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化单元及雾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6393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7 0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雾化单元及雾化装置,雾化单元包括网状的U形加热片、具有中心通孔的支撑固定座、导液棉以及侧封件;支撑固定座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支撑柱体,中心通孔贯穿支撑柱体和底座;支撑柱体的侧面设有U形的缺口;U形加热片设置在缺口中并抵接在底座上;导液棉包裹在U形加热片远离中心通孔的外侧面上;侧封件配合在缺口中,将导液棉固定在侧封件与U形加热片之间;侧封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至导液棉的导液孔。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加热体以侧向装配的方式支撑固定在支撑固定座上,并通过侧封件将导液棉及加热体固定在支撑固定座上,确保其与导液棉的充分接触及避免被挤压变形;利于加热体薄化设置,扩大选材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雾化单元及雾化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雾化
,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单元及雾化装置。
技术介绍
加热雾化可以将液体分散成为较小的颗粒,使得液体分子在空间内更为分散,广泛的应用在医疗、农业、家电、电子消费品等行业,而加热雾化领域由于其易于实现,对大多数液体均可实现雾化在近些年受到广泛的应用。作为加热雾化的核心零部件的加热体,创新尤为重要。目前,在加热雾化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加热体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由发热丝螺旋形成的螺旋状加热体,另一种是网状加热体。网状加热体与导液棉装配时,大都装配在导液棉的内圈,与其贴合实现导液加热。然而,现有的网状加热体存在着以下问题:1.由于电路的和发热面积的需要,其中镂空形成迂回的发热线路,造成片状加热体的链接点比较小;2.为了更大的发热面积,发热线路迂回造成边框部位不平整、无支撑力。产品强度弱,在运输和装配的过程中容易造成变形不良,不利于大批量生产;3.由于加热片的支撑强度不够,和导液棉的贴合度很难保证,接触不好时就易出现局部位置干烧产生有害物质,给用户不好的体验;另外产品设计时尺寸和形状不好规范;4.加热片厚度收到强度限制,无法做薄,造成通电时导体截面积较大,热量启动慢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提高对网状加热体的支撑强度及其与导液棉的贴合度的雾化单元以及具有该雾化单元的雾化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单元,包括网状的U形加热片、具有中心通孔的支撑固定座、导液棉以及侧封件;所述支撑固定座包括底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支撑柱体,所述中心通孔贯穿所述支撑柱体和底座;所述支撑柱体的侧面设有U形的缺口;所述U形加热片设置在所述缺口中并抵接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导液棉包裹在所述U形加热片远离所述中心通孔的外侧面上;所述侧封件配合在所述缺口中,将所述导液棉固定在侧封件与所述U形加热片之间;所述侧封件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至所述导液棉的导液孔。优选地,所述U形加热片包括U形的网状加热片、分别连接在所述网状加热片相对两端的电极连接部;所述网状加热片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凸出的支撑限位筋,位于上侧的所述支撑限位筋朝向所述缺口的内顶面,位于下侧的所述支撑限位筋朝向所述底座的表面。优选地,所述缺口内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网状加热片上下两侧的支撑限位筋分别抵接或嵌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凸台。优选地,所述网状加热片由若干个横向加热筋和若干个竖向支撑筋交错连接形成;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分别连接在所述横向加热筋的相对两端;所述横向加热筋呈直线形、折线形或波浪线形。优选地,所述雾化单元还包括两个电极引脚;两个所述电极引脚插接在所述支撑固定座内并分别与所述U形加热片的两个电极连接部接触电连接。优选地,所述雾化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中心通孔内的支撑导气件;所述支撑导气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支撑柱体内,相对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底座内;所述支撑导气件内设有导气通孔,所述导气通孔贯穿所述支撑导气件的侧壁和第二端,在侧壁和第二端上分别形成导气出口和导气入口;所述中心通孔通过所述导气出口与所述导气通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支撑导气件的第二端与所述中心通孔位于所述底座上的端口相适配设置。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雾化装置,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单元。优选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筒状的外壳、底壳;所述外壳内设有导气管以及环绕在所述导气管外周的储液仓;所述外壳的第一端设有连通所述导气管的出气口,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开放;所述底壳配合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将其封闭;所述雾化单元设置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内;所述雾化单元上的中心通孔与所述导气管相对连通,所述雾化单元上的导液孔与所述储液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底壳上设有用于露出所述雾化单元的电极引脚的孔部。