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708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属于绿色化学以及环保领域,所述的复合膨润土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由以下组分制备:膨润土1000~1200份、碳酸钠90~120份、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300~500份、交联剂50~100份、干燥剂30~50份、防腐剂30~50份;所述的膨润土为颗粒膨润土;所述的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为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聚戊内酯中的一种;所述的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所述的干燥剂为竹炭或者石英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的防腐剂为硫酸铜;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添加生物降解性的材料、交联剂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具备较好的防渗性能的同时,还能够生物可降解,对于绿色化学的发展具有风向标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及其制备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绿色化学以及环保领域,具体是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膨润土定义为以蒙脱石为主要成分的粘土矿物,膨润土土矿物具有很强的吸湿性和膨胀性,膨润土被广泛应用的是钠基膨润土以及钙基膨润土,两者在吸附、润滑性能上都很优,尤其是钠基膨润土,吸水量大,且吸水缓慢,修饰改性后的钠基膨润土能够吸附8~15倍相对于自身体积的水量,体积膨胀可达数倍至30倍;此外由于膨润土的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据研究表明膨润土甚至能够对气体、液体、有机物质都具备吸附能力,目前的应用领域中,膨润土还会用于固体防渗的领域中,但是效果并不是很优,由于不具备降解性,其环保性能也不是很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的技术中膨润土不具备较优的降解性以及防渗性能,因此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及其制备工艺,通过添加生物降解性的材料、交联剂使得本专利技术在具备较好的防渗性能的同时,还能够生物可降解,对于绿色化学的发展具有风向标的作用。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膨润土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由以下组分制备:膨润土1000~1200份、碳酸钠90~120份、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300~500份、交联剂50~100份、干燥剂30~50份、防腐剂30~50份;所述的膨润土为颗粒膨润土;所述的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为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聚戊内酯中的一种;所述的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所述的干燥剂为竹炭或者石英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的防腐剂为硫酸铜,所述的干燥剂以及防腐剂的质量比为1:1。进一步,所述的膨润土的为钠基膨润土颗粒,所述的颗粒粒径为300~500目,所述的钠基膨润土为液体的悬浊液状态。进一步,所述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聚戊内酯的聚合度在40~100之间。进一步,所述的干燥剂为竹炭以及石英砂同时使用时,所述的竹炭以及石英砂的比例为2:1。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步骤一、取钠基膨润土破碎处理,处理后过300~500目,去颗粒状的钠基膨润土1000~1200份,并且将其制备成悬浊液状态,形成稳定的悬浊液状态后加入碳酸钠90~120份,在室温中搅拌均匀,均匀后静置3~5小时;步骤二、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的制备:首先取40~100份的碳酸酯、或者己内酯、或者戊内酯单体,将其溶剂在有机溶剂中,选择引发剂以及催化剂,所述的引发剂以及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所述的引发剂以及催化剂、与单体间的比例为1::40~1:100之间,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6~8小时;步骤三、将聚合后的物质直接导入甲醇溶液中,置于高速旋转仪器中旋转,丢弃上悬液,取沉淀物质,加入到步骤一的静置后的混合液中;;步骤四、在步骤三中的物质中依次加入碳酸钠90~120份、交联剂50~100份、干燥剂30~50份、防腐剂30~50份,将其置于搅拌装置中,升温至30±5℃,搅拌均匀即可。进一步,所述的有机溶剂为二氯甲烷。进一步,所述的引发剂为带羟基末端的引发剂。进一步,所述的催化剂为稀盐酸。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物降解性聚酯材料采用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聚戊内酯中的一种,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膨润土具备可降解的性能;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组分中添加N-羟甲基丙烯酰胺的交联剂,使得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膨润土形成强大的防渗网,本专利技术的组分中还添加有竹炭或者石英砂作为干燥剂、采用硫酸铜作为防腐剂,因此本专利技术的复合膨润土对于去除污染物质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列举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指出