太小,否则容易产生弹性形变导致产品质量不合格而出现断裂的情况,如果将斜顶结构设计的大一点,那么会影响到内模芯运水的设计。3、现有的斜顶结构脱模会产品不容易掉落。需要人工或者机械手抓,即不能实现自动脱模。4、现有的斜顶结构需要加工斜孔以及不规则零件,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该模具能够实现产品的二次顶出,从而保证具有倒扣的产品顺利脱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板和设置上模板内的型芯;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内的型腔;所述的模具还包括设置在上模两侧臂上相互配合的二次顶出机构。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还包括设置在上模板上的两垫板、两所述的垫板上设置有上模顶板,两所述的垫板通过多个相应的螺钉安装在上模板上。进一步的,所述的上模还包括设置在上模顶板于上模板之间的面针板、第一底针板、第二底针板。进一步的,所述的面针板与上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回针。进一步的,所述的面针板、第一底针板、第二底针板之间连接有多个支撑柱,所述的支撑柱上还套设有支撑柱套。进一步的,所述的面针板下端还设置有多个直顶,所述的直顶向下延伸进入上模板内并插设在型芯周边。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二底针板下端还设置有推杆,所述的推杆向下延伸依次穿过第一底针板、面针板、上模板并插入型芯。进一步的,所述的下模还包括设置在下模板下端的下模底板。进一步的,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固定座,以及设置在固定座内的用于固定上模的面针板、以及第一底针板、第二底针板的扣机组件。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座为L型结构,并且所述的固定座上沿长度方向设开设有一凹槽,所述的扣机组件设置在该凹槽内并可在该凹槽内移动。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座下端设置有多个用于与上模板连接的固定杆。进一步的,所述的扣机组件包括扣接块,所述的扣接块上设置有支撑块,以及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的支撑块设置在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的扣接块上端还开设有一卡槽,所述的卡槽内还与设置在第二底针板内的弹块连接,并且所述的弹块上设置有多个弹簧。进一步的,所述的弹块与卡槽卡接的位置为锲型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通过推杆、直顶以及与二次顶出机构项配合,可实现产品的二次顶出,从而保证产品的顺利脱模。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上模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型芯与直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二次顶出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扣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模顶板,2-面针板,3-第一底针板,4-第二底针板,5-上模板,6-垫板,7-下模板,8-下模底板,9-二次顶出机构;21-回针,22-支撑柱,23-直顶,24-推杆;51-型芯,52-流道;71-型腔;91-固定座,92-凹槽,93-固定杆,94-扣接块,95-支撑块,96-第一连接杆,97-第二连接杆;98-卡槽,99-弹块,100-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所述的模具还包括设置在上模两侧臂上相互配合的二次顶出机构。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板5和设置上模板5内的型芯51,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型芯51为两个;并且两个所述的型芯51之间通过流道52连通。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板7和设置在下模板7内的型腔71,相应的,所述的型腔71的数量也为2个,并且两个所述的型腔71之间也通过相应的流道52连通。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上模还包括设置在上模板5上的两垫板6、两所述的垫板6上设置有上模顶板1,两所述的垫板6通过多个相应的螺钉安装在上模板5上。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的上模还包括设置在上模顶板1与上模板5之间的面针板2、第一底针板3、第二底针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面针板2位于上模板5上方,而所述的第一底针板3、第二底针4依次布设在面针板2。并且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的面针板2、第一底针板3、第二底针4之间通过多个支撑柱22设置在模顶板1与上模板5之间。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的支撑柱22上还套设有相应的支撑柱套。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面针板2与上模板之5间连接有多个回针21。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4、5所示,所述的面针板2下端还设置有多个直顶23,所述的直顶23向下延伸进入上模板5内并插设在型芯51的槽孔内。进一步的,如图4、5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底针板4下端还设置有推杆24,所述的推杆24向下延伸依次穿过第一底针板3、面针板2、上模板5并插入型芯51内。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的下模还包括设置在下模板7下端的下模底板8。进一步的,如图6所示,所述的二次顶出机构9包括固定座91,以及设置在固定座91内的用于固定上模的面针板2、以及第一底针板3、第二底针板4的扣机组件。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固定座91为L型结构,并且所述的固定座91上沿长度方向设开设有一凹槽92,所述的扣机组件设置在该凹槽92内并可在该凹槽92内移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座91下端设置有多个用于与上模板5连接的固定杆94,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杆94的数量为4根。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所述的扣机组件包括扣接块94,所述的扣接块94上设置有支撑块95,以及第一连接杆96和第二连接杆97,所述的支撑块95设置在第一连接杆96和第二连接杆97之间。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连接杆96与面针板2连接,所述的第二连接杆97与第一底针板3连接,所述的支撑块95卡设在第一底针板3下端的槽内。进一步的,作为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7所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板和设置上模板内的型芯;/n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内的型腔;/n所述的模具还包括设置在上模两侧臂上相互配合的二次顶出机构;/n还包括与型芯连接的多个直顶和推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模和下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包括上模板和设置上模板内的型芯;
所述的下模包括下模板和设置在下模板内的型腔;
所述的模具还包括设置在上模两侧臂上相互配合的二次顶出机构;
还包括与型芯连接的多个直顶和推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模还包括设置在上模板上的两垫板、两所述的垫板上设置有上模顶板,两所述的垫板通过多个相应的螺钉安装在上模板上;
所述的上模还包括设置在上模顶板与上模板之间的面针板、第一底针板、第二底针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针板与上模板之间连接有多个回针;
所述的面针板、第一底针板、第二底针板通过多个相应的支撑柱设置在上模顶板与上模板之间,且所述的支撑柱上还套设有支撑柱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针板下端还设置有多个直顶,所述的直顶向下延伸进入上模板内并插设在型芯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二次顶出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底针板下端还设置有推杆,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志敏吴育苗何德标张武陈志升李尚原郭启彬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浩顺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