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662293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微波吸收材料技术领域。铁基吸波材料为黑灰色粉末,由铁基磁性颗粒组成,材料成分可包括Fe、FeO、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吸收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还涉及上述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微波探测通信技术在军用和民用领域中迅速发展,也为隐身军事目标的安全和电子设备的正常运行带来了困扰。电磁波吸收材料,可以依靠介电或磁损耗机制来实现对电磁波的吸收,进而有效消除电磁波的不利影响,因而成为目前的热点研究领域。大量研究发现,金属有机框架(MOFs)衍生铁基磁性吸波材料兼具高导电率和优良的磁损耗,可成为理想的微波吸收材料。例如,Wu等人以Fe-MIL-88A为前躯体,在N2气氛下热处理得到多孔棒状Fe/Fe3O4/C材料,其在40wt%填充度下有效吸收频带可达4.6GHz(Carbon2019,145,433)。Zhu等人以MIL-100-Fe为前躯体,通过氩气和空气两步热处理,成功制得一种强介电损耗的多孔铁基吸波材料,在3mm的厚度下可获得4GHz的有效吸收频带(J.Mater.Sci.Mater.Electron.2020,31,6843)。然而,上述衍生吸波材料仍存在匹配厚度大,有效吸收频带窄的问题,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从衍生工艺看,大多研究集中于铁MOFs的碳热还原,部分研究采用了后续的空气氧化技术。铁MOFs的直接碳热还原,易产生过多石墨相,且产物成分欠缺有效调控手段。而后续的空气氧化过程虽可以去除部分碳材料,但也可能造成Fe、Fe3O4等磁性相的氧化,引起磁损耗的大幅衰弱。因此,上述吸波材料所采用的工艺存在着难以按需调控材料成分的缺陷,因而易造成上述衍生吸波材料过多依赖于石墨相的强介电损耗,难以实现对入射微波的有效吸收。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改善MOFs衍生铁基吸波材料低厚度下有效吸收频带较窄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同时提供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为黑灰色粉末状,由铁基磁性颗粒组成,铁基磁性颗粒的粒径为200~2000nm,成分包括铁(Fe)、氧化铁(FeO)、四氧化三铁(Fe3O4)、碳(C)、碳化铁(Fe3C);其中铁(Fe)含量为25-90wt%;所述铁基吸波材料在填充度40wt%、1-5mm厚度下的有效吸收频宽为0-5.44GHz,在Ku波段最大覆盖率大于90%。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的制备操作步骤如下:(1)将所需量的亚铁氰化钾、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盐酸溶解于适量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物料,其中Fe3+的浓度为5~20mmol/L,盐酸的加入体积为1~3mL,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67~3.33mmol/L,去离子水的体积为150~300mL;所述混合物料在80℃烘箱中保温反应1~24h,离心、过滤、清洗、干燥,得到普鲁士蓝粉末;普鲁士蓝粉末为蓝色粉末,分子式为Fe4[Fe(CN)6]3,颗粒为立方体状,粒径为200-2000nm;(2)将所述普鲁士蓝粉末在空气中高温热处理,升温速率为2~10℃/min,保温温度为300~500℃,保温时间为3~9h;自然冷却,得到三氧化二铁(Fe2O3)粉末;三氧化二铁粉末为深红色粉末,三氧化二铁粉末的颗粒呈现由小颗粒组装而成的不规则立方体状,粒径为100-2000nm;(3)取1g三氧化二铁(Fe2O3)粉末超声分散在混合溶液中,混合溶液中去离子水体积为60~100mL,无水乙醇体积为20~40mL,氨水体积为0.2~1mL;加入0.1~1g间苯二酚,混合均匀;加入0.2-1.2mL浓度38wt%的甲醛溶液,经过24h聚合;离心、清洗、干燥,得到酚醛树脂包覆的三氧化二铁(Fe2O3)粉末;酚醛树脂包覆的三氧化二铁粉末为褐色粉末,颗粒呈现不规则立方体状,表面存在树脂包覆层,颗粒存在团聚现象,粒径为10~2000nm;(4)、将酚醛树脂包覆的三氧化二铁(Fe2O3)粉末在惰性气体中热处理,热处理升温速率为1~10℃/min、温度为650~750℃、保温时间为1~4h,自然冷却,获得铁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专利技术以普鲁士蓝为前驱体,通过先空气氧化,后树脂包覆、碳热还原的手段,制备了铁基吸波材料。所得铁基吸波材料既因粒径适宜可避免过大涡流对磁导率的不利影响,也因磁性相成分含量远高于传统碳基衍生吸波剂,可满足高效吸波对复磁导率和磁损耗的设计需求。