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取钠基膨润土破碎处理,处理后过300~500目,去颗粒状的钠基膨润土1150份,并且将其制备成悬浊液状态,形成稳定的悬浊液状态后加入碳酸钠100份,在室温中搅拌均匀,均匀后静置3~5小时;步骤二、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的制备:首先取70份的碳酸酯单体,将其溶剂在有机溶剂中,选择引发剂以及稀盐酸,所述的引发剂以及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所述的引发剂以及催化剂、与单体间的比例为1:70,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6~8小时;步骤三、将聚合后的物质直接导入甲醇溶液中,置于高速旋转仪器中旋转,丢弃上悬液,取沉淀物质,加入到步骤一的静置后的混合液中;;步骤四、在步骤三中的物质中依次加入碳酸钠100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80份、竹炭45份、硫酸铜35份,将其置于搅拌装置中,升温至30±5℃,搅拌均匀即可。实施例2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取钠基膨润土破碎处理,处理后过300~500目,去颗粒状的钠基膨润土1000份,并且将其制备成悬浊液状态,形成稳定的悬浊液状态后加入碳酸钠90份,在室温中搅拌均匀,均匀后静置3~5小时;步骤二、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的制备:首先取40份的碳酸酯单体,将其溶剂在有机溶剂中,选择引发剂以及稀盐酸,所述的引发剂以及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所述的引发剂以及催化剂、与单体间的比例为1::40,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6~8小时;步骤三、将聚合后的物质直接导入甲醇溶液中,置于高速旋转仪器中旋转,丢弃上悬液,取沉淀物质,加入到步骤一的静置后的混合液中;;步骤四、在步骤三中的物质中依次加入碳酸钠90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50份、竹炭30份、硫酸铜30份,将其置于搅拌装置中,升温至30±5℃,搅拌均匀即可。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取钠基膨润土破碎处理,处理后过300~500目,去颗粒状的钠基膨润土1200份,并且将其制备成悬浊液状态,形成稳定的悬浊液状态后加入碳酸钠90~120份,在室温中搅拌均匀,均匀后静置3~5小时;步骤二、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的制备:首先取100份的己内酯单体,将其溶剂在有机溶剂中,选择引发剂以及稀盐酸,所述的引发剂以及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1,所述的引发剂以及催化剂、与单体间的比例为1:100,在室温条件下搅拌反应6~8小时;步骤三、将聚合后的物质直接导入甲醇溶液中,置于高速旋转仪器中旋转,丢弃上悬液,取沉淀物质,加入到步骤一的静置后的混合液中;;步骤四、在步骤三中的物质中依次加入碳酸钠120份、N-羟甲基丙烯酰胺100份、石英砂50份、硫酸铜50份,将其置于搅拌装置中,升温至30±5℃,搅拌均匀即可。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的复合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如下:步骤一、取钠基膨润土破碎处理,处理后过300~500目,去颗粒状的钠基膨润土1100份,并且将其制备成悬浊液状态,形成稳定的悬浊液状态后加入碳酸钠90份,在室温中搅拌均匀,均匀后静置3~5小时;步骤二、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膨润土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由以下组分制备:膨润土1000~1200份、碳酸钠90~120份、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300~500份、交联剂50~100份、干燥剂30~50份、防腐剂30~50份;/n所述的膨润土为颗粒膨润土;所述的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为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聚戊内酯中的一种;所述的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所述的干燥剂为竹炭或者石英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的防腐剂为硫酸铜,所述的干燥剂以及防腐剂的质量比为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膨润土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由以下组分制备:膨润土1000~1200份、碳酸钠90~120份、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300~500份、交联剂50~100份、干燥剂30~50份、防腐剂30~50份;
所述的膨润土为颗粒膨润土;所述的生物降解性聚酯材料为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聚戊内酯中的一种;所述的交联剂为N-羟甲基丙烯酰胺;所述的干燥剂为竹炭或者石英砂中的一种或者两种;所述的防腐剂为硫酸铜,所述的干燥剂以及防腐剂的质量比为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膨润土的为钠基膨润土颗粒,所述的颗粒粒径为300~500目,所述的钠基膨润土为液体的悬浊液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聚三亚甲基碳酸酯、聚己内酯、聚戊内酯的聚合度在40~10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干燥剂为竹炭以及石英砂同时使用时,所述的竹炭以及石英砂的比例为2:1。


5.一种环保防渗的复合膨润土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钠基膨润土破碎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为奎刘素祯谢龙根张炳江
申请(专利权)人:句容康泰膨润土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