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705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该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包括壳体、喷淋机构、减振机构,所述壳体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喷淋机构、减振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对建筑构件进行喷淋,喷淋机构使建筑结构的养护范围缩小,所述减振机构对建筑结构的震动进行缓冲,减振机构通过电阻大小控制缓冲力度。喷淋机构通过橡胶材质的养护层在建筑结构的外侧形成养护舱,并向养护舱内部进行喷洒水雾,使水雾在喷洒时产生的气流的带动下扩散到养护舱中,从而使水雾与建筑结构全面接触,通过水雾对建筑结构进行养护,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还可以对建筑结构全面养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结构养护
,具体为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指建筑的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内生产完成,并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安全可靠的安装方式及机械将构件拼装起来,使之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将搅拌均匀的混凝土倒入模具中,制作出各种各样的装配式建筑结构,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工厂化、机械化施工程度,减少现场湿作业,而且还能节约现场用工,克服季节影响,缩短建筑施工周期。混凝土的硬化或强度,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混凝土由水泥、骨料、水拌合后经硬化形成的人造石。而水泥是一种水硬性的胶凝材料,在凝结过程中混凝土中的水分蒸发,由于水分的不足严重影响水化作用,造成混凝土凝结速度慢,特别是干旱多风的天气,混凝土毛细孔水迅速蒸发,水泥不仅因缺乏水而停止了水化作用,还因毛细管引力作用在混凝土中引起收缩,收缩引起的拉引力很快使混凝土开裂。而且,此时混凝土强度还很低,如果外界发生震动,会进一步的破坏混凝土结构,极易造成质量事故。目前,装配式建筑结构常用的养护方法有覆盖塑料薄膜法、覆布洒水法和直接喷淋法,然而这些方法均存在较多问题,如:1、覆布洒水法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覆盖土工布,然后在土工布上洒水保湿的方法,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在土工布表面洒水,但是这种方法不能有效防止水分的快速蒸发,而且还消耗了较多水资源和劳力,尤其是在夏季高温月份;2、覆盖塑料薄膜法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洒水后覆盖塑料薄膜进行保湿的方法,该方法虽然有效的防止了水分的快速蒸发,然而再次洒水需掀开塑料薄膜洒水后再覆盖,操作非常不方便,且薄膜在屡次掀开再覆盖的过程中极易损坏;3、直接喷淋法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上直接喷淋水的方法,由于没有覆盖物阻止水分的快速蒸发,为了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需要耗用的水量相当大,且由于水分蒸发速度快,需要人工不断地喷淋,所以直接喷淋法不仅消耗大量水资源,而且还浪费人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该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包括壳体、喷淋机构、减振机构,所述壳体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喷淋机构、减振机构,所述喷淋机构对建筑构件进行喷淋,喷淋机构使建筑结构的养护范围缩小,所述减振机构对建筑结构的震动进行缓冲,减振机构通过电阻大小控制缓冲力度。喷淋机构通过橡胶材质的养护层在建筑结构的外侧形成养护舱,并向养护舱内部进行喷洒水雾,使水雾在喷洒时产生的气流的带动下扩散到养护舱中,从而使水雾与建筑结构全面接触,通过水雾对建筑结构进行养护,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还可以对建筑结构全面养护。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至少两组喷淋杆、养护层,至少两组所述喷淋杆一端与壳体固定,至少两组所述喷淋杆另一端与养护层滑动连接,所述养护层的下端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减振机构包括减振壳体,所述减振壳体与壳体内壁固定,减振壳体上设置有缓冲组件。喷淋杆的一端穿过养护层,并向养护舱中喷洒水雾,养护层在壳体内部形成养护舱,在夏天时,不仅可以隔绝壳体内部的高温,还可以将水雾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水的使用量和提高养护舱内的空气湿度;在冬天时,通过壳体对外界温度的隔绝,以及养护层对壳体内部温度的隔绝,可以减少外界温度对建筑结构的影响,当使用加热装置对养护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时,养护层可以对温度进行保温,变为保温层,减振壳体对缓冲组件的安装提供支撑,缓冲组件对建筑结构进行支撑,使建筑结构放置在壳体内部,同时,缓冲组件与减振壳体相互配合,当缓冲组件在减振壳体内上下滑动时,通过电阻大小的变化控制磁场的大小,使减振壳体上产生与缓冲组件磁极相反的磁场,进而减少外界震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部上端的边角处设置有至少两组角撑,至少两组所述角撑分别与至少两组喷淋杆固定,所述角撑上在喷淋杆的两侧设置有收缩杆,两组所述收缩杆均与喷淋杆管道连接,所述喷淋杆的前端两侧设置有支撑板,两组所述收缩杆的前端均设置有联动板。