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66703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箱、上双头电机和下双头电机;首先启动下双头电机带动下驱动杆和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和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杆上的行走轮进行行走不用人工推动,便于装置本体的自由行走调节;在启动上双头电机带动啮合齿轮进行转动,能够使得升降杆带动排水板进行自由高度的位置调节,便于多种高度位置的使用,能够提高毛刷与室内垃圾的接触间隙,便于更好的对垃圾进行清扫;在清扫的过程中,在向竖向的内部灌水,经过出水管和弹性连接管向排水板下端的喷水头内喷水,进而通过喷水头向地面进行喷水,能够提高装置本体对地面的清扫效果,也能提高清扫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具体是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传统的清洁机器人在中国大陆最近几年也以每年倍增的速度在普及。现有的室内清洁机器人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对地面进行清扫和洗刷,使得地面清洁不干净,降低了清洁机器人的适用性。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箱、上双头电机和下双头电机;所述机器箱的下侧端部开设有对接槽,且对接槽的下端设有排水板,且机器箱正面上端的两侧均设有刻度条,且机器箱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板,且安装杆的中间位置设有上双头电机,安装杆的下侧端部设有下双头电机,且机器箱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水箱,且上双头电机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下双头电机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下驱动杆,且下驱动杆的两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的外侧,且下驱动杆的贯穿端上均设有主动齿轮,且机器箱的两端下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且转动杆上均安装有与主动齿轮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且转动杆的外侧端部均设有行走轮;所述上双头电机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且上驱动杆的外侧端部均设有啮合齿轮,且机器箱内部背面的两端均设有与啮合齿轮啮合设置的升降杆,且升降杆的上侧端部均设有与啮合齿轮对应设置的限位板,且限位板的上侧端部与机器箱顶壁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接弹簧,且升降杆的下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的下端下侧与排水板固定连接,且水箱的下侧端部均设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下端连接处设有一体连接的连接水管,且连接水管的下端设有三组并列设置的弹性水管,且弹性水管的下侧端部贯穿延伸至机器箱的下端下侧与排水板相互连接,且排水板的下端下侧设有三组与弹性水管并列设置的喷水头。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板的下侧端部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毛刷。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水管的上下两端与连接水管和排水板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通管。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双头电机和下双头电机均与外部电源和外部单片机电性连接,且外部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机器箱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注水口,且注水口的下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的内部与水箱贯通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启动下双头电机带动下驱动杆和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和转动杆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杆上的行走轮进行行走不用人工推动,便于装置本体的自由行走调节;在启动上双头电机带动啮合齿轮进行转动,进而能够与升降杆啮合带动升降杆进行有序的升降,能够使得升降杆带动排水板进行自由高度的位置调节,便于多种高度位置的使用,能够提高毛刷与室内垃圾的接触间隙,便于更好的对垃圾进行清扫;在清扫的过程中,在向竖向的内部灌水,经过出水管和弹性连接管向排水板下端的喷水头内喷水,进而通过喷水头向地面进行喷水,能够提高装置本体对地面的清扫效果,也能提高清扫效率,便于对地面进行刷洗,提高了装置本体的使用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外端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行走轮、2-转动杆、3-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5-机器箱、6-刻度条、7-注水口、8-对接槽、9-升降杆、10-排水板、11-弹性水管、12-喷水头、13-毛刷、14-下驱动杆、15-出水管、16-水箱、17-连接水管、18-上驱动杆、19-上双头电机、20-安装杆、21-连接弹簧、22-限位板、23-啮合齿轮、24-下双头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箱5、上双头电机19和下双头电机24;所述机器箱5的下侧端部开设有对接槽8,且对接槽8的下端设有排水板10,且机器箱5正面上端的两侧均设有刻度条6,且机器箱5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杆20,且安装杆20的中间位置设有上双头电机19,安装杆20的下侧端部设有下双头电机24,且机器箱5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水箱16,且上双头电机19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18,下双头电机24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下驱动杆14,且下驱动杆14的两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外侧,且下驱动杆14的贯穿端上均设有主动齿轮4,且机器箱