而Fe单质、石墨相C材料等强导电性物质的存在以及多相界面结构的存在也有利于介电损耗的增强和阻抗匹配的改善。因而,在填充度为40wt%下,最佳产物在1.5mm厚度下的有效吸收频宽可达5.44GHz,在Ku波段覆盖率大于90%,显示出了较为理想的吸波性能。2.本专利技术突破了MOFs衍生Fe基吸波材料工艺的局限性,开发了空气氧化后,树脂包覆、碳热还原的崭新工艺。空气氧化工艺除去了普鲁士蓝内的有机元素,为后续产物的高磁性相含量提供了基础。而通过对酚醛树脂含量的精确调控,既满足了还原Fe2O3获得强磁损耗铁基吸波材料的需求,又极为有效的控制了衍生物内碳材料的残留量。这一崭新工艺制备成本较低、简单可行且适用性广。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制得的普鲁士蓝粉末的SEM照片。图2为实施例1制得的Fe2O3粉末的SEM照片。图3为实施例1制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SEM照片。图4为实施例1制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XRD谱图。图5为实施例1制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图。图6为实施例1获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反射损耗曲线图。图7为实施例2制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XRD谱图。图8为实施例2制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图。图9为实施例2制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反射损耗曲线图。图10为实施例3制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XRD谱图。图11为实施例3制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电磁参数图。图12为实施例3制得的铁基吸波材料的反射损耗曲线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铁基吸波材料的具体制备操作步骤如下:(1):在200mL去离子水中加入15.2g聚乙烯吡咯烷酮和1.7mL盐酸,搅拌溶解后,加入0.44g亚铁氯化钾搅拌30min,密封烧杯并放入80oC烘箱保温反应24h;将反应后的产物经过滤、洗涤、干燥后,得到普鲁士蓝粉末。普鲁士蓝粉末为蓝色粉末,分子式为Fe4[Fe(CN)6]3,颗粒为立方体状,粒径为400-800nm。参见图1,所制备的普鲁士蓝粉末的颗粒具有明显的立方体形貌,且表面光滑,平均粒径约为500nm。(2):将普鲁士蓝粉末在空气中以2oC/min的升温速率升至350oC并保温6h,自然降温,得到三氧化二铁(Fe2O3)粉末。三氧化二铁粉末为深红色粉末,颗粒呈现由小颗粒组装而成的不规则立方体状,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n所述铁基吸波材料为黑灰色粉末状,由铁基磁性颗粒组成,铁基磁性颗粒的粒径为200~2000 nm,成分包括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碳、碳化铁;其中铁含量为25-90 wt%;/n所述铁基吸波材料在填充度40 wt%、1-5 mm厚度下的有效吸收频宽为0-5.44 GHz,在Ku波段最大覆盖率大于9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其特征在于:
所述铁基吸波材料为黑灰色粉末状,由铁基磁性颗粒组成,铁基磁性颗粒的粒径为200~2000nm,成分包括铁、氧化铁、四氧化三铁、碳、碳化铁;其中铁含量为25-90wt%;
所述铁基吸波材料在填充度40wt%、1-5mm厚度下的有效吸收频宽为0-5.44GHz,在Ku波段最大覆盖率大于90%。


2.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普鲁士蓝氧化还原衍生的铁基吸波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操作步骤如下:
(1)将所需量的亚铁氰化钾、聚乙烯吡咯烷酮和盐酸溶解于适量去离子水中,得到混合物料,其中Fe3+的浓度为5~20mmol/L,盐酸的加入体积为1~3mL,聚乙烯吡咯烷酮(K-30)在溶液中的浓度为1.67~3.33mmol/L,去离子水的体积为150~300mL;所述混合物料在80℃烘箱中保温反应1~24h,离心、过滤、清洗、干燥,得到普鲁士蓝粉末;普鲁士蓝粉末为蓝色粉末,分子式为Fe4[Fe(CN)6]3,颗粒为立方体状,粒径为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段鹏韬张学斌苏海林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