角撑对喷淋杆的安装提供支撑,同时为水进入到喷淋杆中提供通道,支撑板及喷淋杆的前端位于养护层内侧,联动板位于养护层的外侧,同时,养护层与喷淋杆的套壳前端固定,当外界温度上高时,收缩杆通过水的加压进行伸长,通过联动板对养护层进行挤压,同时支撑板在养护层内部对养护层进行支撑,随着收缩杆的伸长,使养护层被收缩在收缩杆和喷淋杆之间,使养护舱的养护空间变小,使水雾更加集中,喷淋杆及收缩杆均由套筒和连杆组成,其中,喷淋杆通过连杆向养护舱中喷洒水雾,联动板与支撑板相互配合,使养护层在收缩后,依旧形成一定形成的养护舱。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内壁上位于收缩杆的下方均设置支撑块,至少两组所述支撑块上均设置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另一端与联动板转动连接,联动杆上设置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收缩板,所述收缩板远离壳体内壁的一侧与养护层接触,收缩板的下端与壳体滑动连接,所述养护层的下端分别与至少两组收缩板的下端固定。支撑块为联动杆的安装提供支撑,联动杆在联动板向右下运动时,联动杆围绕支撑块进行转动,并带动推动杆的转动,使推动杆围绕着收缩板进行转动,并在转动过程中对收缩板产生推动力,使收缩板向壳体的中心位置滑动,进而使收缩板带动养护层的下端进行收缩,收缩板对养护层进行支撑,避免养护层在喷淋杆喷洒水雾时膨胀而是养护舱的范围扩大,同时,收缩板通过推动杆、联动杆与联动板一起移动,使养护层下端与上端同时收缩。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振壳体内部设置有缓冲槽,所述缓冲组件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位于缓冲槽内,承载板与减振壳体滑动连接,承载板下方设置有阻尼器,承载板上端面从中间往两端设置有基座、储液箱、缓冲器,所述基座上端设置有两组滑动板,两组所述滑动板的另一端均位于减振壳体的外侧,两组所述缓冲器的一端分别与两组滑动板滑动连接,所述储液箱与缓冲器管道连接。缓冲槽为缓冲组件的安装提供空间,阻尼器对承载板起到支撑作用,并起到减振缓冲作用,承载板为基座、储液箱及缓冲器的安装提供支撑,基座为滑动板的转动安装提供支撑,储液箱内部储存非牛顿流体,缓冲器与承载板转动连接,缓冲器为伸缩杆结构,缓冲器内部盛放有非牛顿流体,并与储液箱管道连通,滑动板为缓冲器的伸缩提供动力,当外界发生震动时,承载板在缓冲槽内上下滑动,当承载板往下滑动时,滑动板与减振壳体的内壁接触,并在减振壳体的支撑下绕着基座进行转动,并对缓冲器进行拉伸,缓冲器受到拉伸后在承载板上转动,并进行伸长,使内部出现负压空间,此时,储液箱中的非牛顿流体在外界大气压的挤压下进入到缓冲器中,填补缓冲器内部的空间;当承载板往上运动,滑动板受到向下运动的外力时,滑动板对缓冲器进行加压,使缓冲器收缩,由于缓冲器内非牛顿流体的原因,使缓冲器缓慢收缩,从而使滑动板缓慢复位,从而对滑动板上方的物体进行减振作用。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承载壳,所述承载壳上覆盖有保湿层,所述承载板下端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包括壳体(1)、喷淋机构(2)、减振机构(3),所述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喷淋机构(2)、减振机构(3),所述喷淋机构(2)对建筑构件进行喷淋,喷淋机构(2)使建筑结构的养护范围缩小,所述减振机构(3)对建筑结构的震动进行缓冲,减振机构(3)通过电阻大小控制缓冲力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包括壳体(1)、喷淋机构(2)、减振机构(3),所述壳体(1)内部从上至下设置有喷淋机构(2)、减振机构(3),所述喷淋机构(2)对建筑构件进行喷淋,喷淋机构(2)使建筑结构的养护范围缩小,所述减振机构(3)对建筑结构的震动进行缓冲,减振机构(3)通过电阻大小控制缓冲力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机构(2)包括至少两组喷淋杆(2-1)、养护层(2-2),至少两组所述喷淋杆(2-1)一端与壳体(1)固定,至少两组所述喷淋杆(2-1)另一端与养护层(2-2)滑动连接,所述养护层(2-2)的下端与壳体(1)滑动连接;所述减振机构(3)包括减振壳体(3-1),所述减振壳体(3-1)与壳体(1)内壁固定,减振壳体(3-1)上设置有缓冲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上端的边角处设置有至少两组角撑(1-1),至少两组所述角撑(1-1)分别与至少两组喷淋杆(2-1)固定,所述角撑(1-1)上在喷淋杆(2-1)的两侧设置有收缩杆(1-2),两组所述收缩杆(1-2)均与喷淋杆(2-1)管道连接,所述喷淋杆(2-1)的前端两侧设置有支撑板(2-3),两组所述收缩杆(1-2)的前端均设置有联动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循环喷淋装配式建筑结构养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壁上位于收缩杆(1-2)的下方均设置支撑块,至少两组所述支撑块上均设置有联动杆(1-4),所述联动杆(1-4)的另一端与联动板(1-3)转动连接,联动杆(1-4)上设置有推动杆(1-5),所述推动杆(1-5)的另一端设置有收缩板(1-6),所述收缩板(1-6)远离壳体(1)内壁的一侧与养护层(2-2)接触,收缩板(1-6)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敏鞠波吕彬朱鹏张红光
申请(专利权)人:铭际建筑科技泰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