优选地,所述雾化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壳内并包覆在所述雾化单元上的密封座;所述密封座朝向所述导气管的一端设有与所述中心通孔相对连通的通道孔,所述导气管的端部插接在所述通道孔上并通过所述通道孔连通所述中心通孔;所述密封座的侧壁设有与所述导液孔相对连通的侧壁通孔,所述储液仓通过所述侧壁通孔与所述导液孔连通。本专利技术的雾化单元,加热体为网状的U形结构,以侧向装配的方式支撑固定在支撑固定座上,并通过侧封件将导液棉及加热体固定在支撑固定座上,对网状的加热体形成足够的支撑强度,确保其与导液棉的充分接触及避免被导液棉挤压变形;此外,也利于加热体的薄化设置,扩大其选材范围。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雾化单元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支撑固定座和U形加热片的组装过程示意图;图5中(1)至(3)分别是U形加热片的三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雾化装置,包括外壳1、底壳2以及雾化单元3。外壳1为中空的筒状结构,可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外壳1内设有相隔绝的导气管101和储液仓102,导气管101位于外壳1的中部位置并沿外壳1的长度方向延伸,导气管101的内部通道为导气通道。储液仓102环绕在导气管101外周,用于储存烟液。外壳1的第一端设有连通导气管101的出气口103,外壳1的第二端开放。底壳2配合在外壳1的第二端将该端封闭。雾化单元3设置在外壳1的第二端内并且位于导气管101和储液仓102的一侧,将储液仓102朝向外壳1第二端的一侧封闭,以将储液仓102形成密闭的腔室。底壳2支撑在雾化单元3下方。如图1-3所示,雾化单元3包括网状的U形加热片10、支撑固定座20、导液棉30以及侧封件40。支撑固定座20用于支撑固定U形加热片10,其上设有中心通孔200,中心通孔200在高度方向上贯穿整个支撑固定座20。导气管101朝向雾化单元3的一端与中心通孔200相对连通,形成雾化通道。支撑固定座20可包括底座21、设置在底座21上的支撑柱体22;中心通孔200贯穿支撑柱体22和底座21。支撑柱体22的侧面设有U形的缺口23,用于容置U形加热片10及导液棉30等件。该缺口23占用了支撑柱体22的至少一半侧壁面积,以使U形加热片10及导液棉30等件能够稳固置于其中。结合缺口23的设置,支撑柱体22整体为非圆形的柱体,可以是横截面呈椭圆形或腰形等柱体。支撑固定座20采用耐高温绝缘材料制成,如PEEK、陶瓷、尼龙、LPC等。缺口23在支撑柱体22侧面上的设置,底部可延伸至底座21的表面上,顶部不贯穿支撑柱体22的上端,使支撑柱体22的上端留有整体的环形的端部。U形加热片10以侧面嵌入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状的U形加热片(10)、具有中心通孔(200)的支撑固定座(20)、导液棉(30)以及侧封件(40);/n所述支撑固定座(20)包括底座(21)、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的支撑柱体(22),所述中心通孔(200)贯穿所述支撑柱体(22)和底座(21);所述支撑柱体(22)的侧面设有U形的缺口(23);/n所述U形加热片(10)设置在所述缺口(23)中并抵接在所述底座(21)上;所述导液棉(30)包裹在所述U形加热片(10)远离所述中心通孔(200)的外侧面上;/n所述侧封件(40)配合在所述缺口(23)中,将所述导液棉(30)固定在侧封件(40)与所述U形加热片(10)之间;所述侧封件(40)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至所述导液棉(30)的导液孔(4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网状的U形加热片(10)、具有中心通孔(200)的支撑固定座(20)、导液棉(30)以及侧封件(40);
所述支撑固定座(20)包括底座(21)、设置在所述底座(21)上的支撑柱体(22),所述中心通孔(200)贯穿所述支撑柱体(22)和底座(21);所述支撑柱体(22)的侧面设有U形的缺口(23);
所述U形加热片(10)设置在所述缺口(23)中并抵接在所述底座(21)上;所述导液棉(30)包裹在所述U形加热片(10)远离所述中心通孔(200)的外侧面上;
所述侧封件(40)配合在所述缺口(23)中,将所述导液棉(30)固定在侧封件(40)与所述U形加热片(10)之间;所述侧封件(40)上设有至少一个连通至所述导液棉(30)的导液孔(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加热片(10)包括U形的网状加热片(11)、分别连接在所述网状加热片(11)相对两端的电极连接部(12);
所述网状加热片(11)的上下两侧分别设有若干个凸出的支撑限位筋(13),位于上侧的所述支撑限位筋(13)朝向所述缺口(23)的内顶面,位于下侧的所述支撑限位筋(13)朝向所述底座(21)的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23)内上下两侧分别设有限位凸台(231);所述网状加热片(11)上下两侧的支撑限位筋(13)分别抵接或嵌入对应的所述限位凸台(23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加热片(11)由若干个横向加热筋(111)和若干个竖向支撑筋(112)交错连接形成;两个所述电极连接部(12)分别连接在所述横向加热筋(111)的相对两端;
所述横向加热筋(111)呈直线形、折线形或波浪线形。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单元还包括两个电极引脚(50);
两个所述电极引脚(50)插接在所述支撑固定座(20)内并分别与所述U形加热片(10)的两个电极连接部(12)接触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雾化单元,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小蝶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诚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