5的两端下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且转动杆2上均安装有与主动齿轮4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3,且转动杆2的外侧端部均设有行走轮1;所述上双头电机19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18,且上驱动杆18的外侧端部均设有啮合齿轮23,且机器箱5内部背面的两端均设有与啮合齿轮23啮合设置的升降杆9,且升降杆9的上侧端部均设有与啮合齿轮23对应设置的限位板22,且限位板22的上侧端部与机器箱5顶壁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接弹簧21,且升降杆9的下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下端下侧与排水板10固定连接,且水箱16的下侧端部均设有出水管15,且出水管15的下端连接处设有一体连接的连接水管17,且连接水管17的下端设有三组并列设置的弹性水管11,且弹性水管11的下侧端部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下端下侧与排水板10相互连接,且排水板10的下端下侧设有三组与弹性水管11并列设置的喷水头12。所述排水板10的下侧端部设有若干个有序排列的毛刷13。所述弹性水管11的上下两端与连接水管17和排水板10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通管。所述上双头电机19和下双头电机24均与外部电源和外部单片机电性连接,且外部单片机的型号为:STM32。所述机器箱5的上端两侧均设有注水口7,且注水口7的下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内部与水箱16贯通设置。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本装置适用于多种室内清洁机器人场合,使用时,首先启动下双头电机24带动下驱动杆14和主动齿轮4转动进而带动从动齿轮3和转动杆2进行转动,使得转动杆2上的行走轮1进行行走不用人工推动,便于装置本体的自由行走调节;在启动上双头电机19带动啮合齿轮23进行转动,进而能够与升降杆9啮合带动升降杆9进行有序的升降,能够使得升降杆9带动排水板10进行自由高度的位置调节,便于多种高度位置的使用,能够提高毛刷13与室内垃圾的接触间隙,便于更好的对垃圾进行清扫;在清扫的过程中,在向竖向16的内部灌水,经过出水管15和弹性连接管11向排水板10下端的喷水头12内喷水,进而通过喷水头12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箱(5)、上双头电机(19)和下双头电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箱(5)的下侧端部开设有对接槽(8),且对接槽(8)的下端设有排水板(10),且机器箱(5)正面上端的两侧均设有刻度条(6),且机器箱(5)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杆(20),且安装杆(20)的中间位置设有上双头电机(19),安装杆(20)的下侧端部设有下双头电机(24),且机器箱(5)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水箱(16),且上双头电机(19)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18),下双头电机(24)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下驱动杆(14),且下驱动杆(14)的两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外侧,且下驱动杆(14)的贯穿端上均设有主动齿轮(4),且机器箱(5)的两端下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且转动杆(2)上均安装有与主动齿轮(4)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3),且转动杆(2)的外侧端部均设有行走轮(1);/n所述上双头电机(19)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18),且上驱动杆(18)的外侧端部均设有啮合齿轮(23),且机器箱(5)内部背面的两端均设有与啮合齿轮(23)啮合设置的升降杆(9),且升降杆(9)的上侧端部均设有与啮合齿轮(23)对应设置的限位板(22),且限位板(22)的上侧端部与机器箱(5)顶壁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接弹簧(21),且升降杆(9)的下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下端下侧与排水板(10)固定连接,且水箱(16)的下侧端部均设有出水管(15),且出水管(15)的下端连接处设有一体连接的连接水管(17),且连接水管(17)的下端设有三组并列设置的弹性水管(11),且弹性水管(11)的下侧端部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下端下侧与排水板(10)相互连接,且排水板(10)的下端下侧设有三组与弹性水管(11)并列设置的喷水头(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疗场所自动室内清洁机器人,包括机器箱(5)、上双头电机(19)和下双头电机(24);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箱(5)的下侧端部开设有对接槽(8),且对接槽(8)的下端设有排水板(10),且机器箱(5)正面上端的两侧均设有刻度条(6),且机器箱(5)的内部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杆(20),且安装杆(20)的中间位置设有上双头电机(19),安装杆(20)的下侧端部设有下双头电机(24),且机器箱(5)内部上端的两侧均设有水箱(16),且上双头电机(19)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18),下双头电机(24)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下驱动杆(14),且下驱动杆(14)的两侧端部均贯穿延伸至机器箱(5)的外侧,且下驱动杆(14)的贯穿端上均设有主动齿轮(4),且机器箱(5)的两端下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杆(2),且转动杆(2)上均安装有与主动齿轮(4)相互啮合的从动齿轮(3),且转动杆(2)的外侧端部均设有行走轮(1);
所述上双头电机(19)的两侧端部均设有上驱动杆(18),且上驱动杆(18)的外侧端部均设有啮合齿轮(23),且机器箱(5)内部背面的两端均设有与啮合齿轮(23)啮合设置的升降杆(9),且升降杆(9)的上侧端部均设有与啮合齿轮(23)对应设置的限位板(22),且限位板(22)的上侧端部与机器箱(5)顶壁的连接之间均设有连接弹簧(21),且升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立向明华叶俊
申请(专利权)人:泰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