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703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箱、上双头电机和下双头电机;首先启动下双头电机带动下驱动杆和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和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杆上的行走轮进行行走不用人工推动,便于装置本体的自由行走调节;在启动上双头电机带动啮合齿轮进行转动,能够使得升降杆带动排水板进行自由高度的位置调节,便于多种高度位置的使用,能够提高毛刷与室内垃圾的接触间隙,便于更好的对垃圾进行清扫;在清扫的过程中,在向竖向的内部灌水,经过出水管和弹性连接管向排水板下端的喷水头内喷水,进而通过喷水头向地面进行喷水,能够提高装置本体对地面的清扫效果,也能提高清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是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清洁机器人在中国大陆最近几年也以每年倍增的速度在普及。现有的室内清洁机器人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刷,使得地面清洁不干净,降低了清洁机器人的适用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箱、上双头电机和下双头电机;所述机器箱的下侧端部开设有对接槽,且对接槽的下端设有排水板,且机器箱正面上端的两侧均设有刻度条,且机器箱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杆的中间位置设有上双头电机,安装杆的下侧端部设有下双头电机,且机器箱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水箱,且上双头电机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下双头电机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下驱动杆,且下驱动杆的两侧端部均贯穿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箱(5)、上双头电机(19)和下双头电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箱(5)的下侧端部开设有对接槽(8),且对接槽(8)的下端设有排水板(10),且机器箱(5)正面上端的两侧均设有刻度条(6),且机器箱(5)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杆(20),且安装杆(20)的中间位置设有上双头电机(19),安装杆(20)的下侧端部设有下双头电机(24),且机器箱(5)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水箱(16),且上双头电机(19)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18),下双头电机(24)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下驱动杆(14),且下驱动杆(14)的两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箱(5)、上双头电机(19)和下双头电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箱(5)的下侧端部开设有对接槽(8),且对接槽(8)的下端设有排水板(10),且机器箱(5)正面上端的两侧均设有刻度条(6),且机器箱(5)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杆(20),且安装杆(20)的中间位置设有上双头电机(19),安装杆(20)的下侧端部设有下双头电机(24),且机器箱(5)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水箱(16),且上双头电机(19)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18),下双头电机(24)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下驱动杆(14),且下驱动杆(14)的两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外侧,且下驱动杆(14)的贯穿端上均设有主动齿轮(4),且机器箱(5)的两端下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且转动杆(2)上均安装有与主动齿轮(4)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3),且转动杆(2)的外侧端部均设有行走轮(1);
所述上双头电机(19)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18),且上驱动杆(18)的外侧端部均设有啮合齿轮(23),且机器箱(5)内部背面的两端均设有与啮合齿轮(23)啮合设置的升降杆(9),且升降杆(9)的上侧端部均设有与啮合齿轮(23)对应设置的限位板(22),且限位板(22)的上侧端部与机器箱(5)顶壁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接弹簧(21),且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向明华叶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